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荣昌区人民医院 402460
【摘 要】目的:通过实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6月收治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纯西医法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巴柳氮结合中医法,对照组使用巴柳氮,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后均进行为期1年随访工作,主要观察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后复发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等。结果:经过为期4个月的临床治疗,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情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病情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经过治疗12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效果,并且其抗复发性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015-02
溃疡性结肠炎又被称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直肠慢性炎症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病因至今不清楚。随着我国人口逐渐增加,人均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居民不注重饮食习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渐增加,主要病变位置为大肠,并呈非节段性、连续性分布,多见于直肠、结肠等部位,偶会累及全肠。患者发病多为慢性,偶见突发,临床症状主要为黏性脓血便、腹泻等,往往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甚至出现恶化,危害病人身体健康。本病主要治疗方法为抑制免疫反应、抗炎手段,主要以内科治疗为主,但临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本文通过实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按照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21例,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38.5+1.2)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4+1.8)年,病变范围:全结肠炎17例,左半结肠炎33例,病情程度:轻度患者16例,中度17例,重度13例,临床类型:初发型11例,复发型29例,急性爆发型7例,慢性持续型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19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0.5+0.2)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6.4+1.1)年,病变范围:全结肠炎15例,左半结肠炎35例,病情程度:轻度患者13例,中度21例,重度16例,临床类型:初发型13例,复发型29例,急性爆发型5例,慢性持续型3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性脓血便以及全身性反应。患者经结肠镜检查后发现病变从直肠部位开始,逐渐呈弥漫性分布,肠内黏膜血管纹理消失,脓性分泌物附着于肠壁,充血并伴有水肿,也可见黏膜呈细颗粒状,且粗糙。患者病变位置可见溃疡、多发性糜烂。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既巴柳氮结合中医综合治疗,且中医采用分期、分部位方案。首先,将治疗分为活动期、恢复期和缓解期,活动期主要指患者主要病机特点为湿邪,主要治疗目标为祛邪,保证患者消积导滞、清热祛邪。恢复期主要指为患者祛除余邪,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使患者化解湿邪毒气。缓解期主要指为患者活血化瘀、健脾益气。分部位治疗指在患者病变部位及全结肠予以灌肠剂,采用滴注或灌肠法,根据不同症状辨证用方:脾胃虚弱予以香砂六君子汤;脾肾阳虚证予以四神丸或附子理中丸;肝郁脾虚证予以柴胡疏肝散等。用药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1年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复发情况。
对照组患者在活动期予以巴柳氮治疗,每次0.5g,分服三次,缓解期每日服用1.5g进行巩固,疗程3个月,治疗后进行为期一年随访,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复发情况。
1.3评价标准
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结肠镜显示肠粘膜正常,为完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结肠镜显示肠粘膜大致正常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未发生变化,经结肠镜显示病理检查结果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有效)/总人数×100%。
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在此基础上再次出现腹痛腹泻、粘液性脓血便现象,或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后再次加剧;患者经结肠镜检查后见到溃疡面增加,黏膜充血糜烂,浅表小溃疡面数量增加,愿有溃疡面逐渐加深扩大,多处可见炎性息肉,即可判断患者再次复发溃疡性结肠炎。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应用x2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为期4个月的临床治疗,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情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病情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均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居民不注重饮食习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渐增加,溃疡性结肠炎又被称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认为与饮食、遗传、自身免疫能力等因素相关。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主要病变位置为大肠,多见于直肠、结肠等部位,偶会累及全肠。患者发病多为慢性,偶见突发,临床症状主要为黏性脓血便、腹泻等,往往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甚至出现恶化,危害病人身体健康。本病主要治疗方法为抑制免疫反应、抗炎手段,主要以内科治疗为主,但仍旧缺乏满意度较高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本文通过实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经过为期4个月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病情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经过治疗12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效果,并且其抗复发性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郑筱茰.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9~134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7,12(08):488~494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 2007年,济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05):545~550
[4]周俊平;孔繁静;周东兵.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药杂志,2011,33(05):47
[5]孙军;李岩.艾迪沙联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05):1061~1063
[6]代文洁;徐海;王晓霞.艾迪沙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5,27(02):156~159
[7]武和平;李萍;郑昱.康复新液治疗112例糜烂型胃炎的疗效分析[J].上海中医学杂志,2004,38(02):28~29
[8]高斌;杨锦玉.溃疡性结肠炎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内科,2010,5(01):25~26
论文作者:喻文人,李洁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患者论文; 溃疡性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结肠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症状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