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全球农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对策建议
夏敬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 罗马 00153)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农业面临多重因素制约,且各制约因素相互叠加,共同制约全球农业的发展。本文全面概述了当今全球粮食与农业领域面临的10大挑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粮食;农业;挑战;对策
当今,全球粮食与农业面临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多种制约因素叠加(如自然资源枯竭与质量下降、全球气候变化与天灾人祸频发等),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类刚性需求(如人口逐年增长与生活水平提升、消费多元并升级等)。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逐一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精准施策。
1 全球农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1.1农业生产力难以支撑不断增长的人类刚性需求
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100亿,与2013年相比增长约50%。受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增加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等因素的影响,同期对食品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增长50%。然而,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自然资源正在以不可再生的方式逐年递减乃至消失。因此,要在现存的生态条件下,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力,持续改善占比最高的小规模农业家庭的生计,这是未来全球农业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
1.2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受限 ,质量下降
预测表明,到2050 年全球农业土地、水、森林、捕捞渔业和生物多样性等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未来农业生产所需的额外土地约为1亿hm2,高收入国家额外需求的土地量增加不多,主要是低收入国家,但低收入国家由于缺乏基础设施、地理位置偏远,不易获取可用的土地。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城市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以及内陆水产养殖、生物质能源、非粮食原材料、林业等生产的快速集约化,森林、海洋和生物等资源日益稀缺。水资源短缺将成为日益严重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大部分灌溉区域,未来水的压力不仅会受到驱动需求变化的影响,更会受到水的可用性变化和因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变化等的影响。此外,水资源污染、土壤酸化与重金属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1.3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加剧
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自然和人为灾害致使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害与损失,土地、森林、水、鱼类和其他自然资源退化,生产率下降。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和人类生计的影响日趋严重,预测到2050年,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营养不足人口将增加1.2亿,50%以上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极端的干旱和洪水会加剧且日益频繁,高温和极端天气致使某些人类疾病暴发与流行。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时抽取5 ml外周静脉血,置于无菌试管中,3 000 r/min离心5~10 min,分离血清,置于-80℃的低温冰箱中冷冻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进行测定,仪器和试剂均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附带的说明书进行。
1.4消除极端贫困与减少不平等的任务十分艰巨
(2)通过综合施策,大力推进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并逐步修复遭到破坏的资源,积极开发新型资源;建立有效保护资源的生态链,提高单位面积的资源利用效率,扭转农田日趋退化的局面。
由于粮食和农业面临的挑战相互关联,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综合政策,更需要全球层面的协调合作。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相关全球议程与协议都强调了各种挑战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赖性,需要在全球和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政策,并结合各项行动来实现相关目标。有效的全球治理,需要更具包容性的政策选择与对话机制,特别是要避免政治力量弱小的国家被边缘化而影响决策。对自然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可能导致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基础被剥夺,特别是对那些危机局势持续和冲突与灾害频发的地区,要确保穷人对自然资源获取和使用的权利。
1.5终结饥饿和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步履艰难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加剧以及全球化和贸易便利化加速,各种跨界动植病虫害频发、重发、并发,导致农业危害与损失逐年加重,对粮食安全以及农业生态、产业和贸易等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面对跨界动植物病虫害的频繁暴发,国际社会普遍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预防能力。此外,食源性疾病、食物化学污染等问题此起彼伏,抗生素耐药性等问题日趋严重,食品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检设施与能力不足且执法不力,食品不安全风险加大。动物健康体系、植物健康体系和食品安全体系“三足鼎立”,缺乏相互融合、协调配合的有效机制。
1.6食物系统的高效性 、包容性和灵活性亟待加强
全球食物系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许多地区越来越依赖全球供应链和大型分销系统,如超市等。更为高效的食品系统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担忧,如很高热量与低营养的食物增多、小规模生产者进入市场的机会减少、粮食损失与浪费严重、食品安全与动植物健康等,这将对未来的粮食和营养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对于许多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而言,将当地的粮食系统与城市的发展联系起来并抓住市场机遇将面临挑战。因为城市居民对高价值食品如水果、蔬菜和乳制品的需求较多,而生产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小规模生产者——农民的优势,因此将农民与城市联系起来势在必行。此外,由于管理与技术的限制,低收入国家在储存、运输、加工、包装和营销过程中的粮食损失比较严重,而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则在消费过程中的食物浪费比较严重。
1.7农业劳动力迁移造成的人才流失问题日趋严重
按照上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开展了扬州配电网建设和管理示范区项目农村试点工程区域配电网规划后评估工作,验证了通过规划实施,示范区农村试点区域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显著提升,达到了规划预期目标,也验证了本文所列指标体系的实用性。
