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矿集团蒋庄煤矿
摘要:根据火层岩、断层、褶曲、裂隙、工作面顶板岩性以及其组合的综合作用对顶板控制不同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因复杂地质条件引发冒顶事故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工作面地质工作、做好预测预报、采用合理的控顶技术是杜绝和减少冒顶事故的最根本途径。
关键词:复杂地质构造;冒顶事故;技术分析;技术防治
1 简况
1.1 蒋庄煤矿南十一采区3上1105外面地质构造概况
1.1.1地质构造特征:该工作面回采的煤层为山西组3上煤层,总体呈现单斜构造,其煤岩层产状为:走向NE~SE,倾向:SE~SW,倾角2°~14°,平均8°。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相对复杂,断层较发育,其中F1、F4、F16为巷道揭露的断层,未延伸至工作面内,对生产无影响;DF24、DF27、DF44、DF23、DF25、DF28为面内隐伏物探断层,其中DF27在运输巷揭露;F7、F8、F9、F11、F18、F19、F20为巷道揭露断层,落差较大,对生产影响较大。工作面过复杂地质条件时揭露断层及产状统计,见表1。
1.2 3下1105外面顶板隐患简况
通常情况下,因工作面地质构造引发的冒顶事故均为局部冒顶。冒顶类型有漏冒型和推垮型2种,以漏冒型居多,冒顶的位置位于靠煤壁侧和岩层破碎带附近。断层以及断层与裂隙等组合易造成推垮型冒顶,推垮型冒顶为大块孤立项板旋转推垮,而褶曲和裂隙易造成漏冒型冒顶。蒋庄煤矿3上1105外面因地质构造,揭露下面第二道火层岩时,顶板破碎、煤壁松软同时推进时存在顶板上翻现象,从而导致顶板控制差出现漏冒现象,进而以点带面迅速恶化,导致局部冒落反复,再加上煤壁片帮严重,直接制约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面情况如下附图:
2 地质原因分析
2.1 断层对顶板控制的影响
断层依其走向和所切割岩层走向的关系分为倾向、走向和斜交断层。根据断层的规模、断层面倾角大小及工作面推进方向与断层走向之间的关系的不同,断层附近发生冒顶的危险程度亦不同。断层不仅使煤岩层沿断层面产生不同程度的位移,断层面上的连接力也大为减弱,而且在断层的两侧亦伴生了大量的裂隙,造成岩层破碎。
2.2 火层岩对顶板控制的影响
第一条火成岩侵入带在上材揭露走向长度为12m,随着工作面推进向下面延伸逐渐减灭,上面揭露时预计最大揭露20架,每推进2刀向下面方向延伸1架;第二条火成岩侵入带基本上与3上1105外面倾向平行,揭露平均走向长度为10m,以岩床形式侵入煤层,沿工作面倾向揭露面积较大;根据火成岩岩性分析为中等坚固泥岩、泥灰岩、砂岩组织,需要松动爆破推进;生产过程中采用松动爆破采煤机截割的方式,平推硬过该火成岩侵入带。当火成岩侵入带进入工作面后,沿火成岩侵入带两侧煤层顶板层位推进直至消失。
2.3 组合作用对顶板控制的影响
断层、裂隙与火层岩等组合的综合作用对顶板控制影响较大。3上1105面以断层与裂隙的组合引发冒顶事故的居多,由于组合作用影响,致使工作面顶板控制趋于复杂,稍有不慎,即会酿成冒顶事故。如3上1105外面冒顶就为此例。
该冒顶事故的地质原因主要有四条:一是工作面推进时大面积揭露火层岩,并在下面面溜机头附近揭露F11断层(H=5.5),该断层逐渐向机尾方向延伸。二是直接顶厚0.8~1.7m的砂质泥岩不稳定,其层面光滑易离层、冒落。三是顶板破碎,重新释放后的压力使得火层岩区域煤壁松软,极易片帮,致使顶板端面距变大,无法形成正规支护。四是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顶板上翻明显,致使现场大片区域逮顶炭,易破碎片落。
3 防治技术
3.1 煤层顶底板的研究方法
