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总均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非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
一、总均衡与非总均衡
考察非总均衡,要涉及它与总均衡之间的关系。我们已习惯于使用总均衡和非总均衡这一对范畴,但仔细推敲起来,其含义仍有不明晰之处。比如,二者所指的是一组市场现象,还是一组经济现象?就其表现形态而言,当然是指市场的两种基本形势。然而,就问题的实质来看,却是整个经济运行的两种不同态势。我以为,总均衡和非总均衡都是经济运行在市场上的整体表现。
通常说,总均衡和非总均衡是一组市场现象,这种说法是对的,但不全面。因为其内容要比市场现象丰富和充实得多。市场在整体上呈现均衡状态还是非均衡状态,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的高低。这是经济整体运行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总均衡和非总均衡都被作为宏观经济范畴使用,而市场则属于微观经济范畴。当然,我们也不可只视之为一般经济现象。这是因为,总均衡和非总均衡毕竟受制于市场结构、类型和机制,并且是通过市场形势而显示出来的。应提到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和市场运行是脱节的。经济运行不一定通过市场来表现,而市场运行也不一定是经济运行的反映。例如,“物价基本稳定”是当年的口头禅,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运行处于良好状态,甚至它是经济衰微和严重困难的掩饰物。总均衡和非总均衡二者作为经济运行在市场上的整体表现,是由市场经济的性质所决定的。
从非总均衡向总均衡的转化,是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从理论上说,总均衡和非总均衡分析的目的,就在于科学地揭示这条规律。如果我们不是这样来考虑,实行宏观调控则势必失去应有的理论根据,总均衡和非总均衡分析也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探讨非总均衡向总均衡转化的规律,是本文的主题。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怎样理解总均衡与非总均衡之间的关系,这是整个问题的关键,应先予以科学的阐释。
非总均衡是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总均衡是从非总均衡转化而来,这是实现总均衡的惟一途径。总均衡的形成除此以外,是没有其他途径的。就此种意义而言,对于非总均衡切不可草率地进行“价值判断”。既不应说总均衡是好的,非总均衡是不好的;又不可说非总均衡是好的,总均衡是不好的。如果不是这样思考,而是排斥或否定非总均衡的存在,那就既不了解什么是经济运行的方式,也不了解什么是经济运行的结果,更不懂得从非总均衡向总均衡转化的规律。尽管各时期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均不相同,经济运行总是沿着从非总均衡向总均衡转化的轨道前进的。
总均衡是经济运行的结果。总均衡的形成意味着经济快速增长,并且是比较稳定的;非总均衡无节制地扩张则表示,经济运行处于剧烈震荡之中:或者在急剧地增长,或者在大幅度地滑坡。基于此,实现非总均衡到总均衡的转化,这应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而非总均衡的漫延和扩展,显然是违背宏观调控的初衷的。
以上说,非总均衡作为经济运行的方式,不宜进行“价值判断”。但是从经济运行结果的角度看,却不可拘泥于这一见解,对于非总均衡应当实事求是地予以科学的评价。非总均衡应转化为总均衡,否则它就处于失常状态。要充分肯定总均衡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在市场运行或经济运行中,非总均衡是一定要出现的,但决不可让它任意扩展而不加以约束。要知道,非总均衡和经济失调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非总均衡无节制地扩展,必然导致经济运行严重失调,这是由现实经验一再证明了的。所以,必须重视抑制非总均衡的扩展,保证实现总均衡。
通常说,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非总均衡向总均衡转化的规律所揭示的,就是经济运行方式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要促成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深刻理解这条规律的要求,把运行方式和运行结果严格区别开来。在运行方式方面,我们应正视非总均衡的存在,而在运行结果方面,则应争取实现总均衡。
