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公路路基是公路的基础,公路路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最终公路的质量。但是随着工程的不断发展,各种地质环境下都要修建公路,保障地基质量的难度也在逐渐的加大。因为设计和施工存在不足导致的路基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也时有发生。所以,研究和处理路基的常见病害,保障路基的质量对于公路质量的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从路基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路基的常见病害以及病害的处理办法三个方面详细的阐述一下。
关键词:常见病害 路基 影响因素
1、公路路基的概述
所谓的路基是按照一定要求堆积的岩土结构物。路基的建造要符合公路的线性走向以及断面尺寸。路基的作用就是为公路的修建提供一个地基基础。当自然地面过高或者过低,不利于修建公路的时候就需要通过修改地基的厚度来实现路基表面的平坦,所以说,路基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公路的质量。公路的路基是呈线性延展的,具有路线长,和自然地面接触面积广的特点。公路的路基施工技术难度并不大,但是施工量巨大,耗资数额也非常的巨大。需要使用大量的土方来保障路面的平坦。路基在设计施工的时候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比如不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需要照顾农田的一些基础设施。其次,要保障一定的质量,公路的路面是修建在路基上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路面的碾压力量都会作用在地基上,所以路基要求有比较好的质量。路基在保障强度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在一定的时间内都要保持好足够的强度。
2、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1、自然因素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公路是交通运输的通道,他需要穿越大量的陆地,在图中需要经历很多的自然环境,所以自然因素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需要充分的考虑。
(1)地理条件
公路穿越距离较远,涉及到的地形地貌等问题也是多样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需要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丘陵山区的地基是比较坚固的,但是修建的难度却是非常的大,在平原地区,存在一些软土地基,而且有的地方的排水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就必须要加高填土的厚度。在排水方面也要加一些排水的基础设施。
(2)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一个更加复杂的情况,岩石的种类、岩石的成因以及节理等问题都会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不同的影响。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不同裂隙程度的岩石都路基稳定性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带有断层和不带断层的岩石稳定性也不同,在勘察设计施工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最后,夹层岩石以及遇水不稳定的夹层岩石更要特别的注意。
(3)气候条件
气候也是影响路基稳定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冰冻的情况、风力等自然条件参数。这些参数的不同会直接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不同。在季节性变化比较强烈的时候,路基稳定性也会发生变化,在设计路基的时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4)水文条件
水文条件最主要的影响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表水的流动、常水位的高低、河流的流动等问题都需要充分的考虑。层间水、裂隙水等因素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2.2、人为因素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公路路基是人工修建的,人为的因素对于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是更加重要的方面。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路基施工过程中的填土和压实
填土和压实是路基修筑的最基本工序,在这个过程中人为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体现在路基填筑的时候选择的土质,填料质量选择的不合适势必会造成路基的稳定性不佳。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路基的压实,路基在修筑的过程中,对于压实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如果压实不达标,路基的稳定性也会存在问题。
(2)路基的排水
排水是保障路基稳定性的一项重要工作。路基长时间被水浸泡就会带来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排水分为两个部分的工作,分别是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要做好充分的设计施工。
(3)路基防护
路基的修筑是人为的改变了地表地貌,打破了自然的稳定状态,所以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侵蚀。路基防护指的是通过一些人为的措施降低或者放置自然因素对路基的侵蚀作用。路基的防护有坡面的防护、冲刷防护以及支挡防护等几个方面。
3、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
3.1、路基的沉陷
路基的沉陷是路基病害的重要方面,引起路基沉陷的原因有三种:
(1)因为自然地面不足,通过修筑路堤的办法提高路基,但是路堤松软,没有压实或者压实不足,造成使用过程中的路基沉陷。
(2)有些地区的地基软弱,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了路基的沉降明显,而且出现这种情况的同时还伴有两侧地基升起的现象。
(3)路基的内部存在过度饱水区,而且路基的填料使用的是透水性不同的材料,简单的叠加之后形成了路基,这样的路基在经过冬季的冻土结冰等情况之后就会引起路基的沉陷。
3.2、路基边坡的坍塌
路基的边坡是另外一个病害多发的地方。有路堤坍塌和路堑坍塌两种类型。路堤坍塌指的是路基的边坡失去了固有的形状,常见的现象就是路基的表面下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施工的时候没有到位,斜层法堆土的时候土质含水量过高,或者土质的种类不单一,更严重的情况就是在土里边掺杂不同大小的碎石。路堑的塌陷是因为边坡的石头或者土块脱落沿着边批的走向下滑,这种现象一般是因为施工不到位,并且有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时候才会发生,比如发生地震,岩层的走向和路堑的方向重叠。
4、常见病害的处理办法
4.1、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护与治理
(1)加强对路基的巡检,及时的清楚路基上的碎石,对于危险的石块要及时的清除。在雨季到来之前,要重点对病害多发的路段进行检查,根据岩层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嵌补和支顶的办法。
(2)对于出现的小型路基坍塌,要及时的清理碎石,如果现场的材料可用,可以就地把碎石筑成平台或者落石槽等建筑物。
(3)对于软土地基的不稳定情况,要通过建造防护墙等方法对较高的边坡进行加固。软土地基的边坡容易被雨水冲刷,这种情况下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边坡被雨水侵蚀。除了必要的防护措施,采取一定的排水措施也是常用的办法。
4.2、路基翻浆的治理办法
路基为冻胀性土的路段容易发生翻浆的现象。解决翻浆问题有以下三种方法:
(1)铺设隔离层
翻浆是因为路基的土层含水较多造成额,所以把路基材料分为透水层和不透水两层。透水性隔离层采用碎石等透水性能良好的材料组成,厚度控制在10-20cm之间,不透水隔离层可以采用沥青等材料,用来隔断毛细水和横向渗水。
(2)提升路基,做好排水
路基的翻浆可以通过做好排水的措施来实现。路基翻浆是因为路基含水太多了。为了减少路基的含水,增加路基的厚度,使地下水接触不到路基的上部,就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翻浆。另外就是避免路基被水浸泡,做好路基的排水工作,至少保持路基上部的土体干燥,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石灰土和砂垫层结合的处理办法。
(3)换土
对于路基发生过翻浆或者翻浆多发的地段,简单的处理已经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将路基内部的稀泥和泥土挖出,换成40-60cm厚度的碎石或者砂性土,重新填筑路基和路面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5、总结
以上就是对于路基病害的研究,包括了路基病害的形成原因,常见的病害类型以及一些可行的病害预防处理办法。但是公路的里程在增加,对于公路路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路基病害的处理办法还需要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许磊.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7,
[2]李万鹏 李娟.高速公路水泥注浆治理翻浆病害实践[J].建筑知识,2017,
论文作者:许松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4
标签:路基论文; 病害论文; 公路论文; 稳定性论文; 地基论文; 因素论文; 措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