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中学生与成人人格因素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乾坤[1](2021)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考察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抑郁症严重程度、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招募129例就诊于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的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患者组,另招募129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一般人口学资料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大五人格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施测。所有数据使用SPSS23.0版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青少年抑郁、焦虑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相关关系,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青少年抑郁、焦虑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影响。结果:(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在大五人格量表中,患者组神经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中,患者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中,患者组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忍耐、逃避、幻想否认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焦虑、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基线期,患者的神经质(β=0.48,P<0.01)、外倾性(β=-0.31,P<0.01)、严谨性(β=0.67,P<0.01)、积极认知(β=-0.19,P=0.04)对HAMA评分影响显着;神经质(β=0.50,P<0.01)、外倾性(β=-0.18,P=0.015)、积极认知(β=-0.13,P=0.041)、家庭支持(β=-0.13,P<0.01)对HAMD-17评分影响显着。(3)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治疗2周末时,患者的外倾性(β=0.27,P<0.01)、目标专注(β=0.21,P=0.048)、情绪控制(β=0.54,P<0.01)、积极认知(β=0.17,P=0.03)、逃避(β=0.16,P=0.02)对HAMA的减分率影响显着;患者的神经质(β=-0.61,P<0.01)、宜人性(β=0.14,P=0.036)、积极认知(β=0.26,P<0.01)、问题解决(β=0.20,P=0.029)对HAMD-17的减分率影响显着。在治疗4周末时,患者的外倾性(β=0.37,P<0.01)、开放性(β=0.13,P=0.023)、目标专注(β=0.19,P=0.036)、情绪控制(β=0.47,P<0.01)、积极认知(β=0.17,P=0.019)对HAMA减分率影响显着;患者的神经质(β=-0.53,P<0.01)、宜人性(β=0.22,P<0.01)、积极认知(β=0.36,P<0.01)、家庭支持(β=0.13,P=0.019)、问题解决(β=0.32,P<0.01)、发泄情绪(β=-0.15,P=0.021)对HAMD-17减分率影响显着。结论:(1)高神经质,低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低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低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高忍耐、逃避、幻想否认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2)神经质、外倾性、严谨性、积极认知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焦虑症状严重程度有预测作用。神经质、外倾性、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有预测作用。(3)外倾性、开放性、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有预测作用,逃避应对方式短期内对焦虑症状改善有预测作用。神经质、宜人性、积极认知、家庭支持、问题解决、发泄情绪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有预测作用。
徐文娟[2](2021)在《核心素养视野下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问卷的编制》文中研究表明健康素养是一个多维度、复杂的概念。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健康信息的方式、对健康信息的理解以及运用健康信息和健康服务对健康问题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核心素养课题组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健康生活素养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指我国学生在自我认知,身心健康、规范人生等学习和生活多方面的能力,分为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三个部分。本研究依托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核心素养组提出的健康生活素养为理论依据,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围绕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3个维度,构建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量表。同时,本研究在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借鉴成熟量表以及搜集整理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回答等多种渠道基础上发展了问卷项目。通过对2358名中学生的调查,两轮预测和正式施测完成对项目的筛选,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建构,确定了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问卷的正式版本,并对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在信度检验中,包含了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及重测信度的检验;在效度检验中,包含了结构效度和校标效度检验;并对正式调查数据进行性别差异检验,包括跨性别的测量等值性;家庭居住地的差异性检验,包括跨城市与农村的测量等值性;年级差异的检验,包括跨初中与高中的测量等值性。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问卷由3个维度10个因子,共37项目构成。在项目分析上,各项目的题总相关为0.401-0.679之间,各项目的t值为3.346-26.099;各项目的共同度为0.503-0.726之间,各项目的因素负荷量为0.517-0.824;在信度分析结果上,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为0.921,重测信度为0.824,分半信度系数为0.821;在效度分析上,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个题项的因子负荷在0.441-0.821之间,SRMR<0.080,RMSEA<0.080,CFI、TLI均在0.900以上;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为:?2=1151.364,df=616,p<0.001,SRMR=0.050,CFI=0.910,TLI=0.900,RMSEA=0.040[0.036 0.043],模型拟合指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标准。本问卷与校标问卷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极其显着性水平。在等值性检验中表明,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量表在不同的性别、不同居住地和不同年级之间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意义。在差异分析中,女生的自我管理得分优于男生;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没有显着差异;对不同年级的分析表明,初一年级高于初三、高一和高二年级。因此,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问卷具有较好信效度,可作为评估中学生健康素养的参考依据,从而促进中学生健康素养评估工具的发展。
