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总是受苦而不高兴?_亲子成长论文

为什么父母总是受苦而不高兴?_亲子成长论文

父母为什么总是受累不讨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父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浙江学生徐力的母亲吴凤仙,因为知识水平落后导致在竞争中下岗,从业务员沦落到看收发室,于是失去了心理平衡,造成了“希望转移”。她把自己上大学、上名牌大学的希望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要求徐力在日常考试中必须进入年级的前10名,必须考上清华或浙大,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孩子一旦达不到年级前10名的目标,吴凤仙就对徐力怒骂加痛打。在母亲的精神重压与身体摧残之下,最终导致徐力情绪失控,造成“杀母”的惨剧。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因为对目标有着不同见解,而使两代人之间离心离德,甚至产生父子反目、母女成仇的悲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总结起来,不外乎如下几点:

一、自作主张为孩子规划未来

一些家长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只强调家长单方面的意愿,没有达成两代人的共识。因此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动力不足。

有一位母亲花了80万元人民币送自己15岁的孩子去美国读中学。孩子读了一年以后回国探亲,见到父母后,不仅对父母的巨大付出不表示感谢,反而怨恨父母——埋怨父母没有把留学的艰辛给他讲清楚,竟然说“你们花那么多钱是活该,是你们让我受了那么多的委屈”。

孩子为什么说出了如此绝情的话?就是因为“留学”的决定是父母做出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离开父母的照顾以后,生活很是艰难。他起初连衣服都不会洗,只会“挑干净的穿”,后来居然20多天都不换衣服;他交际能力差,远离了亲人,又没能结交新的朋友,因此感到非常孤独;此外,因为自己缺乏自立自强精神而受到他人的歧视,环境变化使自己不能适应,导致心里存在非常严重的失落感。

二、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如今,一些家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事业有成的家长给孩子制定了高目标,因为他们认为“老子英雄,儿子必须好汉”。孩子必须超过自己,否则自己脸面上无光;事业无成的家长也给孩子制定了高目标,将改变家庭经济和知识落后现状的希望重重地压在了孩子的身上。

还有一些家长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具有“弥补损失”的心理。家长们一方面让孩子们尽情享受着父母当年没享受到的“物质补偿”,但另一方面却让孩子承受着父母当年没完成学业、没能实现奋斗目标的“希望补偿”——将“全家的希望”、“父母未完成的事业”这一沉重的负担重重地压在了孩子的身上。因此,虽然制定的目标是宏伟、远大的,但是,实际上超出了孩子的现实能力,最终也就无法实现。

我曾经到过一名中学生的家里,帮她去分析考试成绩。当我们聊起来她为什么总是要把“得年级第一”作为自己奋斗目标的时候,这名同学向着在另一间屋里的父母把嘴一努,冷冷地说了一句:“还不是为了他们”。之后,她详细地向我讲述了父母如何强制、监督她学习的一些事例。这名学生还说:“我现在每天就是在为父母而学,为父母要求的分数而学。我知道他们为了我能念好书,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我能理解他们,也同情他们,可是,每天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但是,我不敢对他们说出我真实的想法,怕他们伤心。”

父母单方面制定的过高目标,会给孩子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会使孩子丧失自信,最终不会促进孩子的学习,只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学习。孩子天天在这样消极的心理下进行学习,成绩怎么

三、目标过高

有的家长机械地理解了“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的含义,认为只有把目标定得高才能防止孩子的惰性,因此总是看不见孩子眼前的进步,总是怕孩子“翘尾巴”,面对孩子不错的考试成绩总是浇上“一盆冷水”。或是说“别骄傲,比起第一名来,你差得远呢!”,或是“一次考试考好了有什么可骄傲的,以后考试多着呢,你能次次都考第一吗?”——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没有成就感,必然缺乏积极性。

也有一些父母认为:只要把孩子的目标定的高一些,孩子即便达不到家长所要求的目标,也可以达到一个离目标不太远的程度。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家长把孩子的“远期目标”定在了“哈佛剑桥、清华北大”,总认为将来即使上不了清华,也能考上一个重点大学;家长把孩子的“近期目标”定在了“年级第一”,总认为即使拿不到年级第一,也能拿到班级第一。

目标过高、过大、过远,也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目标过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所以必然导致孩子出现不断冲击、不断失败的结果。久而久之,这种持续不断的失败,必然导致孩子产生心理疾病——有的孩子一到考试就怀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总觉得自己的每一笔都连着“家庭的未来和父母的期望”,总怕这次考试又要失败又要辜负父母的期望,又要遭到父母暴风雨般的责骂,因而导致了“晕场”;有的孩子因为总也达不到父母制定的目标而产生了“破罐破摔”的消极心理,或是产生逆反心理,对家长说的话,不管对错一概不听;有的孩子在不断的失败面前,自身缺乏方法,同时又缺乏家长必要的帮助,因此产生了抑郁的心理。

过高的目标,会使孩子丧失自信。

四、目标过低

有的家长认为,把目标定得低一些,才能防止挫伤孩子的积极性。面对孩子不好的成绩,面对孩子用种种理由推卸自己责任的“托词”,不是去帮助孩子分析原因,不是去帮助孩子制定具体的改正措施,而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下次好好考”,就完了。

目标过低实际上是无目标,具体表现就是“打哪指哪”,走到哪算哪。一些家长为了掩盖自己家庭教育失职的错误,经常打出“让孩子独立成长”的旗号,但实际上却是在生产质量标准低下的产品。众所周知,质量标准低下的产品实际上就是“废品”。

我们所说的在家庭教育中要有平常心,是指目标的制定要适合自己,不要过高,而不是说要有一颗平庸心,更不能以此来掩盖自己家庭教育的失职——将来当孩子缺乏自立于社会的能力的时候,那就是家教失败的结果。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管理教育,必然放纵孩子的惰性,孩子也必然缺乏积极性。

目标过低的根源来自于家教观念落后:只养不教、重养轻教;来自于家教知识的落后: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当年我没念什么书,如今混得也不错,没有认识到在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竞争的主要特点是在“拚知识”,家长二十年前的奋斗经验已经落后。

过低的目标,会使孩子缺乏责任。

五、混淆了目标与措施的概念

上重点中学、上大学,本来是实现自立于社会目标的一种措施,是“施工计划”,但是在部分家庭中却成了“设计图”,成了家庭的奋斗目标。

为了达到“上重点”这个目的,家长不惜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精力,而一旦达到了上重点中学、上大学这一目的,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而孩子也认为:只要考上了大学就可以松口气了。

但是,若达不到这一目的,家长和孩子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认为“这孩子全完了,这辈子没想了”。其实,这两种做法的后果是一样的,都是放弃努力、放弃家庭教育,最后只会导致孩子失败。

“上大学”不是了孩子的“终点”,而是新一轮竞争的起点,在大学的竞争更激烈(我的孩子就说:上大学比上高中累多了)。

混淆了目标与措施,会使孩子缺乏正确的观念;对新一轮竞争的精神准备不足,会使孩子导致抑郁等心理疾病。

在此,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目前的状况与能力,经常与孩子共同制定出一个合适的短期目标,使孩子经常能够享受到实现目标的成就感,这样,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

标签:;  ;  ;  ;  ;  

为什么父母总是受苦而不高兴?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