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科学新兴学科文献分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试论论文,文献论文,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了社会科学新兴学科的发展和文献分类问题。《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为一些社会科学新兴学科增类、扩类或增加注释,对分类法没有列类的新兴学科的文献要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归类方法。要使分类法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应该把《中国法》的体系分类表变为体系—分面组配式类表。
主题词 社会科学 新兴学科 文献分类
一
现代科学迅速发展.形成大量分化、高度综合、纵横伸展、互相渗透的态势。一方面科学分类越来越细,另一方面科学综合越来越强,由此产生了众多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社会科学领域内部的各门学科高度分化而派生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各门学科之间互相融合交叉出现了很多交叉学科,不仅有社会科学领域内部的互相交叉,而且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运用多学科研究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时形成了综合性学科,它所联合的学科数量比交叉学科所联合的学科数量多得多。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启发人们的新思想、新观念,促使人们揭示事物的新层次、新属性,给社会知识结构及整个知识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对社会科学的原有学科深入研究产生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如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发展经济学、科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家庭经济学。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运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新兴学科的产生不单单是学科分化的结果,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所生成的新学科的比例越来越大。交叉学科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交叉融合,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缘地带产生新兴学科,例如历史地理学就是在历史学和地理学的边缘地带产生的交叉科学;二是移植组合,用某一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另一门学科的问题而产生新兴学科,例如把社会学的原理、方法等移植到法学与政治学领域,产生了法律社会学与政治社会学两门新兴交叉学科;把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移植到管理学、文化学、教育学等领域,分别诞生了管理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除了上述社会科学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之外,自然科学的某一学科与社会科学的某一学科的交叉也形成新兴学科,如计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科学心理学、科学社会学、生物政治学、生物语言学、技术美学等。自然科学一些常用的概念和思路正越来越多地渗入社会科学,如自然科学的宏观、微观概念被经济学吸收后,建立起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把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移植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新兴学科,如数理语言学、数理心理学、数理社会学、教育统计学等。
综合性学科是指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综合研究某些复杂的课题或某些现象所形成的学科。一些从社会科学提出的课题,如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问题,各种社会系统的管理问题等等,要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才能解决;如管理科学、思维科学是对某种现象或过程进行全面研究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科学、环境科学是以特定的自然客体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这些综合性学科是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兴学科。
二
社会科学的新兴学科不断涌现,新兴学科的图书文献数量越来越大,种类愈加繁多,分类工作更加艰巨复杂,对图书分类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满足类分新兴学科图书文献的需要,《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为新兴学科增类、扩类,一些社会科学新兴学科文献可直接归入相应的类目。如第三版增设了“F06经济学分支科学”,一些经济学新兴学科如发展经济学、科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的文献可直接归入相应的类目。第三版还增设了“F015宏观经济学”和“F016微观经济学”类目。原二版“C93管理学”被扩充为23个子目,其中有“C933领导学”、“C934决策学”等,满足类分这些新兴学科文献的需要。三版还在原二版类目下为新兴学科增加注释,如“C912.6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加注“社会心理学入此”。又如“G210新闻学”中加注“新闻传播学、比较新闻学等入此”。
《中图法》第三版虽然为不少新兴学科增类、扩类或增加注释,但一些新兴学科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还不能立类,在《中图法》第三版中还没有明确的位置。对分类法没有列类的社会科学新兴学科的文献通常采取以下几种归类方法。
1.入渊源学科归类法
如果新兴学科是由其它学科分化而来的,一般随渊源学科分类。如“科学教育学”是科学学的分支学科,《中图法》没有列类,归入“G301科学学”。“公司法学”是经济法学的分支学科,归入“D912.29经济法”。又如“法律社会学”归入“D90法的理论(法学)”,“科学心理学”归入“G301科学学”。
2.依重点隶属的学科归类法
由二门或二门以上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依其重点学科属性,确定在分类体系中的具体位置。如“经济心理学”是从经济学、心理学、管理科学研究经济领域中有关个人、集体、交往、劳动的心理活动规律,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学科,重点在经济学方面,归入“F240劳动经济理论”。“民族生态学”是民族学与生态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是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民族群体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的侧重点在民族学方面,归入“C912.5民族学”,等等。
3.用复分号归类法
可采用总论复分表中适当的复分号对《中图法》第三版没确定明确位置的交叉学科归类。应用一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另一学科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可归入某学科用“—05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复分的类目中,以反映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教育政治学”是把政治学研究深入到公共教育领域而形成的,应归入“G40—05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心理历史学”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学科,归入“K0—05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对比较研究产生的新兴学科,应该用“—03”来复分,如“比较哲学”为“B0—03”,“比较伦理学”为“B82—03”,“比较政治学”为“D0—03”。“电脑法学”是计算机在法学中的应用,可采用“—39新技术的应用”而归入“D9—39”。