吕春宇[3](2021)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先后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等系列重要会议,并出台了系列重要文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推进,特别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方针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然选择,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具有非常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五章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一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等,分别对新时代的理论蕴含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及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所指等进行深入探讨。只有明确了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才能使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找到科学的遵循,也才能使该研究有所明确指向。第二章是对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进行分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要回到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中,以整体建构视野来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主要是以普通国民教育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参照,以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来分别梳理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通过这些梳理分析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同时把握了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这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第三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进行梳理。主要选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和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集中体现为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选取的道德发展认知方法、社会学习方法、隐性教育方法、价值澄清方法、政治社会化方法、潜能激发方法、心理治疗方法等都是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性方法。这些经验的梳理并没有局限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而是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的,这样能够更全面把握有益的经验。通过这种梳理,启发我们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第四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进行架构。本文从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来架构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理论依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吸收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要求。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原则、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原则、生活化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是整体建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是以基于新时代为整体建构的基本点,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整体建构的着眼点,以做好学段层次衔接为整体建构的根本点,以坚持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为整体建构的关键点。第五章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呈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应呈现出具体的、实操性较强的每个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普通国民教育的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基本划分依据,谈及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安排,并按照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领域划分标准,完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建构。同时,从理念保障、队伍保障、承载保障和学术保障等角度探索推进整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保障策略的支持下,最终将方法建构落实到位。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难度很大的工程,本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实施。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投入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中。
陈水[4](2021)在《中学生自我概念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关系 ——希望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和自我同一性的快速发展,他们在心理上追求独立自我,想了解自己是谁,怎样主动努力成长为理想中的人,因此这个阶段的青少年面临个人成长危机问题。当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没有过渡好,个人成长危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容易影响到其心理健康。而影响个人主动成长的因素有很多,自我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以中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为切入点,选取对其可能产生影响的自我概念和希望两个因素对三者的关系进行探讨。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学生自我概念、希望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情况进行调查,以希望作为中介变量考察自我概念与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关系,在理论上为以后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相关研究提供实证参考依据,在实践上对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学校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中国中学生,选取广东省湛江市三所中学的550名中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用Wallance自我概念量表中文版、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中文版和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II(PGIS-II)进行测量,共发放施测纸质问卷600份,问卷回收574份,回收率达到95.67%;剔除作答无效问卷24份,得到有效问卷550份,有效率达到95.82%;研究被试年龄范围为12~19岁。使用SPSS22.0、Amos22.0和Process V2.16.3软件对所得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出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希望、路径思维的性别差异显着,男生的希望水平显着高于女生,男生的路径思维显着高于女生;自我概念、动力思维、个人成长主动性及其四个维度的性别差异不显着。2.自我概念、希望、路径思维、个人成长主动性及其四维度年级差异显着,对改变的准备的年级差异不显着。3.希望在家庭所在地上差异显着,城镇中学生的希望得分显着高于农村中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计划性维度在家庭所在地差异显着,城镇中学生的得分显着高于农村中学生;自我概念、路径思维、动力思维、个人成长主动性及其四维度的家庭所在地差异不显着。4.自我概念、希望及其两个维度、个人成长主动性及其四个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着。