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时代下的党政建设探讨论文_李新华

基于网络时代下的党政建设探讨论文_李新华

承德广播电视台 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国的党建工作也应高注重网络技术的应用。本文基于网络时代的基本技术形式,对党建中融合新媒体技术进行综合性分析。

关键词:网络时代;党政建设;新媒体;互联网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中国公民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变得越来越普遍。网络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以互联网为媒介而展开的试图影响政治系统的网络政治表达、网络政治监督、网络政治结社和网络政治动员等行为。这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使中国公民获得了新的政治参与机会,能够缓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加剧造成的政治参与急剧增加的需求,对中国政治变革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1网络党建的优势分析

1.1开辟网络宣传阵地的优势

网络党政建设的开展,是我党队伍建设逐步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直接体现,具有开辟网络宣传阵地的优势。网络信息平台为党政建设人员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例如:党政建设人员可以通过上QQ、微博等形式进行网络在线互动,党政建设人员能够建立党建问题的讨论新平台,可以突破传统党建中地域差异性的阻碍,推进我国现代党政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另一方面,党政建设中融合网络资源,也是加强我党队伍建设与群众相互沟通,加强对党政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引导的新渠道,例如: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党政建设网页进行国家大政方针的全面性解读,是推进党政建设发展的新发展空间。

1.2以人为本,构建党政形象

政党的形象特征,即政党的属性、理念与主张等给民众的总体感受和认知。政党的属性即政党的阶级属性,主要体现在其意识形态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代言还是代表大众利益,是为富人谋利还是为穷人奔走等方面,政党的意识形态属性如同政党的“影子”,是公众建构政党形象的重要认知来源。政党的理念与主张,即政党所主张的宗旨、目的和价值追求及其为实现这些价值而选择的路径和方略,如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理念和主张,是公众建构政党形象的一个重要认知窗口。

1.3网络载体的优势

网络党政建设的开展,也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在信息传播、资源更新、党建工作的开展与民意的解读相互融合,完善我国党建的发展结构;同时,网络党政建设的开展,也可以大大发挥网络系统一体化的发展优势,从而是党政建设内部工作的开展具有完善的监督作用以及高校的运行管理机制,引导我国党政建设的创新性、综合性发展。

1.4提高政党作风风貌与精神风貌

政党风貌特征主要表现载体是政党领袖与普通党员,政党领袖既是领导者又是执政者和决策者,权威性强、影响力大,备受社会民众的关注,从一定意义上说民众对政党形象的认知就是对政党领袖及其主要成员的形象认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普通党员是政党的细胞,“每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普通党员是民众观察党的有效参照物,“身边的党员是什么样,党就是什么样”,其一言一行是民众对政党认知的重要基础。

2网络时代党政建设策略分析

2.1网络的政治功能

从社会网络分析图可以看出,互联网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处在研究的中心位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重要的政治平台。网络的开放为政治表达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网络空间的交流互动成为公共舆论产生的理想场域。随着社交网站的出现,网络逐渐成为进行政治意愿表达和政治动员的重要手段。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为公众政治参与提供了便利,改变了传统政治的权力结构和公共权力运行模式。网络舆论场的勃兴必然会增加公众参与社会公共领域的广度和深度。网络参政带来了的强大民主政治效应,网络弥补了传统民主形式的不足,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开辟了数字时代的新型民主渠道。目前网民结构使得网络民粹主义效应明显,过激的言论、仇富、仇官等非理性情绪在网络蔓延。网络传播的特点使得任何个人的“爆料”“吐槽”都可以通过舆论放大、变性,引发严重的舆论危机。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研究发挥好网络政治功能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数字鸿沟、群体极化等问题的出现。

2.2切实转变传统观念,加强新媒体网络党政建设

社会治理的本质是向全体民众传播执政党从国家和人民最大利益出发所提出的发展理念和路径主张,使其认同并参与,从而共同努力达成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目标。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无论是影响民众的方式还是组织动员的方式,都需要各级党政领导者强化对话和协作意识,并正确看待新媒体赋权给社会整体舆论环境带来的深刻变化,正确看待网络平台上各种不同意见和言论的表达,既及时关注和回应有关网络舆论,又不为之所左右。从相对易于掌控的大众媒体时代到本质上传播权力大大分散的网络时代,新时期的领导干部面对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众声喧嚣的各种不同诉求、声音乃至负面舆论,应该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内心有一个定盘星。

2.3网络时代下提高政府治理创新

随着网络与政治的融合,“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政治生态不应仅仅停留在网络技术的简单应用上,而应走向更深层次的互动。政府不仅要发展完善网络基础设置,还应积极利用网络推进自身的升级,推进政府治理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政府治理应该是生态化的治理,强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个参与者为了维持自身的利益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参与治理。电子政府建设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未来还要重点研究,网络如何改变政府的治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促进政府不断创新公共服务,增强政府对网民的回应性,实现网络政治主体间的良性互动。

2.4网络政治动员

互联网不仅是网民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动员工具。网络政治动员是指政治主体在网络空间内通过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来调动政治能量,从而实现政治目的的行为过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网络政治动员正变得十分普遍,从而导致政治动员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网络政治动员与传统政治动员相比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区别:传统政治动员一般只有政治领袖或政治精英才能发起,需要通过大型的政治机构或政治组织进行发动;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政治动员已经不是政治领袖或政治精英开展政治活动的专用手段了,普通公民不凭借任何大型的政治机构或政治组织,仅仅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发起政治动员,进而掀起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集体行动。

2.5开辟政府论坛

政府需要开辟出自己专业化的论坛,通过这种方式积极与网民进行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政府从另一个角度倾听人民的心声,为今后制定出高效的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比如:政府在专业化的论坛中可以充分地了解到人民对于政府处理许多事情的看法,并且对于其中的利弊得失进行充分的思考,完善有关方面的工作,如:改进政府的工作作风、应用多样化的方式了解人民的想法,应用合理化的方式更好地处理人民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更好地为百姓的利益服务,充分体现出我国政府的价值,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结语

21世纪又被称为网络的时代,在全球互联的大形势之下,网络党建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具象的党建工作中,网络的优势高度契合且无可比拟,互联网本身的广度可以让党建工作这一千头万绪的工作获得通畅的上传下达通道,让党建政策信息可以充分地扩散并最大限度传递到受众群体中去,同时网络党建中的干部个人邮箱设置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实现党建工作信息流动的通畅。

参考文献

[1]张芳源.基于网络舆情的政府决策信息平台功能设计[D].安徽大学,2013.

[2]黄俊杰.网络时代下的党政建设[J].法制与社会,2012(23):151+153.

[3]王金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J].中国行政管理,2011,(5):74-77.

论文作者:李新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基于网络时代下的党政建设探讨论文_李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