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的发展也越来越普遍,因此档案管理安全防护过程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互联网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是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向有需要的人提供信息服务的各项业务的总称,在社会生活中充当着信息服务的角色,服务于社会实践活动。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在时间的推移下不断优化。进入新时期,互联网一方面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它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难题,比如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做到既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又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档案管理工作;安全防护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新媒体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各行各业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公共服务领域也借助新媒体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效果。档案部门长期以来重保管、轻利用,服务方式被动,宣传工作乏力。新媒体技术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尤其在信息推送和服务方面,档案部门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工作方式,让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的飞跃,以提供更优质的档案服务。
1档案管理工作概述
档案管理即是针对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以及提供利用的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档案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记录着社会生活发展过程中的点滴变化,从而为企业和单位以及个人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参考,帮助人们获得事实的依据,解决问题的参考办法等,在每个时期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助力。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网的加入,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当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2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
2.1存储性
大部分传统档案都通过纸质或其他形式进行合理保存,但该保存方式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字迹模糊、纸张发黄、纸张老化等问题,这样无形增加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将档案通过不同载体进行有效存储,这样档案的载体由不易保存的纸质纸张变为各类可移动便携式设备,例如,U盘,硬盘,光盘等。
2.2可移动性
当用户需要通过档案获取某些特定信息时,可以有效的对档案存储信息进行压缩、扩折等相应操作,这样可以在一定情况下确保档案信息的独立性,且能够在不同载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内容。
2.3可控制性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信息技术的创新,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的基本要求,有效的修改和调整存储在计算机上的数据信息内容。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新的动态属性,且能够根据特定的需求条件将不同的数据信息存储至不同的载体。
3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防护
3.1利用新媒体创新档案服务方式
在当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新媒体技术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程度越来越深、方面越来越广,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技术,例如,充分利用档案部门的门户网站、档案信息发布系统、微博、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档案服务质量,档案部门将档案信息主动推送给用户,加强用户参与,提升服务主动性,档案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档案,根据不同档案的密级程度,通过不同服务流程进行申请预约获取所需档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新媒体技术也打破了传统的“档案服务只在档案馆”的服务方式,利用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提供即时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
3.2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事物想要获得长久、良好的发展,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制度去管理它、规范它。因此,想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就必须建立一个针对档案管理保密性的制度。在贯彻执行《档案法》《国家保密法》等有关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各单位还应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更适合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的规章准则,这个准则不仅要包括档案的管理标准,资料的保密级别,还应包括人员管理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有律可依。而且,建立起制度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根据制度来具体操作,划分各种具体档案的保密级别,针对档案的重要性及保密级别来进行具体的管理、维护,该保存的保存,该销毁的销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节约资源。关于管理人员的制度也很重要,各单位或者部门应该要建立一个奖惩制度,对于做得好的管理人员要给予适当奖励,这样才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有利于日后的工作。而对于那些做得不好的,没有根据管理制度来严格操作的管理人员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这不仅对本人具有警示、促进的作用,对其他管理人员也能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从长远来说,这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防护来说很有助益。
3.3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档案管理安全防护措施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新科技工具建立档案管理安全防护系统,与此同时,实施重要档案异地备份管理保存,这样的话一旦发生档案失窃或严重事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损失。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防护上需要从根源杜绝潜在的隐患,要严格的检查电子档案保存的相关数据信息内容,从而保证电子档案长期存储的安全系数。加速进行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工作模式,若该单位的档案管理相关部门自身具备能够独立完成档案管理的工作,可以独立的保存自己的相关档案数据信息。若不具备自己独立管理档案的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外界辅助的状态下保存自己的相关档案数据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借助辅助资源管理档案数据信息的相关单位需要严格审查该中介资质条件,要选择规范且誉度较高的公司来管理档案,与此同时,需要对外包的中介资源进行实时的监控,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档案被窃取的风险。
3.4建立档案资源服务导航系统
“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侧重高新技术工具的使用,建立档案资源服务导航系统,发挥档案资源体系在资源采集、数据整理方面的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检索、查询、定位服务。档案管理部门要针对档案资源进行全面整理、分类与筛选,利用标签系统对档案资源进行详细标注,将档案资源直接呈现给用户。档案资源服务导航系统要合理设计系统,采用适当的计算机语言实现控制,确定设计目标,在统一设计目标的协同作用下,围绕档案资源管理需求建设档案管理系统,推动档案资源高效利用,使档案资源使用模式满足用户需求。
结语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轨迹上,为了适应互联网发展的基本需求,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对于目前纸质版的档案来说,需要通过互联网手段将其转化为数字档案,对其进行积极创新,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开展相应的档案在线管理服务,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资源共享。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防护重心在于档案的安全性,为了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需要增强档案管理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而增强社会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庭芸.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化档案资源建设路径分析[J].档案时空,2018(12):41-42.
[2]杨惠茹.浅析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策略[J].才智,2018(26):215.
[3]张勇.浅议血站电子档案特点及管理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4(5):77-78.
[4]孙红光.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8(s1):107-108.
论文作者:刘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档案论文; 互联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安全防护论文; 信息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