5.自我概念、个人成长主动性及计划性、利用资源、主动的行为维度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差异显着,均是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的得分高于普通学生,希望及其两个维度、对改变的准备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差异不显着。6.自我概念与希望及其两维度正相关显着;希望及其两维度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及其四维度正相关显着;自我概念与个人成长主动性及其四维度正相关显着。7.自我概念对希望及其两维度的正向预测作用显着,自我概念对个人成长主动性及其四维度的正向预测作用显着,希望及其两维度对个人成长主动性及其四维度的正向预测作用显着。8.希望及其两维度在自我概念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及其四维度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着。研究的主要结论为:自我概念对希望及其两维度的正向预测作用显着,自我概念对个人成长主动性及其四维度的正向预测作用显着;希望及其两维度对个人成长主动性及其四维度的正向预测作用显着;希望及其两维度在自我概念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及其四维度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着;自我概念可以直接作用于个人成长主动性,也可以通过希望间接作用于个人成长主动性,促进个人成长主动性。因此在教育中,可培养学生的积极自我概念,增进其希望水平,从而促进个人成长主动性,最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任泽鑫[5](2021)在《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立人格的关系 ——自尊和批判性思维的链式中介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职任务,青少年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中流砥柱,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我们心理工作者以及学校、社会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自立人格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培育内容,研究表明,自立人格可以保护个体心理健康,高水平的自立可以对消极心理因素产生适当的抵御,是维持心理功能良好的一道防线。父母教养方式是习惯化的、一如既往的由家长施加给孩子的理念,明显表达的态度,也是对家长的行为进行的全面的囊括和总结(肖诗来,2010)。有文献支持(杨丽君,2018),自立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显着相关,但目前未有探究自尊、批判性思维与自立人格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据此,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群体的自立人格的现状,探索对自立人格产生影响的因素,深度挖掘父母教养方式、自立人格、自尊、批判性思维四者之间的关系,寻求父母教养方式与自立人格背后可能存在的中介机制。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批判性思维倾向测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与《自尊量表》,对南通市部分初、高中学校展开调研,随机向7-12年级的中学生发放问卷共计1000份,把有效数据放入SPSS23.0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中学生具有中等偏上的自立人格水平,且人际自立高于个人自立;(2)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批判性思维与自立人格两两间存在显着相关性;(3)父母教养方式可以预测自立人格;(4)积极教养方式部分通过“自尊→批判性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立人格水平;(5)消极教养方式通过“自尊→批判性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立人格水平。因此,本研究得出结论:(1)父母积极教养方式正向预测自立人格,部分通过自尊和批判性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立人格水平;(2)父母消极教养方式负向预测自立人格,通过自尊和批判性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立人格水平。综上所述,建议学校应当重视起对学生的自立人格的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方案,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和学校计划。同时,呼吁社会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鼓励父母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为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张蓬[6](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胡燕[7](2021)在《简版青少年自闭特质自评问卷的修订与高自闭特质青少年部分神经心理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修订和评价简版青少年自闭特质自评问卷(the Short Self-reported Adolesc-ent Version of Autism Spectrum Quotient,AQ-SSAV)的基础上,描述青少年高自闭特质的流行现状,探讨其与心理行为之间的关联,同时探讨高自闭特质青少年的共情倾向和情绪面孔加工特点。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安徽省阜阳、合肥和芜湖在校初、高中2,644名学生,分别从敏感性、代表性、内部一致性等指标对简版青少年自闭特质自评问卷进行修订,结合因子分析法、信效度检验对问卷加以评价。另外选取安徽省芜湖、六安、阜阳、合肥4个地市共7,521名初、高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特征、自闭特质、抑郁症状、自伤行为、共情能力等信息,描述高自闭特质的检出情况,通过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间高自闭特质的分布特征,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闭特质与上述心理行为的关联。使用自举(Bootstraping)程序和PROCESS软件检验共情能力在自闭特质与抑郁症状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采用病例对照设计选取高自闭特质、一般群体、低自闭特质群体共96名学生,运用多维度共情测验和情绪面孔自由观看任务测定两组被试的共情倾向和情绪面孔加工特点,最终纳入83名被试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条目分析和因子降维,最终确定2个维度共计22个条目的AQ-SSAV,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2.29%,总问卷的重测信度、Cronbach’sα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分别是0.752、0.843和0.859,内容效度中平均S-CVI(S-CVI/Ave)为0.98,与述情障碍总问卷和各维度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中验证了自闭特质在人群中的连续分布特性,并给出了高和低自闭特质青少年群体的划界值分别为≥59分和≤37分。通过横断面调查得出青少年高自闭特质群体的检出率约为14.4%,且检出率在不同年级、居住地、父母文化程度、留守经历、兄弟姐妹个数、自评成绩水平、自评家庭经济情况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家庭形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种不同程度抑郁症状在不同自闭特质水平间的检出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696,P<0.001),自闭特质水平与抑郁症状的检出有正向关联,控制混杂因素之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普通组和高自闭特质与抑郁症状的发生仍呈正向关联(OR值分别为1.879和3.936,P值均<0.001);无自伤、偶发自伤和多发自伤在不同自闭特质水平间的检出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37,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自闭特质与NSSI的发生呈正向关联(OR值分别为1.393,P值<0.001)。横断面调查结果还提示,共情能力在不同自闭特质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范围为21.97~210.37,P值均<0.001),且随着自闭水平的升高,共情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个人痛苦维度和情感共情维度的得分却随着自闭水平的升高而上升。