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工程管理局 陕西省 715500
摘要:泵站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防洪、泄洪的重任,同时也担负着农田灌溉、城市排水等重任。目前,我国泵站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管理制度不健全、技术人才缺乏、管理技术和设备落后等。如何规范化处理这些问题,保障泵站运行稳定和安全是水利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泵站;运行管理;优化措施
1.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技术落后,设备老化
目前,我国泵站运行管理技术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国际先进管理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当时修建泵站时设计、管理、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缺乏合理的布局,运行管理不规范。以上这些不利因素都影响着泵站引入先进的运行管理技术。例如泵站自动化系统,现代管理模式等。无法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另一个制约因素就是设备老化问题。我国仍有许多泵站因修建年代久远,设备老化严重,机器绝缘性能降低的同时,也给泵站运行和管理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1.2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
泵站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是许多泵站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意识,使运行管理多处于粗放、懈怠的状态。例如,泵站运行期间,值班人员偷懒、擅自离开岗位、值班睡觉等,忽视泵站巡视,对隐藏故障瞒报、漏报。还有一些员工作粗心,没有责任心,对泵站操作不规范,影响泵站运行安全,甚至使泵站瘫痪。泵站运行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对泵站操作流程没有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使员工在操作时因怕麻烦而敷衍。第二,对泵站管理人员没有定岗定责,当泵站发生故障时人员之间相互推诿。第三,即便有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但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不依制度、不守规范,制度执行力差。
2.提高泵站运行管理质量的对策
2.1合理规划,科学设计泵站
合理的规划对泵站的运行管理起着重要作用,是泵站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对泵站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超前规划的意识,使其充分发挥泵站的功能,确保泵站运行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因此,在泵站设计规划之初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做到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的水文条件和自然环境特点,设计符合当地发展的泵站项目,并积极评估泵站的建设的经济效益,使其符合当地发展水平。
2.2加大资金的投入
泵站的安全运营离不开高水平的建造,更离不开高标准的管理,而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所以经费是泵站持续运行下去的基础。由于目前泵站设备老化严重,对泵站的安全运营非常不利,对故障设备的检修以及老化设备的升级更换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这就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一是泵站运行管理逐步实现市场化,减少计划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升泵站运行的经济效益;加强项目的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水平,加大资金使用管理力度,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采取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实力强,价格合理的施工队伍;对泵站运行的设备做详细调查,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二是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并加大监督力度,杜绝贪污浪费现象;对于泵站得维修工程项目,相关承建单位要切实落实项目责任制方式,明确项目责任人,尽可能的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的施工安全;三是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引入岗位竞争机制,裁撤冗员,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对泵站贡献小的岗位进行适当裁撤,减少开支,提高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完善管理体制
以提高泵站运行管理综合效率为目的,制定完善可行的管理体系,基于实际需求出发,在原有基础上对管理机制内容进行调整,明确划分权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此来督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杜绝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做好专业宣传,提高群众对泵站管理的重视,促使其可以主动配合运行管理策略的执行,充分调动各级别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另外,可以在乡村内执行责任管理承包制度,并兼顾考评机制,将泵站运行管理效果纳入到年终考核内,从根本上达到奖惩分明,督促不同岗位人员均可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专业规范完成相关管理工作。
2.4落实技能培训
不仅要配置专门的泵站管理人员与班组,还需要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完全满足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需求。要求所有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泵站各设备运行原理与特征,了解基础养护维修技术,并且还需要在长期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可以根据设备表现形式来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便于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经济损失。同时,还要对所有参与泵站运行管理的人员开展水法规宣传教育,增大以法管理的力度,通过提高管理人员责任感、紧迫感来督促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日常管理维护中,需要对所有设备建立数据档案,做好检修维护相关信息的记录,在每年完成灌溉任务后,需要将管护计划提交给上级,提高整个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保证用水计划的合理性。
2.5建立专门标准
针对泵站管理随意性与盲目性大问题,必须根据工作特点来确定专门标准,作为各项管理工作执行的依据。泵站运行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需要针对不同型号的设备来制定相应管护计划,以求维持所有设备均可以维持在最佳运行状态,减少各类故障的产生。尤其是要重视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更换老旧设备,采用新型节能设备,不仅可以更高程度上满足灌溉、防洪、排涝需求,同时还可以减少运行能耗。根据地区水利资源实际需求,完成科学可行的管理规划方案,争取更大程度上实现标准化建设。
2.6加强泵站管理队伍建设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是确保泵站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核心,因此,提高泵站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管理队伍的全面建设,是从提高泵站运行管理的关键。管理队伍专业素质建设:首先,加强专业技术培训,针对具体岗位具体训练,管理人员也要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例如: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特别是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电工、机械技能知识以及安全生产知识等,而且不能仅局限于书面知识,要进行综合实战考核,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第二,利用泵站现有的技术资源,比如让专业技术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对新员工进行专业培训,让新员工更深入更详细更直接的对专业技能、工作内容渗透掌握,带动新员工工作状态快速成长。第三,落实岗位考核制度,加强对每个岗位的监督力度,以及严格对员工专业技术、综合业务能力的审核,通过层层评估和打分的方式进行审核,以激励员工不断进步、自我提高。第四,通过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对员工责任心的提升,使每位在岗人员都能以主人翁的角色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结语
泵站的安全高效科学的运行管理,直接关系到民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级泵站管理部门要不断探索科学合理、先进的泵站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泵站管理及技术人员管理方式,提升泵站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最终实现泵站的长期安全有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胡建华.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及其改善措施[J].中华建设,2017(01):130-131.
[2]洪小毛,王亦农.对城市排涝泵站高效运行管理的初步认识[J].江西水利科技,2017,43(03):219-221.
[3]谢晓峰.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分析及提升方案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9):127-128+162.
[4]马恒升.水利工程中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0):178.
[5]杨齐山.泵站运行管理中电气短路问题的对策研究[J].决策探索(中),2017(09):68-69.
论文作者:贾方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泵站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岗位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