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韦艺

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韦艺

韦艺 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中学 536000

【摘要】初中美术是培养学生丰富情感与高尚情操的重要学科,因此,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初中美术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推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学课堂普遍缺乏情感教育,学生的艺术与情感素养也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高度。因此,广大初中美术教学工作者要反思过往课堂中的不足,寻求美术课堂中情感教育的方法,改变当前的窘境,提高教学。

【关键词】初中教学;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020-01

前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笔者认为,这句话充分诠释了情感教育,因此,教师也要本着珍惜与爱护学生的教学原则,积极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收获丰富的情感,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情感教育渗透到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初中美术本就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学科,在此基础上融入情感教育因素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初中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想认知还难以脱离情感,他们的思维水平还停留在感性阶段,还达不到理性的地步。通过美术方面的情感教育,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高尚的审美意识。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则能让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高素质人才。不仅如此,情感教育的煽动性也能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动手能力与技巧,达到高效的美术教学效果。

二、教材的科学运用是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

教材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媒介,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解教科书中的内容,还应该寻找与运用其他资料辅助教学。教师要学会在生活中发掘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把它们运用到美术课堂上,与教材结合。作为延伸与拓展,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美术专业能力。教师要充分认识教材的作用与意义,并且将它们完全掌握,这样才能把它轻松运用到美术教学课堂上来。美术教材蕴含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比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扬构建和谐社会、展示高尚道德品质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专业能力与绘画技巧,还要把教材中体现的情感意义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借机塑造的人品与人格,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境界,让他们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在给学生讲解民间美术的基础知识与内容后,通过展示剪纸、刺绣、印染等艺术作品让学生亲身接触,感受作者在创作时运用的手法与技巧,加深他们对美术知识的印象,还能让他们体会到创作者那种细致的工匠精神,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达到美术教学情感教育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丰富情感与艺术素养

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就是榜样与风向标,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情感与艺术素养,才能给学生做好带头作用。但是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师通常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有个性的学习者,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课堂提不起兴趣,从而阻碍了学生情感学习的培养。所以教师要先培养出丰富的教学情感,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与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有利于情感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如此,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的形成,其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的形成。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不仅会受到学生的喜爱,还能在学生遇到困难与问题时妥当处理,指引他们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无形中也能加强他们的生活技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术的魅力,理解美术的艺术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情感升华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情感与思想动态的重要因素,而情感交流是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上的。师生之间只有进行情感交流,才能达成双方心灵层面的接触,促进情感教育在美术课堂的高效实施。美术是注重技巧的学科,而初中生大多具有好胜的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取得一定进步时,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与肯定,这样不仅能增长学生的学习信心,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学习“折纸动物造型”这一课时,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比较丰富,他们会折出形态各异的动物,教师应该对他们的行为提出表扬,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光顾观察学生的学科能力,还要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交流,比如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你会想折出这个动物啊?你觉得这个动物的特点是什么呢?通过师生对话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个人特点展开教学工作。教师还要学会用心去感受学生地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敏锐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思想动态,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及时开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理解与掌握美术学科知识。总之,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不仅能让美术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激情,还能了解学生的需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结束语:

著名政治家孔明先生曾说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情感教育自古以来就被重视,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发挥出情感教育的作用,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认清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领会情感教育的真谛,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吉鹏. 在情感中升华知识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 考试周刊,2017,(76):161.

[2]王慧. 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z1):823-823.

[3]乐乐. 心怀梦想不忘初衷—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J]. 教育现代化,2017,(48):377-378,385.

论文作者:韦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韦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