控制混杂因素之后,Bootstraping程序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个人痛苦维度在自闭特质与抑郁关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17.66%;调节作用显示“自闭特质×个人痛苦”和“自闭特质×(共情性关心+个人痛苦)”的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β=-0.0114,t=-3.1749,P=0.0015;β=-0.0093,t=-3.4792,P=0.005),且调节效应显着(R2=0.2176,P<0.001;R2=0.2179,P<0.001)。多维共情测试结果提示高自闭特质组、普通组和低自闭特质组在正性情绪图片和负性情绪图片的认知共情判断、正性和负性外显情感共情体验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三组在对负性情绪图片的认知强度等级中,高自闭特质组得分低于对照组(F=2.722,P=0.009),比较组间总的认知共情强度等级得分,差异依然有统计学意义(F=2.196,P=0.022);在对负性情绪图片内隐情感共情体验进行组间比较时,高自闭特质组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4,P=0.006)。在情绪面孔自由观看任务中,眼部的注视时间在3组被试6种情绪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43,P=0.001)。以情绪喜的眼部注视时间为参照进行协方差分析,怒、悲、惊、恐、厌的眼部注视时间与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注视时间趋势图可见三组被试均在情绪怒的眼部注视时间最长。三组被试鼻子注视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8,P=0.009),低自闭特质组注视时间最长,高自闭特质组最短。三组被试不同情绪间对于嘴部注视时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5.522,P<0.001),从趋势图看出喜的情绪图片中嘴部注视时间最长。三组被试不同情绪类别间非核心区域注视时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3.119,P=0.009),高自闭特质群体在非核心区域的注视时间最长。结论(1)《简版青少年自闭特质自评问卷》的修订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用来进行青少年自闭特质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建议以≥59分作为高自闭特质的划界值。(2)青少年高自闭特质的检出率约为14.4%,高自闭特质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与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随着自闭水平的升高,共情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个人痛苦维度和情感共情维度的得分却随着自闭水平的升高而上升。中介和调节效应显示个人痛苦和情感共情的高得分在自闭特质与抑郁水平之间发挥了保护作用。(3)高自闭特质青少年对他人情绪强度的认知、尤其是对负性情绪强度的认知与普通人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自闭特质青少年在眼睛和嘴部两个核心区域投注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对非核心区域的投注和加工时间、次数要多于对照组。高自闭特质青少年怒、恐、惊、悲等负性情绪面孔的加工时间比正性情绪面孔的加工时间长。
茅铭芝[8](2020)在《家庭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儿童时期的家庭环境和培育水平决定了个人一生的技能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Heckman and Mosso,2014)。正如《科尔曼报告》(1966)所强调,解释学生成绩的绝大部分差异是家庭特征而非学校特征。家庭的培育(Parenting)在解释经济地位的代际流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有利和不利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其人力资本的差距早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出现;而传统的教育政策无法完全弥补弱势家庭中父母投资不足造成的伤害。不同家庭背景成长起来的儿童,面临着所谓的“命运岔路”,也即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机会不平等。由家庭培育不足导致的弱势群体低度开发的人力资本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长期而言,既影响了个人的社会经济成就,也制约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高效地开发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家庭培育模式在儿童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影响机制。在本文的框架中,父母的培育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人力资本,还会以社会互动(同伴效应)的形式影响孩子同龄人的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分别考察了来自家庭早期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家庭陪伴模式差异,以及家庭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差异的影响。研究既实证检验了这三种培育模式是如何影响并塑造儿童的人力资本,理解弱势家庭存在的培育缺陷;还进一步探讨了因家庭培育差异导致的班级中学生能力组成的变异是如何影响学生的人力资本形成与发展。本文的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第一,通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学校抽样调查数据CEPS,发现家庭早期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儿童在中学阶段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通过将样本限制在遵循随机分配规则的学校以克服学校数据中常见的自选择问题,进一步发现了早期投资存在同伴效应,也即班级中参加过学前教育的学生比例的提高会改善全班同学的人力资本。相较于城市中产热衷于“推娃”的教育竞争,社会上依然存在一些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的学生(本研究样本中将近20%)。研究表明,缺乏学前教育的经历不利于儿童的长期发展;但班级中存在的高能力(接受过学前教育)学生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和促进那些缺乏早期投资的儿童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即证实了“近朱者赤”效应。第二,通过分析CEPS和CFPS等微观数据,并采用工具变量法,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导致的陪伴缺失会对学生的教育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本研究并未发现存在显着的陪伴缺失儿童的同伴效应,也即班级中父母陪伴缺失儿童的占比提高不会显着影响其他学生的教育发展。研究表明,相较于那些与父母同住的学生,陪伴缺失儿童的认知测试分和考试成绩表现得更差,其教育期望也显着下降。通过区分陪伴模式,发现母亲的陪伴缺失会对儿童造成显着的负面效应。更进一步,研究尝试解答为何陪伴缺失这一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没有在班级层面产生“近墨者黑”的同伴效应。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陪伴缺失的儿童在班级中被孤立,因而缺乏与同龄人产生互动,这一视角也反映出这类弱势儿童所处的困难境遇。第三,利用CEPS微观数据,结合发展心理学,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研究方法,将家庭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分为四类(权威型、专断型、放任型和消极型),实证考察了养育方式是如何影响人力资本形成。研究发现,养育方式可以通过影响儿童的学习行为和信念偏好来促进其人力资本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关家庭养育方式的同伴效应则体现出“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班级中接受最佳养育方式的学生比例的提升,会显着提高其他学生的认知技能,但是也会对其他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研究从家长互动的视角对这种同伴压力进行了解释。本文实证检验了家庭培育模式是如何以直接效应和同伴效应的方式影响着儿童的人力资本形成,并进一步探讨了潜在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弱势家庭的培育缺陷,在本研究中表现为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父母的陪伴缺失,以及不利于发展的养育方式,都会对儿童的人力资本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当前人力资本投资中主要探讨了家庭投资的直接作用,本文则进一步探讨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同伴效应,发现了由家庭培育模式差异导致的班级中学生能力组成的差异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同伴效应(具体表现为“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以及同伴压力”)。这些培育模式差异在经济不平等加剧的当下可能长期存在,成为较长时期阻碍社会流动的潜在威胁。本研究认为,尽管政府和社会无法让孩子选择父母,但是却可以尝试改善或解决弱势家庭在发展子女人力资本方面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缺陷等问题。从长远的角度,帮扶弱势群体有利于提高全民的人力资本,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儿童所处成长的不同阶段,本文认为政策的着力点可以归纳为两类。首先,针对成长于弱势家庭而面临着养育缺陷的学龄前儿童,政府应该重视其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缩小养育差距背后的机会不平等。早期投资既可以是直接对弱势儿童进行干预,也可以是对处于弱势境遇的家庭及其家庭环境进行投资,例如指导父母如何科学养育孩子。其次,针对已经处于学龄期(指义务教育阶段)的那些经历过早期抚养劣势或正处于不利养育环境的儿童,公共教育政策可以着力在如何分配学生在班级中的组成,发挥同伴效应中积极的一面,以促进不同背景的学生共同积累人力资本。