1.8有效应对危机 、灾难和冲突的机制不畅 、不力 、不到位
传统图纸会审工作方法是对照平立剖图纸进行问题查找,尺寸比对,信息核实等会审读图工作,其效率非常低,不易找到设计图纸问题。
1.9跨界动植物病虫害频发 、重发 、并发
未来全球人口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粮食不安全程度较高的国家,低收入国家人口的增长将大幅增加其对主要农作物如根、块茎和大蕉的需求。与此同时,大多数国家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三重负担”,即营养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超重与肥胖;且不同形式的营养不良可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家庭甚至同一个人身上共存。增加人均收入是有效解决营养不良问题的关键。因为收入增长将推动膳食结构由大幅增加对谷物、牛奶和肉类产品的需求,转向对更高的消费动物产品、富含脂肪和糖类的食物的需求。
1.10缺乏协调一致的国家与国际农业治理体系
人类通过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获取各种信息及经验,并在基于身体的感性体验之上形成了基于认知的内心体验。通过对语料的考察,我们看到“旨い”除了修饰表示客观世界事物的名词,还可以修饰表示人类及其行为的名词,例如:
在许多国家,长期危机是影响消除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的关键因素。这些危机反复出现的主要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如暴力冲突、粮食危机、生计和粮食系统崩溃、治理能力不足等,或是天灾人祸并存。目前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亿人口饱受长期危机局势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非洲。近几十年来,全球发生冲突和灾难的强度和频率日益加剧,冲突、长期危机以及自然灾害还助长了流离失所现象的发生以及移民流动。
2 针对全球农业挑战的对策建议
全球农业面临的上述多重挑战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全球农业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全球普遍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使农村陷入饥饿与贫困的人口较多,许多低收入国家农村地区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大量在国内、国际流动或移民。大部分妇女和老年人留在农村务农,但由于其获取和改善资源的能力有限,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未来几十年全球最大的挑战将是需要整合数以亿计的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年龄为15~24岁的人数将从2015年的约10亿增加到2050年的12亿,并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南亚地区。此外,移民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受人口增长、全球化、气候变化和政治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受害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移民将急剧加速,并对当地和目的地国家的农业产生重大影响。
(1)依靠现代生物、生态、数字、新材料等技术,持续改进和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与安全;加强对农业的投资,重新调整对农业的隐性和显性补贴,推进建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系统,增强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孔老一翻进环形工事,也没发现一个人,眼下发生的一切让他惊恐不已,再看四周,整个衢州城简直就是一座死城,没有任何生命的死城。
在过去的30年里,由于全球经济增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但目前仍有约21亿贫困人口,其中7亿人口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全球大多数贫困和饥饿人口集中在落后的农村,并以农业、渔业和林业等为生,这些贫困人口家庭的粮食支出比例很高,确保粮食安全是其摆脱贫困和饥饿的关键。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农村与城市之间、地区之间、少数民族之间以及男女之间普遍存在不平等现象。
(3)大力推进碳汇农业和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减少农业对气候的影响;完善农业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以及应急反响机制。
(4)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和营利能力,使农民进入市场,并通过经济多样化增加其非农收入,向其提供有效的技术推广与咨询服务,提高其素质与技能;支持女性获得与男性同等的生产资源,以及同等的就业、服务、信贷与决策的机会;通过国际金融合作加强对低收入国家的支持,使其获得外部投资战胜极端贫困与饥饿。
(5)制定相关政策与社会保障措施,改善弱势群体特别是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等地区的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弱势群体获得食物的机会,并确保其获得与城市居民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同等水平;通过推进农民与供应链和城市市场的连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实现终结饥饿和各类营养不良的目标;调整饮食结构,有针对性地降低牛奶和肉类的消费,推进营养平衡。
(6)通过加强农场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推进小规模生产商与超市供应链对接,增加农产品流动效率,推动当地粮食系统改革、创新与发展,为增加农村收入和农民就业创造更多机会;研究制定相关补贴支持政策,鼓励剩余食物作物生产,降低食物价格,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
(7)通过制定更具包容性的政策措施,重新配置资源,解决城乡差异与不平等问题,特别是提供优质的基本社会服务如教育和健康等,缓解农村贫困,稳定农业人才,同时大量增加农业和农业相关服务的就业机会,并大力培训新型农场主和高素质农业人才;通过强化社会保护措施,增加移民在原籍国和目的国的就业机会。
(8)建立更加包容的危机、灾难和冲突的预防与应对机制;提高抵御危机、灾难和冲突的能力。
(9)完善跨界动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快速处置能力,优化应急反响机制,并通过综合管理措施,实现跨界动植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树立“一个世界、一个健康”的理念,推动建立动物卫生体系、植物卫生体系和食品安全体系相互支持的融合机制,促进“三大体系”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与规则方面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1)虽然动物园进行了驱虎,但是效果不如人意。动物园缺乏有力有效的驱除老虎的能力,巡逻车驱除老虎的办法仅仅只是鸣笛、轰油门,对平台上正在撕咬“猎物”的老虎并不构成威胁,根本无法起到及时救人的效果。而在事发时,在被害人驾驶的车辆后方行驶的游客也进行了紧急鸣笛,动物园方与游客相比较应当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做出更为有效的行为。并且根据调查,动物园内没有配备麻醉枪等强有力的应急工具。
(10)加强国际合作,协调跨界资源、力量的整合,特别是要加强对因环境变化导致的资源可用性变化以及极端事件(如森林火灾、物种入侵、病虫灾害等)等的协调;加强对风险较大和脆弱的地方的国家政策引导、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等,促进均衡发展;建立绩效监管方面的全球和国家治理机制,以及相应的监测与问责制度。
收稿日期: 2019-02-19。
作者简介: 夏敬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秘书长。
DOI: 10.13856/j.cn11-1097/s.2019.04.001
(责任编辑 肖时花 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