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论文_丁雪阳

四川省甘洛县人民医院 四川甘洛 616850

【摘 要】目的:观察手术室应用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6例急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两次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组,63例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患者定为观察组,63例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的患者定为对比组,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评分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等情况亦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急诊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此外亦有利于患者血压、心率等生理应激平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诊手术;优质护理;影响

手术室为抢救治疗患者的特殊区域,对于急诊手术患者而言,其通常发病突然,患者病情变化迅速且较为危重【1】。因此,与医院其他区域相比较手术室的要求也相对更为严格,且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不仅要求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娴熟的技术,同时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2】。为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本文将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于本院的126例急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了手术室优质护理,充分根据以人为本及关爱生命的核心内容,对患者给予了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完整且连续的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为(45.8±5.8)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类型及年龄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及评估,包括禁食、备皮及抗生素皮试等术前准备,对患者各项术前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包括患者是否有过敏史等,对患者全身皮肤进行评估。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包括检查手推车及接送患者等,核对患者性别、姓名等一般资料,并询问患者有无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术前准备等,此外,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病服的更换,并提醒保管贵重物品【3】。

观察组患者予以患者手术室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首先对患者病历进行查阅并做术前评估,急诊手术通知送达至手术室护士之后应及时看望患者,同时应对患者进行相关介绍,积极进行自我介绍并讲解相关手术内容,耐心倾听患者感受并予以患者关心、体贴及鼓励【4】。在讲解手术相关注意事项时,应尽量使用易懂的语言,让患者理解麻醉安全性和手术必要性,有效消除患者疑虑及紧张等不良心理因素,积极配合手术。(2)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生理情况,患者的发育情况及心理状况,患者焦虑程度及对手术的恐惧程度等,并了解患者对手术的知晓度,评估患者手术配合度,了解患者是否有既往手术经历。对本次手术进行评估,包括手术的级别,手术的大小及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等方面。(3)术中予以综合性护理。在急诊手术通知下达之后,手术室护士应进行相关准备,包括手术室温湿度的调节。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对手术使用的液体进行适当的加热,包括术中输液及冲洗液体等,以避免患者受凉导致病情及手术受到影响。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对患者一般资料再次进行核对,同时对导尿管及胃管等进行检查。对患者化验检查结果及输血准备等进行核对,并观察患者有无佩戴假牙义齿,了解患者手术野皮肤准备及麻醉前用药等情况。手术室护士在患者进行手术的整个过程中均应保持温和的态度,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尽量保持目光关怀及语言和蔼,同时根据患者情况予以适当的肢体接触,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抚摸以保持情绪稳定。患者如有肢体过于暴露,则应对其进行适当的遮盖。在进行患者病情的讨论时,护理人员应注意采取适当的方式及方法,以避免对患者精神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手术过程中应避免器械碰撞以降低患者感官刺激,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应及时对患者进行说明,使患者了解可能出现的不适等情况以取得患者配合【5】。在对患者进行体位的摆放时,护理人员应尽量动作轻柔同时注意隐私的保护。在患者受压的部位,应适当摆放体位垫以避免患者关节受损等。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暖以防止患者出现术中低温等情况。此外,手术室洗手护士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应及时主动的与本次手术医生进行相关的沟通交流,备好手术需使用的物品及仪器设备等。同时术前应进行询问,即询问是否本次手术具有特殊要求,在手术开始之后应对手术区域进行密切的观察以进行及时并准确的传递。手术室巡回护士则应在手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在出现危急情况,或者发生突发性事件时,应及时配合手术医生采用相关解决措施。(4)予以患者良好的术后护理,并做好术后回访工作。术后,在护送患者回至病床时应与管床护士进行详细的交接,在护送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暖并确保患者输液通畅,出现突发事件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对患者进行搬运时,应禁止托、拉及过度震动等情况,以避免患者手术切口受到影响。增强术后回访工作,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在患者意识清醒后,应及时了解患者手术伤口疼痛程度等。如患者手术伤口出现严重疼痛,则护理人员应与手术及麻醉医生进行及时的联系,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及卫生宣教,并告知相关的术后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尽早进行早期活动,适当进行功能锻炼。此外,应建立随访档案,对患者的意见及建议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了解需求,并通过反馈,解决相关护理问题,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在麻醉前及术前120min,对患者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进行评估,分值越低则焦虑程度越低,心理状况越好。观察患者生理应激情况,包括血压及心率等,在进行麻醉之前和术前120min进行测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经t检验,数据对比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120min的血压、心率与对比组相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前的血压(收缩压)、心率与对比组相较均明显更佳,组间生理应激状况相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本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了术前心理干预、术前评估、术中护理及术后回访等手术室优质护理,经与对比组护理效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急诊手术患者在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后,其麻醉前焦虑状态得到明显缓解,观察组患者特质-状态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说明予以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室优质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前的担心、紧张等焦虑状态。与报道相符。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比组患者在术前120min的生理应激无显著差异,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的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说明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心理应激保持平稳。提示,在优质护理后,患者焦虑等心理问题得到减轻,进而促进患者应激状态有效减轻,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得到显著提高,促进患者生理应激平稳,顺利度过手术期。

综上所述,急诊手术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及生理问题,在治疗急诊手术患者时,不仅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同时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以最大限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及生理应激。通过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及质量,同时改善了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曾国卫,郭静娜.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190-192.

[2]钟雅,郑碧汝,颜小华.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和满意度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26(14):2183-2184.

[3]杨雪艳,王敏.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9):1143-1144.

[4]汪玲珍,罗海燕.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5,28(18):188-189.

[5]朱世梅.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284-285.

论文作者:丁雪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论文_丁雪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