马赫[9](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胡钰沁[10](2020)在《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在高校学生管理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在执行管理制度及规定时常常遇到来自学生的阻碍和抵制,表现为大学生个体行为上的不合作现象。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生不合作行为的提出、成因及类型进行理论上的思考与分析后,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的在校本科生为例展开实证调查,针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大学生个体行为的微观层面出发,从学生角度探究其不合作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首先,本研究在调查南昌大学本科生对学生管理规定满意度的基础上自编问卷,发现大学生不合作行为以合理化解释为主,情感笼络、拖延或打折扣为辅,即为自己的个人行为寻找看似合理正当的解释、有目的的与管理者维持良好关系以请求宽恕与包容、执行管理要求时表现拖沓或部分遵从等;并且不同学生个体间不合作行为存在差异。其次,本研究以南昌大学在校本科生代表为主体的访谈调研中得知,大学生自身认知不到位,存在贪图方便、从众、侥幸等心理,以及外部环境中同伴群体、管理者期望、管理工作与氛围、学校客观资源、现实效果反馈等因素的激励与强化,促使大学生个体不合作行为的产生。最后,通过深入剖析大学生不合作行为的个人功利性与工具合理性,针对其行为产生的原因,倡导高校培养大学生规则意识以纠正其错误的行为观念并引导其正确认知;树立科学的学生管理观念、改进管理决策过程、重视决策实施细节、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等方面优化学生管理过程,从而引发高校对管理大学生个体不合作行为的思考与启示。
二、关于中学生与成人人格因素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中学生与成人人格因素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 |
附件二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
附件三 大五人格简式量表 |
附件四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 |
附件五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 |
附件六 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核心素养视野下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问卷的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2 健康素养工具的国内外研究 |
1.3 中国传统文化与健康生活理念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设计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问卷编制程序 |
4 《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问卷》的预测 |
4.1 问卷的初步施测 |
4.2 题目修改后的二测 |
5 《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问卷》的正式施测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工具 |
5.3 研究结果 |
5.4 等值性检验 |
6 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现状的初步分析 |
6.1 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描述性分析 |
6.2 性别差异分析 |
6.3 城乡差异分析 |
6.4 年级差异分析 |
7 讨论 |
7.1 关于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问卷的编制 |
7.2 关于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问卷的信效度 |
7.3 关于影响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人口学因素 |
8 结论 |
9 研究不足与教育启示 |
9.1 研究不足 |
9.2 教育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的理论阐释 |
(一) 新时代的科学界定 |
(二) 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界定 |
(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
(三)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质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指向 |
(一)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科学含义 |
(二)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指向 |
第二章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
一、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考察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把握 |
(三) 整体建构视野中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解读 |
(四) 整体建构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二、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总体问题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学段问题 |
三、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总体归因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学段归因 |
第三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 |
一、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 |
(二) 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 |
(三) 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 |
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道德认知发展方法 |
(二) 社会学习方法 |
(三) 隐性教育方法 |
(四) 价值澄清方法 |
(五) 政治社会化方法 |
(六) 潜能激发方法 |
(七) 心理治疗方法 |
三、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借鉴 |
(一)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
(二)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 |
(三) 方法的建构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有机结合 |
(四) 方法的建构要特别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 |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理论依据 |
(一)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 |
(二) 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
(三) 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 |
