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有力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使得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往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方式都已经不再适应当下建筑施工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为了尽快实现建筑行业的发展目标,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因为建筑工程管理的好坏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工作质量,进而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
1 当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不够完善
一般情况下,我国建筑施工的工程量相对较大,施工程序不仅多而且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对周围的环境或居民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常常需要将大量的投资成本投入到建筑工程中,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的人员很多,需要投入的资源也比较多,但是现阶段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来对其进行约束和控制,这使得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很多建筑企业还没有对建筑工程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这就导致很多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疏于管理,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是施工质量。当下我国大部分施工监督人员在检查施工质量的时候常常采用的都是抽查的方式,这就很难确保所有的施工环节中都不会出现缺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施工工程的进度。
1.2建筑工程监督机制仍需健全
为了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以及施工质量控制能力,有关部门需要制定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还必须要求所有的企业都严格遵守,以便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但是当下我国许多建筑行业还没有建立完善建筑施工监督机制,而且大部分管理人员也没有充分意识到监督机制的重要性,这使得很多有质量问题的建筑工程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必然会给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建筑工程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很多建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职责不明确现象,这一情况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很多工作人员利用这个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偷工减料等违法操作,但是监督管理部门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从而给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利于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完善。
1.3建筑施工环节缺乏创新性
近几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很多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出现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行业,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的应用并没有渗透到施工过程的各个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企业在管理、施工以及运营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之处,很多高新科技和创造新理念难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达到应用,导致很多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还在运用传统的技术和工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我国建筑行业中的施工人员基本都是农民工,所以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缺乏专业人员的理论指导,也就更难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引进到施工过程中,导致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质量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材料的影响,但是好的建筑材料的成本也很高,因此,大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用到的经费就会故意采购劣质的建材,这一举动影不仅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还会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提高建筑工程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 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
现阶段,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采用分包的方式,将不一样的施工工程分包给专门的施工单位来完成,以便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很好地连接起来,最后把各个单位的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施工单位需要对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从而将各个单位的权利和工作范围落实到实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工作主要包括:材料的选择与购买、不同施工单位的交接、技术难关的攻破以及人员的分配与调动等,为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首先,有关部门必须及时建立起合理的管理结构,尽可能地在建筑施工前完成分包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工程的划分不能过细,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协调工作的难度,还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不同单位相互之间的机动性,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其次,针对现阶段施工项目的管理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的现状,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完善企业的管理模式,以便使各单位之间的协调管理变得更加方便;最后,建筑企业应该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以免员工在工作中对个人能力过分依赖。
2.2 减少建筑工程所需成本
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使利益最大化就需要降低生产所需的成本,因此,控制好建筑工程的成本是给企业带来更多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做好对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是各个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首先,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都要树立较强的成本意识,尽量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要表现出一定的成本意识;其次,建筑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员工对建筑成本进行分析,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对分析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成本分析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有很大意义,可以让员工对资金流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防止资金严重流失的情况出现,确保整个企业的运行可以顺利进行。
2.3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以及施工工程的质量级别,企业不仅要做好部门的协调工作和成本的控制措施,还应该努力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目前,很多建筑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监督机制的重要性,这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在社会主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为了健全自身内部的监督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筑工程质量是影响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制度来对其进行监督,以便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安全稳定的完成;第二、所有的监督制度都应该符合我国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定,监督人员也应该具备一些法律知识,在工作过程中保证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来监督施工过程,同时做好质量检验工作。
2.4 控制好建筑施工进度
任何建筑企业在施工之前都需要就建筑工程的各部分施工进度制定出相对合理的规划,这个规划可以方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即使出现意外变故也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对于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施工方案,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从而在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可以进行合理的安排。除此之外,减少施工周期有利于节约建筑施工成本,但是工作人员在缩短施工时间的时候应该确保建筑施工质量不会受到影响。如果建筑施工进度做出了调整,那么相应的工作人员应该及时与各部门进行沟通,确保时间的调整不会给各部门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留下足够的资源和时间来让各部门在施工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5 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
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措施,不管是管理阶层的工作人员还是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都应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给予必要的重视。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质量,建筑企业应该重视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不断提高员工的各方面思想意识,比如:定期请外来的专业人士来给企业员工进行演讲或者组织员工到其它企业进行参观等。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的落实需要有效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撑,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员工的工作水平和质量的考核标准,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一个员工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管理制度的执行必须要严格,否则就会影响到施工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2.6 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要想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从两个主要阶段来对其进行控制,这两个主要阶段分别是施工过程中以及建筑施工工程验收时。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工作人员的调配、建筑材料的选购、施工进程的规划以及施工单位的分工等。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按照相应的规定来完成,充分发挥监督人员的作用。在对建筑工程进行验收的时候,工作人员务必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来做好验收工作。
3 小结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程的主要特点就是复杂、系统并且具有动态性,这就要求建筑企业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高质量、高效率的建筑施工工程离不开优质的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徐慧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低碳世界,2018,(1):243-244.
[2]吴旭东.探讨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1109—1109.
论文作者:曹伟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