非总均衡具有两种基本形式:非总均衡Ⅰ和非总均衡Ⅱ。两种非总均衡的成因,以及向总均衡转化的途径均不相同,让我们分别阐述之。
二、非总均衡Ⅰ与总商品容量
1.非总均衡Ⅰ及其成因。非总均衡Ⅰ表现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物价总水平趋向上涨。非总均衡Ⅰ的产生,是由大量或连续引入虚拟价值(过量发行的货币)所致。虚拟价值产生于分配,这是指政府的统一分配。统一分配之所以引入虚拟价值,主要是为了加强经济增长的力度,这与实行经济扩张政策有关。在经济调整的初期,由于过热的经济一时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通常也不得不引入虚拟价值。不过前种情形下引入量相当庞大,后一种情形下引入量比较小,下图是由虚拟价值引致的非总均衡Ⅰ的具体写照。
图(1)非总均衡Ⅰ及其成因示意
关于非总均衡Ⅰ的特点,拟结合上图作些具体解释。
(1)此图显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这是非总均衡Ⅰ的一个基本特点。其成因有二:第一,总支出大于总收入;第二,总收入等于总产出。
在讨论市场总均衡形成时曾阐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所以能达到平衡,是因为在总收入等于总产出的条件下,总支出和总收入保持相等。总支出系总需求,总产出乃总供给,所以以总收入为联结纽带的总供给和总需自然是平衡的。然而在这里情况已发生重大变化,总收入仍然等于总产出,但是总支出却超过总收入。在这种情形下,总收入在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起不到平衡调节的作用。所以,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一种客观必然。
在总收入等于总产出这一条件的约束下,为什么总支出会超过总收入呢?按照常理,没有收入也就不会有支出。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在这里,总支出之所以超过总收入,是由于有虚拟价值的介入。总支出将随着虚拟价值的增加而增大,这样就改变了总支出对总收入的依存关系。由虚拟价值而形成的货币购买力,将导致过量需求的产生。所以,虚拟价值介入总支出,是推动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根本经济因素。
(2)此图还显示,物价总水平趋于上涨。 这是非总均衡Ⅰ的又一重要特点。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因素有二:第一,总产出小于总支出;第二,总收入大于总产出。
在讨论市场总均衡形成时还谈到,物价总水平之所以能够稳定,是因为在总产出等于总支出的条件下,总收入和总产出二者相等。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不仅总产出小于总支出,而且总收入大于总产出。在这种情形下,物价总水平不可能走向稳定,它必然是不断上升的。
怎样理解物价总水平上涨及其原因?物价普遍上涨,就其直接原因而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上列第一因素——总产出小于总支出,实乃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因而,它所揭示的正是物价总水平上涨的直接成因。那么,为什么会有过量需求的产生呢?这是因为,在虚拟价值介入后,名义总收入超过了实际总收入,总支出不是决定实际总收入,它是由名义总收入所决定的。
凡是货币收入,皆为名义收入。然而,就其本身经济意义而言,它应该是实际的。现在应对总均衡的论述作补充说明:与总均衡相联系的总收入既是名义总收入,又是实际总收入,二者结合为一体,不存在任何差别。在当时,这是用总收入等于总产出这一方式来表示的。但在这里,名义总收入和实际总收入已明显分开。表现为:总收入大于总产出。这就是上列第二个因素。虚拟价值进入总支出,正是从它渗入总收入,引致名义总收入和实际总收入的分离起步的。
总收入等于总产出,可看成收入总量等于市场价值总量。因而名义总收入和实际总收入是完全一致的。而总收入大于总产出这一方式所表示的,则是收入总量大于市场价值总量。在这里,实际总收入仍等于市场价值总量,超过市场价值总量的部分由虚拟价值构成,它被包含在名义总收入之中。所以,在引入虚拟价值的条件下,名义总收入一定大于实际总收入。
由于虚拟价值的影响,总支出决定于名义总收入,虚拟价值是通过名义总收入进入总支出的。以上分析表明,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更深刻的原因,是名义总收入大于实际总收入,或者说货币总收入超过总商品的内在价值。