(四)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 |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二)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 |
(三)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 |
(四) 生活化与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
(五) 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 |
(一) 基于新时代的基础:整体建构的基本点 |
(二)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整体建构的着眼点 |
(三) 做好学段层次衔接:整体建构的根本点 |
(四)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整体建构的关键点 |
第五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构建的具体呈现 |
一、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小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小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二、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初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初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三、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高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高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四、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大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大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五、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 |
(一) 理念保障:树立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化的理念 |
(二) 承载保障:统筹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 |
(三) 队伍保障: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沟通交流 |
(四) 学术保障:深化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学生自我概念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关系 ——希望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个人成长主动性 |
1.1.1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界定 |
1.1.2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理论 |
1.1.3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测量 |
1.1.4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相关研究 |
1.2 自我概念 |
1.2.1 自我概念的界定 |
1.2.2 自我概念的理论 |
1.2.3 自我概念的测量 |
1.2.4 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
1.3 希望 |
1.3.1 希望的界定 |
1.3.2 希望的理论 |
1.3.3 希望的测量 |
1.3.4 希望的相关研究 |
1.4 自我概念与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关系 |
1.5 希望与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关系 |
1.6 自我概念与希望的关系 |
2 问题提出 |
2.1 研究背景 |
2.2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意义 |
3.3.1 理论意义 |
3.3.2 实践意义 |
3.3.3 创新之处 |
4 研究方法与程序 |
4.1 研究方法 |
4.2 被试 |
4.3 变量 |
4.3.1 预测变量一自我概念 |
4.3.2 中介变量一希望 |
4.3.3 结果变量一个人成长主动性 |
4.4 研究工具 |
4.4.1 Wallance自我概念量表中文版 |
4.4.2 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中文版 |
4.4.3 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II(PGI-II) |
4.5 研究程序 |
4.6 数据处理 |
4.7 研究伦理原则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5.1.1 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
5.1.2 测量量表的效度检验 |
5.2 正态性检验 |
5.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4 中学生自我概念、希望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基本特征 |
5.4.1 中学生自我概念、希望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性别特征 |
5.4.2 中学生自我概念、希望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年级特征 |
5.4.3 中学生自我概念、希望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家庭所在地特征 |
5.4.4 中学生自我概念、希望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是否独生子女特征 |
5.4.5 中学生自我概念、希望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是否学生干部特征 |
5.5 自我概念、希望、个人成长主动性之间的关系 |
5.6 自我概念、希望、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5.6.1 共线性检验 |
5.6.2 希望在自我概念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6 综合讨论 |
6.1 中学生自我概念、希望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基本特征 |
6.1.1 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基本特征 |
6.1.2 中学生希望的基本特征 |
6.1.3 中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基本特征 |
6.2 中学生自我概念、希望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关系 |
6.2.1 中学生自我概念和希望的关系 |
6.2.2 中学生自我概念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关系 |
6.2.3 中学生希望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关系 |
6.3 希望在自我概念和个人成长主动性之间的中介作用 |
7 结论 |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立人格的关系 ——自尊和批判性思维的链式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自立人格对心理健康的保护机制 |
1.1.3 自立人格背后的影响机制研究 |
1.2 自立人格 |
1.2.1 自立人格的概念 |
1.2.2 自立人格的发展特点 |
1.2.3 自立人格的结构 |
1.2.4 自立人格的测量 |
1.2.5 自立人格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
1.3 父母教养方式 |
1.3.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1.3.2 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模型 |
1.3.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1.3.4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
1.3.5 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影响 |
1.3.6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立人格的关系 |
1.4 批判性思维 |
1.4.1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
1.4.2 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定义 |