(1)分析煤层顶底板的岩性组合特征,为预测评价煤层顶板条件提供资料。
(2)分析研究地质构造展布规律及其对顶板条件的影响。
3.2 顶板管理措施
当工作面顶板破碎、煤壁片帮、端面距超过规定,出现顶板漏冒现象时应采取剥帮、下棚维护、造人工假顶的方式进行维护。
3.2.1 装顶维护
(1)当顶板停止冒落且稳定后,处理冒顶、维护顶板首先进行敲帮问顶,处理掉活矸,清理好退路,然后再进行维护。
(2)处理冒顶、维护顶板原则为:必须从上往下、从两头向中间、从顶板好的区域逐渐向顶板差的冒顶区域进行维护。
(3)冒顶处维护:
1、装顶前,片帮区域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方木或半圆木,打好贴帮柱,腰实煤帮。
2、装顶前,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方木或工字钢进行装顶维护。装顶维护前先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方木或半圆料支设好临时抬棚,然后进行装顶维护。
3、装顶处,造人工假顶的木料要横穿竖插均匀,各有支点,假顶的木垛,垛垛连锁,接顶严密,肩窝结实,木料之间要用耙钉或铁丝固定,严禁出现空顶空帮现象。
3.3.2 剥帮维护
(1)工作面剥帮时要在顶板完整处开门,剥帮时必须采用先支后开的方式。剥帮循环进尺为1.5m,顶板压力大且破碎时剥帮循环进尺为0.75m,剥帮应逐架进行,严禁同一地点同时剥两棚。
(2)施工方法:当煤壁及顶板相对较为完整时,采用松动爆破方式进行剥帮。当煤壁松软、裂隙发育、破碎时,采用人工使用风镐或镐锤刨帮的方式进行剥帮。
3.3.3 拉移剥帮、装顶区域支架
(1)拉移剥帮、装顶区域支架必须使用单体液压支柱进行辅助移架。
(2)拉移剥帮、装顶区域支架必须采取“擦顶移架法”拉移支架,即首先将支架拉移手把打到拉移位置,然后操作降架手把进行降架,当支架向前移动时,立刻将降架手把恢复“零”位,继续操作移架手把将支架前移一个步距,然后升起支架,并达到初撑力。
3.3.4 注浆加固及充填施工
(1)注浆范围:根据现场勘查,需对工作面顶板破碎、煤壁片帮区域及下材巷道内受F9倾向断层影响区域,进行注浆加固。
(2)加固注浆钻孔布置:
工作面注浆孔:在工作面煤壁片帮区域底板向上1.0m处施工注浆孔,孔径32mm,孔深6m,上仰角度30~45°,封孔深度1.5~2m,孔间距1.5m。
下材巷道内煤壁侧帮部注浆孔:在距离顶板0.2~0.3m处施工注浆孔,孔径32mm,孔深4.5~5m,上仰角度20~30°,进行钻孔注浆施工,封孔深度1.5~2m左右,孔间距3m。
注浆钻孔形成伞状悬挂式布置,注浆参数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循环注浆完毕后,工作面往前推进不超过3.2m需进行下一循环的注浆,直到工作面顺利通过该区域。
4 结语
综上所述,引发采面冒顶事故的地质构造包括断层、火层岩、裂隙、顶板层位变化以及其组合的综合作用。为有效地防治因地质构造引发采面冒顶事故,首先应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强化对煤层顶底板条件的研究分析,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参考文献:
[1] 沈明荣,岩体力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2] 李增学.煤矿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丁宁,张承然,高桂营,苏庆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顶板论文; 工作面论文; 断层论文; 地质论文; 裂隙论文; 组合论文; 煤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