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晚田套播小麦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小麦论文,双晚田套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双晚双季晚稻田套直播小麦能缓解双晚与小麦争茬矛盾,提高复种指数。不仅省工省时,解决秋收秋种季节劳动力、畜力紧张状况,而且由于小麦能适期早播,产量能得到提高。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品种选择。为缩短双晚与小麦共生期,保证小麦适期早播,套播双晚宜选用早中熟品种“晚粳77-69”等,小麦选用半冬性或春性品种“扬麦158”、“皖麦17”等。小麦播种量不宜过大,一般667平方米用种量为10千克左右。
适期播种。近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双晚与小麦共生期以10天-15天为宜。小麦可在10月中下旬开始播种,具有田块小麦播期可根据当季双晚成熟期向前推10天-15天。选晴天露水干后在双晚穗上部均匀撒播,麦种随重力、冲力等落入田间。撒播前注意:土表若干燥应灌一次跑马水,保证小麦正常出苗。双晚收割时留茬15厘米-20厘米,过高会影响小麦生长。为促进小麦早分蘖,多发根,抗倒伏,播前每10千克麦种用15%多效唑20克拌种,稍晾干后播种。注意防鼠害。
开好“三沟”。稻田地势比较低,地下水位高,田间湿度大,土质黏重。为防“水包旱”,套播麦田一定要连片种植。双晚收割后抓紧时间开沟做畦。畦宽1.3米-1.5米,畦沟深宽各15厘米,保证“三沟”配套。沟土捣碎清理后均匀盖畦。
水肥管理。根据套播麦胚根外露、根群较浅的特点,双晚收割后每667平方米用优质土杂肥2500千克-35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30千克,尿素15千克,氯化钾5千克混合均匀后撒施盖苗。土壤干燥先灌跑马水再施肥开沟。越冬期追粪水2次-3次,来年气温回升后酌情追施返青肥。抽穗——灌浆初期每667平方米用1%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喷洒防早衰。生长中后期经常清沟排水防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