1.4.3 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现状 |
1.4.4 批判性思维与父母教养方式、自立人格的关系 |
1.5 自尊 |
1.5.1 自尊的概念 |
1.5.2 自尊的测量 |
1.5.3 自尊的影响因素 |
1.5.4 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自立人格的关系 |
1.6 现有研究的梳理 |
1.6.1 自立人格 |
1.6.2 父母教养方式 |
1.6.3 批判性思维 |
1.6.4 自尊 |
1.7 研究意义 |
1.7.1 理论意义 |
1.7.2 实践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假设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3.1 自尊量表 |
2.3.2 批判性思维量表 |
2.3.3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 |
2.3.4 简易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 |
2.4 研究程序 |
2.5 研究思路图 |
2.6 数据录入与分析 |
2.7 共同方法偏差 |
3 结果研究 |
3.1 中学生自立人格特点 |
3.1.1 中学生自立人格的性别差异比较 |
3.1.2 中学生自立人格的年级差异比较 |
3.1.3 中学生自立人格的家庭所在地差异比较 |
3.1.4 中学生自立人格的家庭经济情况差异比较 |
3.1.5 是否担任过班干部的中学生自立人格的差异比较 |
3.2 中学生的父母教养特点 |
3.2.1 父母教养方式在中学生上的性别差异比较 |
3.2.2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比较 |
3.2.3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家庭经济情况差异比较 |
3.2.4 是否担任过班主任的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 |
3.2.5 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 |
3.2.6 父亲职业不同的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 |
3.2.7 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 |
3.3 中学生自尊特点 |
3.3.1 中学生自尊的家庭情况差异比较 |
3.3.2 父亲职业不同的中学生自尊的差异比较 |
3.3.3 母亲职业不同的中学生自尊的差异比较 |
3.4 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特点 |
3.4.1 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年级差异比较 |
3.4.2 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差异比较 |
3.4.3 是否担任过班干部的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差异比较 |
3.5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批判性思维与自立人格的关系分析 |
3.6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批判性思维与自立人格的中介关系 |
3.6.1 自尊在积极教养方式与自立人格间的中介作用 |
3.6.2 批判性思维在积极教养方式与自立人格间的中介作用 |
3.6.3 自尊在积极教养方式与批判性思维间的中介作用 |
3.6.4 自尊在消极教养方式与自立人格间的中介作用 |
3.6.5 批判性思维在消极教养方式与自立人格间的中介作用 |
3.6.6 自尊在消极教养方式与批判性思维间的中介作用 |
3.7 链式中介作用检验 |
4 讨论 |
4.1 中学生自立人格的特点 |
4.1.1 中学生自立人格水平中等偏上 |
4.1.2 中学生的自立人格与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着 |
4.2 父母教养方式对自立人格影响 |
4.2.1 不同人口学变量的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显着 |
4.2.2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自立人格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
4.2.3 父母教养方式与批判性思维、自尊的关系 |
4.3 中学生的自尊对自立人格的影响 |
4.3.1 中学生的自尊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着 |
4.3.2 自尊对中学生自立人格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
4.3.3 自尊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 |
4.4 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自立人格的影响 |
4.4.1 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自立人格的影响 |
4.4.2 批判性思维对中学生自立人格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
4.5 自尊的中介作用 |
4.6 批判性思维的中介作用 |
4.7 自尊和批判性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不足与展望 |
5.4 提高中学生自立人格水平的建议 |
5.4.1 学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自立人格培养措施 |
5.4.2 社会应该提高对父母教育的重视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硕期间的科研情况 |
(6)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
三、从“文学”到“文章” |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
一、符合选文标准 |
二、具有教学价值 |
三、文化斗争需要 |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
后记 |
(7)简版青少年自闭特质自评问卷的修订与高自闭特质青少年部分神经心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研究一 简版青少年自闭特质自评问卷的修订及其应用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青少年自闭特质流行状况及其与不良心理行为的关联研究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青少年高自闭特质群体的共情范式和情绪面孔加工特点的病例对照研究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综述 一般人群自闭特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研究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研究三的认知测量工具 |
附录四 研究三的眼动实验材料 |
附录五 研究三的MET范式材料(部分) |
附录六 个人简介 |
附录七 致谢 |
(8)家庭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与变量介绍 |
1.3.1 培育与家庭人力资本投资 |
1.3.2 技能形成技术与人力资本形成技术 |
1.3.3 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 |
1.3.4 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s) |
1.3.5 溢出效应与同群效应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本形成的新特征 |
2.1.2 认知技能与智商测试 |
2.1.3 非认知技能及其测量 |
2.1.4 人力资本形成的技术 |
2.1.5 人力资本的影响分析 |
2.2 人力资本形成的经验分析 |
2.2.1 生命周期的早期影响 |
2.2.2 家庭投资与儿童发展 |
2.2.3 家庭养育方式与儿童发展 |
2.3 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同伴效应 |
2.3.1 同伴效应的模型设定 |
2.3.2 同伴效应的识别策略 |
2.3.3 同伴效应的经验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基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投资模型 |
3.1 多阶段人力资本生产函数 |
3.1.1 多维人力资本 |
3.1.2 人力资本形成技术 |
3.2 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
3.3 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拓展 |
3.3.1 家庭早期投资差异 |
3.3.2 家庭陪伴模式差异 |
3.3.3 家庭养育方式选择 |
3.3.4 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同伴效应 |
3.4 家庭培育模式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 |
3.5 小结 |
4 家庭早期投资差异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 |
4.1 数据和变量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因变量 |
