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绿地1,罗蟾卿2
(1.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 红河州 661100;2.红河州疾控中心,云南 红河州661100)
摘要:《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是通过测定组织、体液的成分,揭示疾病变化和药物治疗对机体生物化学过程和组织、体液成分的影响,以提供疾病诊断、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有用的信息。一般课程内容都比较复杂乏味,而且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太好,以至于学生们往往不喜欢学习这一门课程,更不会很好掌握其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此,《生物化学检验》课堂迫切需要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其内容和操作技能,能适应以后的岗位工作。
关键词:生物化学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0引言
有效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为最大程度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有效教学是教师充分发挥课堂
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和条件。要更好地使学生在学校教学中,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相关理论和专业操作技能,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使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取最大的学习效益,以培养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适应各级医疗卫生部门临床生化检验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检验人才。以下就如何提高 《生物化学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了一些研究。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我们应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内涵,不论是什么科目的教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全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又要能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与教学技能,更要有进行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对教育科学研究方面更要有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以便能为人师表,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教授好学生。
2调整学生学习状态
考察课堂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即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一堂课上,如果大部分的学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所以要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如学生出现了懒散、厌学等要及时查找原因,和学生沟通,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其学习状态。利用多种手段方法,随时关注并及时调整学生学习状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改变教学模式
3.1理实一体化教学
征对《生物化学检验》课程内容复杂、难理解的特点,应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结合实践来理解复杂的反应原理。改变传统的单独理论教学、实训教学模式。如可以学生为主体,上课时先给出实训项目及其要求,然后每次实训让学生分小组自己讨论分析设计实训,写出实训方案与步骤,老师提问指导讲授相关理论,再实训操作,在实训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实训完后相互对比评价实训结果,即同一次实训,让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法检验同一份标本(肌酐的测定,有苦味酸速率法、肌氨酸氧化酶法、手工分光光度计测定法、半自动生化仪器法),然后相互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评价和学习各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比评价分析,使学生掌握不同的检测方法和相关原理理论知识。
3.2增加病例教学
病例教学法以其趣味性、启发性和实用性,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是在教学中注意收集选择一些有代表性,且相对容易分析的病例作为教学素材,精心设计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集中汇报,老师点评的程序实施病例教学。在积累病例教学经验的同时,加强与医院检验科的联系,收集典型检验报告单,从需要掌握的《生物化学检验》理论知识点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相关章节教学时灵活应用。
4改革考核方式
考试是一种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知识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将考核的方式变得多元化,其主要包括课堂考核、课后考核以及平时的表现等。可以要求学生在当堂课上回答问题考核、完成实训报告考核,老师再总结或对学生的实训报告做评价,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效规避了学生在课后相互抄袭的情况,老师也能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并解决。课后考核是学生课后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试卷或独立按标准操作生化检验技能。平时表现则是指老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进行考核。通过使用多种考核方式,学生会更注重平时的学习,其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都得到提升。
5结语
研究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有效教学。而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也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通过思索改革《生物化学检验》课堂教学,总体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学习效果也有了改善,能更好掌握相关生化检验技能。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应继续根据实际,不断努力提高《生物化学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出能更适应临床生化检验岗位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学波,廖国玲,杨华等.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践操作技能评价体系探讨[J].检验医学教育,2011(9)14-17.
[2]周江,李子博,罗洁,等.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改革新模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6):558-559.
[3]李淑慧,陈莎,张阳,等.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105-107.
[4]曹旭,刘丽娟.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3):112-112.
[5]陈天智,陈军.愉快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12):76-77.
作者简介:
鲍绿地,医学检验技师,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师,助教。
罗蟾卿,疾病控制专业,红河州疾控中心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邮寄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一号桥南500米合生世界村H区2号楼1408号 白秀丽收 电话:18410119989
论文作者:鲍绿地1,罗蟾卿2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生物化学论文; 学生论文; 实训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有效性论文; 课堂论文; 病例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