摘要:安全而又高效的生产活动,需要构建在电力公司工器具先进性与安全性的基础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提升电力公司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提升其系统操作的能力,是电力公司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电力公司安全工器具的实际管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行了整理与归纳,从系统规划、模块设计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设计,为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电力公司;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设计
电力公司安全器具对于电力施工作业有积极的保护作用。传统安全工器具管理工作,通常是采用纸质文件对工器具入库与出库情况进行手工记录,这种方式效率较低,难以满足智能电网的根本诉求,同时也无法有效的预防安全隐患。为了能够对电力公司工器具的使用情况加以规范,全面记录工器具的使用、报废、更换等情况,降低人工成本与人员负担,设计了一种人机融合的数字化工器具管理系统。
一、需求分析
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是提升电力公司对于安全工器具的统一化管理、实时监督以及规范操作的能力,具体功能如下:
第一,降低电力公司安全工器具管理的难度与复杂度,提升职工工作效率,降低错误产生的频率,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实现对安全工器具整个过程的管理,将安全工器具台账管理作为主要功能,将统计汇总以及报表查询为主要展示形式,将安全工器具的试验计划流程作为主线,全面实现对于安全工器具的有效管理。
第三,加强监督。对试验周期、安全库存以及报废周期等内容进行动态监测以及实时监控,提升管理的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有效的规避不同环节衔接中所存在的漏洞,减少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第四,保证信息录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操作人员信息录入后,系统会自动将其存入数据库中,不会丢失信息,同时在没有经过授权的情况下,不允许任何人对数据信息进行访问。有效的避免纸质媒体中存在记录丢失以及涂改的问题。
第五,保证录入信息查询更加的完整、便捷。纸媒体记录在翻阅的时候通常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会出现遗漏以及错误。希望通过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规避这方面的问题。
二、系统设计
(一)系统规划
系统使用了三层B/S模块,在服务器中部署管理程序,可以在终端使用,系统采用了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采用了NetFramework4.0作为程序发布环境。
系统中设置了四种不同的权限:安监部管理员、工具试验员、供电所保管员以及其他用户。安监部管理人员主要承担了工器具台账、处理申请购置等相关信息的维护工作。供电所保管员主要负责外观检查、工器具领用、填报申请购置信息。试验员负责填报相关试验数据。其他用户主要是领用相关的工器具。
硬件设备主要采用了PC主机、网络路由器。同时还要准备手持RFID扫码设备以及固定式的RFID扫码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模块设计
有效的模块设计能够保证系统的功能更加的清洗,满足逻辑思维,同时更加便捷,并且按照实际需要细化相应模块的功能。系统一共包含了四个不同的子系统,分别是安全工器具管理、安全生产文档库管理、安全生产培训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不同子系统彼此独立和联系,各个子系统都使用了模块化设计。
系统功能模块包含了工器具分类、领取、建账、规划以及外观检查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功能如下所示:
第一,工器具分类:按照安全规则对工器具的类别进行分类,分类需要满足电力标准化建设的相关要求。
第二,工器具建账:安全监管部门的管理人员构建安全工器具相关台账,并且把条形码标签贴到工器具的表面,这种单一编号的条形码就是工器具的唯一认证依据。
第三,工器具领出。电力企业保管人员采用扫描枪对条形码进行扫描,进而获取工器具的相关信息,完成领出操作。其步骤具体为:扫描领用人的条形码,获得领用人的信息。连续扫描需要领用的工器具条形码,得到工器具的相关信息。填写附加信息,最终成功领出。对于那些已经到期需要试验的工器具则不能够领出。
第四,工器具归还。保管人员使用扫描枪对条形码进行扫描并获取相关的工器具信息,然后执行相应的归还操作。条形码规划可以分成两个步骤:连续扫描需要归还的工器具条形码,得到相应的工器具信息,最终确认归还。
第五,工器具外观检查:电力公司保管人员要对工器具的外观进行定期的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工器具要强制报废。
第六,工器具试验。对于工器具试验员而言,要试验到期工器具的安全性,试验合格以后要打印相应的合格标签,并将其贴到工器具的表面,对于有问题的工器具需要强制性报废。一批器具试验结束以后,可以自动生成相关的工器具试验报告。
第七,工器具申购。电力公司保管员要定期的选购工器具,并且上报安监部,由安监部统一购置。
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包括了工器具申购、归还、领用以及试验、报废等多个环节。安全生产培训是将网络安全试题库、手工组卷、自动组卷以及在线练习等多个模块,使得培训和考核共同不会受到空间以及时间的束缚。安全生产文档库管理工作是利用文件上传模块,将电子文档分门别类的存放在文档库中。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则提供了一些和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常用的功能模块,能够按照实际的需要进行取舍。上面四个子模块涵盖了电力公司安全管理的诸多方面。
参考文献
[1] 王向辉, 冯卫军, 张少敏. 基于RFID的供电企业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的设计[J]. 山西电子技术, 2012(1).
[2] 吴宏坚, 陈蕾, 吴宏熊, et al. 引入RFID的安全工器具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14, 31(3):159-161.
[3] 魏光村, 张伟, 林志贤.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2(8):160-161.
[4] 贠鹏, 卫迎波, 李晋峰, et al. 基于新型物联网模式下的集控性安全工器具远程监控管理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21):53-54.
[5] 刘焱, 吴广飞, 许庆华. 基于RFID的电力工器具智能管理系统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5(2):72-72.
论文作者:王军龙,钱旭军,李永祥,李晓庆,刘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器具论文; 电力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条形码论文; 公司论文; 系统论文; 模块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