4.1.3 自变量 |
4.2 模型设定与识别策略 |
4.3 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的经验分析 |
4.3.1 基线估计结果 |
4.3.2 稳健性检验 |
4.3.3 异质性分析 |
4.4 溢出效应的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家庭陪伴模式差异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 |
5.1 父母陪伴缺失现状的制度背景 |
5.2 数据、变量与识别策略 |
5.2.1 数据与变量 |
5.2.2 识别策略 |
5.3 家庭陪伴模式对儿童教育发展的经验分析 |
5.3.1 OLS估计结果 |
5.3.2 IV估计结果 |
5.3.3 稳健性检验 |
5.3.4 潜在机制分析 |
5.4 家庭陪伴模式差异的中长期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家庭养育方式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 |
6.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1.1 数据来源 |
6.1.2 变量选择 |
6.2 养育方式的识别与分类 |
6.3 养育方式的直接效应分析 |
6.3.1 基线估计结果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家庭养育方式的潜在机制分析 |
6.4 养育方式的溢出效应分析 |
6.4.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定 |
6.4.2 识别策略:线性均值模型 |
6.4.3 基线估计结果 |
6.4.4 稳健性检验 |
6.4.5 潜在机制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小结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流行文化 |
1.4.2 明星偶像 |
1.4.3 偶像崇拜 |
1.4.4 青少年 |
1.4.5 失范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1.5.3 评述 |
1.6 研究理论依据 |
1.6.1 功能论 |
1.6.2 结构分析 |
1.6.3 亚文化理论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1.7.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
2.3 小结 |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
4.1.2 粉丝消费 |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
4.2 自我的丧失 |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
4.3 狭隘性 |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
4.4 非道德化 |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
4.5 娱乐极端化 |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
5.1.1 文化与认同 |
5.1.2 个体与组织 |
5.1.3 制度与科技 |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
6.1 政府层面 |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
6.2 多元社会层面 |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
6.3 个人层面 |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
6.3.2 偶像的角色 |
6.3.3 传媒者的角色 |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
第7章 结语 |
7.1 回视偶像崇拜 |
7.2 本研究的结论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关于学校微观政治的研究 |
1.3.2 关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不合作行为的研究 |
1.3.4 小结与思考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的研究设计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学生管理 |
2.1.2 不合作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不合作行为的提出 |
2.2.2 不合作行为的成因理论 |
2.2.3 不合作行为的分类依据 |
2.3 研究工具及调查 |
2.3.1 前期调查问卷结构说明 |
2.3.2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设计 |
2.3.3 访谈调查设计 |
2.4 调查实施及情况说明 |
2.4.1 问卷调查 |
2.4.2 访谈调查 |
第3章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的现状分析 |
3.1 学生不合作行为的整体现状分析 |
3.2 不同背景变量下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差异分析 |
3.2.1 不同性别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差异分析 |
3.2.2 不同年级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差异分析 |
3.2.3 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差异分析 |
3.2.4 其他背景变量下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差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原因分析 |
4.1 学生不合作行为的解释分析 |
4.1.1 学生不合作行为态度 |
4.1.2 学生不合作行为的主观规范 |
4.1.3 学生不合作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 |
4.1.4 学生不合作行为的现实反馈 |
4.2 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可能原因 |
4.2.1 大学生心理与认知 |
4.2.2 周围重要他人影响 |
4.2.3 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
4.2.4 学校客观资源不足 |
4.2.5 现实的反馈与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反思与启示 |
5.1 大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反思 |
5.1.1 大学生不合作行为具有个人层面的合理性 |
5.1.2 大学生不合作行为具有组织层面的不合理性 |
5.2 大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启示 |
5.2.1 个体层面引导学生正确认知 |
5.2.2 组织层面优化学生管理过程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研究的前期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C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研究访谈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关于中学生与成人人格因素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分析[D]. 黄乾坤.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核心素养视野下中学生健康生活素养问卷的编制[D]. 徐文娟.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3]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D]. 吕春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学生自我概念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关系 ——希望的中介作用[D]. 陈水.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5]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立人格的关系 ——自尊和批判性思维的链式中介效应[D]. 任泽鑫. 喀什大学, 2021(07)
- [6]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简版青少年自闭特质自评问卷的修订与高自闭特质青少年部分神经心理特征研究[D]. 胡燕.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家庭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D]. 茅铭芝. 浙江大学, 2020(04)
- [9]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10]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研究[D]. 胡钰沁.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