2.在非总均衡Ⅰ的形势下总商品容量的决定。大家都已熟悉,总商品容量决定于总均衡这一基本原理。那么在非总均衡Ⅰ,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物价上升的情形下,总商品容量怎样决定呢?通常有两条途径可以选择:一是听凭物价持续上涨,总供给将随物价水平的上涨而增大,从而缩小它和总需求之间的差额。而当听凭物价持续上涨,总供给将随物价水平的上涨而增大,从而缩小它和总需求之间的差额。而当总供给不断增大,达到与总需求平衡之时,总商品的市场容量也就被决定了。二是控制货币收入的过度增长,以缩小总需求,进而缩小它和总供给之间的差额,并据以决定总商品的市场容量。但在我国前条途径既不可走,也是行不通的。惟一正确的选择是后一条途径。
就第一条途径而言,随着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即使各种商品的市场价值量没有增加,总商品容量也会随即扩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总商品容量迅猛扩张之事,是屡见不鲜的。这就和物价涨情甚高紧密相关。只要物价总水平上涨到一定高度,总供给和总需求就会重新恢复平衡。单从形式上看,这一过程显示,市场在整体上极其“兴旺”,但是它却内含许多水分——市场价格总量大大超过市场价值总量。如果挤掉全部水分,即扣除物价上涨的影响,那么总商品容量并没有那么大,实际市场总容量仍然大体是由总商品内在价值所决定的。但是广大消费者却将因此而蒙受物价大幅上涨之苦,经济运行也将遭受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第二条途径与之不同。尽管市场整体上没有那样“兴旺”,但总商品容量的增长比较接近于实际。这就是大体符合于总商品内在的价值。压缩货币总收入的过量部分,将使经济运行出现一些困难和波折,一些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但经济运行在整体上却是比较健康的。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者可较多地获得一些实惠,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若干年间,有关经济主管机构事实上在走第一条路,但它们往往中途又不得不却步,改走第二条路。这一教训异常深刻,是不可不予重视的。
非总均衡应向总均衡转化。但是,对总商品容量的调节,只有坚持第二条途径,才可及时促成这种转化,否则,非总均衡Ⅰ会进一步扩展,经济运行必将出现严重失调。
三、非总均衡Ⅱ与总商品容量
1.非总均衡Ⅱ及其成因。非总均衡Ⅱ的基本形态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物价总水平趋于跌落。如果说非总均衡Ⅰ的产生和虚拟价值相联系,那么非总均衡Ⅱ的产生就是和滞存价值(由积压商品来体现)有关。虚拟价值产生于分配,而滞存价值产生于流通。尽管虚拟价值和滞存价值的产生领域不同,但二者都主要是由于宏观调控失误所导致。
虚拟价值的产生,是由于实行扩张政策,加大经济增长的力度而引起。显然,这是一种政府行为。滞存价值与政府行为无直接牵连,而是由市场疲软这一客观现实所导致。然而,若作深层次分析,滞存价值的产生并非纯粹的市场行为,而是由政府的另一种行为,即紧缩政策所引致。问题在于市场疲软是经济增长率下滑的市场反映,所以,它是紧缩政策的产物。在经济衰微和调整时期,滞存价值伴随市场疲软的扩展而增加。在经济复苏和快速发展时期,滞存价值将大量减少,但不会全部消失。
下图是由滞存价值引致的非总均衡Ⅱ的具体写照。
图(2)非总均衡Ⅰ及其成因示意
关于非总均衡Ⅱ的特点,可结合此图作些分析和说明。
(1)此图表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这是非总均衡Ⅱ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主要成因有二:第一,总支出小于总收入;总收入等于总产出。
以上讨论非总均衡Ⅰ时曾阐明,总需求之所以大于总供给,是因为在总收入等于总产出的条件下,总支出超过了总收入。然而,目前所遇到的情形有所不同。虽然总收入仍等于总产出,但是总支出却小于总收入。显然,总收入在总支出和总产出,也就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难以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这与非均衡Ⅰ是一样的。不过,在这里不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是总供给超过了总需求。
