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脑血栓发病机制
脑血栓是脑血管因自身出现闭塞或是狭窄所致,此病症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脑血栓发病后,会出现先兆症状,起病较为缓慢,常在睡眠状态下发病,病人醒来后出现失语症状或是不能随意活动。脑血栓的发生与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有关。当病人出现脑血栓后,易出现侧肢运动功能障碍与语言功能障碍,无呕吐、头痛、意识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2 脑栓塞发病机制
脑栓塞是脑血管被血液中游离的气体、固体等栓子阻塞血管,导致血管出现闭塞,引起脑组织软化、坏死。脑栓塞好发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在发病前有情绪激动史、剧烈运动史等,以突然发病,发病时间为数秒钟至2、3分钟后,临床症状与表现较多样,无先兆症状。研究发现,脑栓塞病人多有心脏病史,手术病史与外伤史等。当病人出现脑栓塞后,会出现呕吐、头痛、意识障碍、语言障碍与对侧肢体障碍等临床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脑血栓、脑栓塞是一回事吗?
脑血栓、脑栓塞通过发病机制,即可对其进行区分,如脑血栓在发病数日中是数十小时内病情即会达到高峰;而脑栓塞起病急骤,可在数秒内或是2-3分钟时所有临床症状便会出症,且没有前驱症状。同时脑血栓是脑血管自身狭窄或是闭塞引起的,脑组织坏死、缺血、软化后会产生失语、偏瘫等症状。而脑栓塞是因脑血管被血液中栓子产生阻塞,病灶在脑内,但病根却在脑外。
脑血栓、脑栓塞通过发病时间也可对其进行区分,即脑血栓是在睡眠状态下子发病,而脑栓塞是在情绪激动或是剧烈运动时发病,且为突然发病。
脑血栓、脑栓塞通过既往史也可对其进行区分,如脑血栓病人多数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及动脉硬化病史。而脑栓塞既往病史多种多样,且多数病人有外伤史,心脑病史等。
脑血栓、脑栓塞通过临床症状也可对其进行区分,脑血栓出现后,病人出现主要症状为半身不遂与语言不利,没有其它胃肠道症状;而脑栓塞出现后,病人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还会出现意识障碍与失语等。
4 脑血栓、脑栓塞治疗与护理
脑血栓及脑栓塞病人在急性期治疗时,主要以活血化瘀为主,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循环。在治疗中,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同时配合抗血栓疗法,如尿激酶、肝素等溶血栓剂及抗凝剂。同时也可以配合针灸理疗。在恢复期,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与预防复发为主要治疗原则,尽早对偏瘫肢体实施被动运动与按摩,预防关节畸形,同时预防复发。在此基础上,做好原发病治疗干预后,预后效果较好。
论文作者:田甜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脑血栓论文; 脑栓塞论文; 症状论文; 病史论文; 病人论文; 脑血管论文; 对其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