4.组配归类法
《中图法》第三版类表中有32处规定可采用组配编号法,规定在某学科类目下,如愿集中分类,可用组配法集中揭示和反映该学科同其他科组合而成的交叉学科。例如“C919分科社会学”之下,可以用组配编号法,将社会学衍生分化的新兴学科集中分类,并按分类法序列排:“哲学社会学”为“C919:B0”,“法律社会学”为“C919:D90”,“军事社会学”为“C919:E0”,“农业社会学”为“C919:F30”,“工业社会学”为“C919:F40”,“文化社会学”为“C919:G0”等等。
5.靠类归类法
对没有明显的继承或交叉关系的新兴学科,在《中图法》类表上无类可归,可采用靠类标引的方法,依学科性质,归入分类体系中属性相似、相近类,或与其关系较密切的类。例如“社会运动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运动的背景、原因、类型、发展变化的学科,《中图法》中没有相应的类目,可靠入“C912.68社会行为”。“法律文化学”是以法律文化为研究对象,涉及理论法学和实践法学的新兴学科,归入“D90法的理论(法学)”。
社会科学新兴学科文献分类是个复杂的问题,以上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归类方法,具体要采取什么方法,应该根据文献的实际情况和《中图法》的分类体系来决定。
三
《中图法》采用体系分类法,以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作为类目划分的主要标准,用等级表示类目的隶属关系。使用这种分类法,可以按学科、专业来集中有关的文献,揭示各种文献在内容上的区别和联系。但是体系分类法的层层划分,层层隶属的树型结构,无法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后,科学的发展逐渐产生了既分化又综合的态势,学科间交叉融合生成的新兴学科比例越来越大,有同一层次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不同层次学科之间的交叉,有两门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三门学科以至多门学科相互交叉,科学体系也从单纯的树型结构过渡为复杂的网络结构,使传统的等级列举式树型结构的体系分类法无法适应科学体系发展的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发展趋势,《中图法》第三版扩大了组配的范围,一是利用总论复分表和专论复分表与主类号组配,二是增加了13处主类号之间的直接组配,为相互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的图书文献开拓分类新领域,但还是远远无法解决目前新兴学科的图书文献的归类问题。
图书分类法的发展应该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中图法》的体系结构中类表内各级类目是单线排列的,无法反映科学体系的复杂的网络结构,不能表现科学的交叉渗透的特征。应该在《中图法》修订时对其类表的体系结构进行根本的改造,变体系分类表为体系—分面组配式类表。
为了解决学科综合性和传统体系分类法等级列举性之间的矛盾,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图书分类法,如:《杜威十进分类法》(DDC)、《国际十进分类法》(UDC)和《苏联图书书目分类法》(BBF)等在后来的修订中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分面改造。1969年以著名图书馆学家J·米尔斯为首的布立斯分类法协会的成员,对体系分类法《书目分类法》(第一版)进行了彻底的分面改造,产生了综合性的分面分类法—《布立斯书目分类法(第二版)》(简称BC2)。我国也开展了对分类法的分面组配研究,1985年召开的铜陵会议和1991年召开的天津会议上,《中图法》编委会两次就分面组配问题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多数人对《中图法》的分面改造方向持肯定态度,但采取哪种修订方案更为合适,目前图书馆界仍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等级列举体系分类法的分面组配化研究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图法》的分类体系以毛泽东关于知识分类的思想为理论根据,采用“五分法”,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性图书五个基本部类。从1975年出版直到1990年为止,动员了全国各方面的专家经过三次修订,广泛地吸收了国内外众多分类法编制的优点及经验,其容纳新主题、表达复合概念的能力大大提高。《中图法》成为我国唯一的系列化的图书分类法,被全国94%的图书情报单位所采用。《中图法》第三版在使用过程中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作为我国几十年来在分类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得到图书馆界的基本肯定。为了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应该在《中图法》第三版原有基础上通过修订进一步完善,在保持基本大类和标记制度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面改造。有人提出《中图法》分类体系不能适应现代科学发展需要,要按新的科学分类思想另起炉灶重编一部新的分类法,事实上靠把《中图法》的五分法改为六分法或九分法,或者在《中图法》的22个大类之外再增加新的大类,都不能解决学科综合性和体系分类法等级列举性的矛盾。在科学不断交叉综合的形势下,应该用分面组配式改造传统的等级列举式体系分类法。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创建了冒号分类法(简称CC),为了克服传统的列举式分类法的种种缺点,提出了“分面组配”的理论与方法,对当代文献分类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阮冈纳赞提出了分析—合成的方法,通过对事物进行基本范畴分析,相分析和面分析这种分析—合成程序,以完成对任何一种文献主题的描述,而描述的“工具”就是冒号分类法。冒号分类法类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主题,包括主要主题和基本主题;二是各个分面及面内焦点。多数类表直接在大类之下列出分面公式,分面公式之后,分面列出各种面内焦点。冒号分类法具有一系列的优点,能够适合现代科学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向,能够揭示任何狭窄、细小的专门主题,能够反映各种主题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使分类法具有较大的容纳性和灵活性。但它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过分灵活,标引和检索都存在一些困难,不适应图书分类排架,纯分面组配式分类法和纯列举式体系分类法都难以承担对文献进行分类排架和组织分类目录的双重职能。因此文献分类法应将等级列举式与分面组配相结合,取分面组配方法之长来补等级列举式体系分类法之短,把《中图法》的体系分类表变为体系—分面组配式类表。
《中图法》进一步修订时,可以借鉴《布立斯书目分类法》二版(BC2)的分面改造经验。应该在保持《中图法》基本大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根据每个大类学科的特点和类目体系结构,在各基本大类下选择适当的类目为分面改造的起始面。有些大类可以三级类目为起始面,有些大类可以一级类目或二级类目为起始面,对起始面以下的类目实行分面改造,采用分面分析,构成分面结构。在分面分析中,根据事物的属性划分和设立组面。例如可设立事物、事物的种类、事物的部分、性质、过程、操作、手段、空间、时间等多个组面。具体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决定组面的划分,并采用“先目的(结果)后手段”的引用次序排列组面类目,在组面下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按上面的原则列出亚面,或在亚面下列出更小的分面。在标记制度方面,采用字母和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加上分面连接符等辅助符号;采用小数层累制配号,使从属类目能无限地深入细分;采用八分标记法,使同位类目能无限地增加;采用回归标记制,按与引用次序相反的排档次序建立新的分面分类表框架,将起始面以上的类目和组面的类目进行组配,用以表达复杂的主题。通过分面改造把《中图法》的体系分类表变为体系—分面组配式类表,使分类法能灵活地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