在总收入等于总产出,也就是总收入具有非常可靠的价值来源的情形下,何以总支出不等于总收入,而是小于总收入呢?上文不是说,没有收入就不会有支出吗?现在有了那么多的总收入,为什么不相应地增加总支出?在这里总支出之所以小于总收入,是由于总收入中包含有滞存价值。滞存价值虽然计入GNP,并视为社会的总收入, 但它不能形成现实的货币购买力。如果说总支出将随着虚拟价值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它必将随着滞存价值的增加而减少。因而,不但虚拟价值的产生,改变了总支出对总收入的数量依存关系。而且滞存价值的产生,是促使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基本经济因素。
(2)此图还表明物价总水平趋于下跌, 这也是非总均衡Ⅱ的一个特征。导致物价总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是:第一,总产出大于总支出;第二,总收入小于总产出。
在讨论非总均衡Ⅰ时还谈到,物价总水平之所以上升,是因为总产出小于总支出,同时总收入大于总产出。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总产出大于总支出,而且总收入小于总产出。在此种情形下,物价总水平不是稳定,更不是上涨,而是不断降低的。
像近年来物价总水平的降低并不常见,但是其涨幅下降和上升却是交替进行的。所以,在对非总均衡Ⅱ的考察中,仍有一个怎样认识物价总水平的跌落及其成因问题。依照上图,其直接原因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上列第一因素——总产出大于总支出,就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因而,它所揭示的正是物价总水平下降的直接成因。那么,为什么总供给会出现过剩呢?这是因为,在滞存价值产生后,名义总收入小于实际总收入。应当再提示一下,总支出不是决定于实际总收入,而是由名义总收入所决定的。
由总商品价值所形成的总收入,按照常规全部应为社会所获得。但是,因为滞存价值的产生,总收入中有一部分被迫于市场流失,所以,在这里名义总收入和实际总收入也是分开的。其表现为:总收入小于总产出,这就是上列第二个因素。滞存价值对总支出的影响,就是从它迫使名义总收入减少,从而造成名义总收入和实际总收入的分离起步的。
总收入小于总产出这一方式所表示的是收入总量小于市场价值总量。在这里实际总收入仍等于市场价值总量,名义总收入则小于市场价值总量,其差额就是尚未形成为货币收入的滞存价值。所以,在引入滞存价值以后,名义总收入就必定小于实际总收入。
以上表明,物价总水平下降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名义总收入小于实际总收入,或者说是货币总收入少于总商品的内在价值。
2.非总均衡Ⅱ的形势下总商品容量的决定。在非总均衡Ⅱ,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物价总水平下降的情形下,市场总商品容量的决定也有两条途径可供选择。一是让物价继续下降,以缩小总供给进而缩小它和总需求之间的差额,而当总供给继续缩减,以至与总需求平衡之时,总商品的市场容量也就被决定了。二是控制生产的过度增长,以减少总产出,进而缩小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差额,并据以决定总商品的市场容量。在我国前条路行不通,而应走后一条路。
遵循第一条途径,随着物价总水平的跌落,纵令各种商品的市场价值量没有减少,总商品容量也将相应减少。只要物价总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总需求和总供给就会重新达到平衡。但是,总商品容量萎缩的过程,也就是经济日益萧条乃至滑坡的过程,经济危机就是经济严重滑坡的体现。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但生产者要遭受严重损失,而且整个社会也是不得安宁的。
遵循第二条途径,总商品容量可能相对减少,经济运行也渐渐萧条,但不至于出现严重滑坡。抑制生产的过度增长,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纵令总需求出现某种萎缩,市场环境严重恶化,一些企业因之被迫退出市场,但生产规模仍在继续扩大。这是经济调整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只要调节得当,适度抑制生产增长,减缓其增长率还是可以做到的。例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就可起到约束总量扩张的作用。因而有理由相信,经济运行完全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它将会从萧条走向复苏。
非总均衡Ⅱ也应向总均衡转化。但是,对总商品容量的调节只有坚持第二条途径,才可稳妥地促成这种转化。否则,非总均衡Ⅱ也会继续扩展,并导致经济运行的严重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