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运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王冬

黑龙江省虎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黑龙江 虎林市158400

【摘要】通过对比美托洛尔和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2%,2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ST段低压、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以及ST段下降持续时间等心电图指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2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有效改善心电图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心悸;胸痹;中成药疗法

前言最近几年随着生活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室性心律失常易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最常见的是冠心病。临床上治疗冠心病一般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因此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存在一定难度*)+%美托洛尔是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但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疗效并不是十分理想。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本院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选取部分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实验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48~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8±5.2)岁。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在49~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5.4)岁。排除2组患者患有严重的低血压、心力衰竭、心动过缓以及肿瘤类疾病等,使得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疾病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美托洛尔(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5391)治疗,起始量为12. 5mg,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稳心颗粒( 山东步长恩奇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Z10950026)治疗,9g/次,3次/d,温水冲服,根据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两组患者均以4 周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ST段低压、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ST段下降持续时间等心电图指标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疗效标准如下: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24h动态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消失或者减少90%以上的为显效;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4h动态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减少50%~90

%的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变甚至加重,24h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减少小于

50%以上的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观察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ST段低压、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ST段下降持续时间等心电图指标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服药后每周监测1次心电图,治疗后4周复查24h动态心电图,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前后检查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 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依据1995年原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疗效标准制定。24h动态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心悸、胸闷症状消失,24h动态心电室性心律失常减少>90%,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24h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减少 50% ~90% ; 无效: 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好转,24h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减少<50%。

总有效率=显效率+ 有效率。

2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情况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 0%,高于对照组的68.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 0%( 46 /5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 7% ( 33 /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对比情况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2例恶心,1例上腹部不适,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3例头痛,2例心动过缓,4例低血压,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2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3例头痛,2例心动过缓,4例低血压,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2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为常见的内科疾病,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见病因为心肌缺血、交感神经兴奋、自律性增高等,易引发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等症状。

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大多是因为机体心肌缺血、交感神经兴奋、自律性增高等原因,诱发患者出现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其发病率伴随年龄的增长会不断增加,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美托洛尔属于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减轻β受体介导的心律失常,降低患者的起搏电流,有效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长期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猝死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心律失常从中医角度“心悸、怔忡”范畴,发病机制为气血虚弱和心脉淤滞,治疗上应以益气滋阴和活血化瘀为主[2]。

稳心颗粒是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有三七、党参、黄精、甘松、琥珀等。党参具有补气、养血等功效,能够降压、防血栓形成、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冠状动脉供血以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黄精具有益气滋阴、抗动脉硬化、降脂降压以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三七性甘温,具有理气化瘀、开郁醒脾、增加冠脉血流、减慢心率等功效;琥珀具有宁心复脉、活血利水、镇静安神、利尿等功效;甘松具有缓解腹胀、增加食欲等功效;诸药合用能够改善心肌代谢,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

应用膜片钳技术,稳心颗粒具有多通道离子阻断剂效果。研究表明,稳心颗粒可降低心肌自主节律性,提高心肌收缩力,最大限度地增强心肌收缩功能,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心肌血液供应,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在抑制血小板凝聚方面具有良好效果。美托洛尔属于β受体抑制剂,可降低窦性心率和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心室纤颤阈值,全面改善心肌缺血。相关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予以美托洛尔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梗死面积,进而降低患者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能够有效稳定患者心律,改善临床症状,且减少美托洛尔剂量,故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种药物之间还能够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3]。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稳心颗粒联合

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患者服用简便,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优于美托洛尔单。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廷涛, 张俊, 张效明,等.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 17(6):489-490.

[2] 钟顺才.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5):279-280.

[3] 韦艳.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09(24):120-121.

论文作者:王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  ;  ;  ;  ;  ;  ;  ;  

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运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王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