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中医针灸
周围性面瘫是由于面部的神经出现非特异性炎症导致周围性面部瘫痪的一种症状,患病后患侧出现嘴斜眼歪、闭眼露白、鼓腮漏气、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等症状,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一般是单侧面部发病。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主要方式就是用药治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停止治疗后患者复发的概率较高,预后效果不理想。近些年,我国开始基于中医的角度研究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针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医院近几年收治的处于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
对照组30例:男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16例和14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3岁,最小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为(41.39±5.67)岁,患病时间(3.21±1.46)天。实验组30例:男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17例和13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1岁,最小年龄为40岁,平均年龄为(40.12±5.22)岁,患病时间(3.11±1.33)天。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同意本次实验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对针灸治疗存在禁忌;合并出现心肝肾等器官器质性病变;存在精神障碍,无法主动配合实验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实验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主要是进行抗病毒、抗水肿、代谢、营养治疗等,并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如进行吹口哨、皱眉、闭眼等练习。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将风池、合谷、太冲、翳风、颊车、地仓等穴位作为主穴,然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选择配穴,患者如果有鼻中沟歪斜的症状需要加此水沟穴位,如果患者面颊呆板严重,要加刺四白、巨谬穴位,如果患者下嘴唇沟歪斜可加刺承浆穴位[1]。每次针灸半小时,每天针灸一次,连续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对比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痊愈:患者口眼歪斜等临床症状消失,鼻唇沟对称;显效:患者面部张力正常,面部功能有轻微的减弱,用力可完全闭合眼睛;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闭眼露白仍然明显,病情继续发展。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面部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恢复情况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选取了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s)来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进行组间差异检验,当P<0.05,则代表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统计学分析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有66.8%,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评分分别如下(7.32±1.63)分、(5.16±1.96)分,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详情见下表2。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在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的一种疾病,致病原因较多,多是由于受风寒、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的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周围性面瘫急性发作时,病症在3天左右会达到高峰期,发病初期会有耳后出现乳突区,或者耳内出现疼痛,随后大部分的患者会出现一侧面部瘫痪的情况,口角歪斜、额纹变浅、流涎
、说话漏风等。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也可进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明显发现患者的血管病变。基于中医的角度来说,周围性面瘫就是因为风热或者风寒而导致的面部经脉受侵,导致经筋功能失调,当面部经筋长期处于气血亏损的情况时,就会因失养而出现一些症状。
利用中医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就是通过对相关穴位进行刺激达到祛风通络、疏调经筋的效果。临床研究表明,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消除局部的血肿情况,对面部神经进行有效的修复,促进神经的再生。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急性期采用针灸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明显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痊愈[2]。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6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个实验小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中医针灸进行治疗,主要是对风池、合谷、太冲、颊车、地仓对穴位进行针灸。风池穴位于头额的后面,与耳垂平行的地方,属于足少阳胆经,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因此被中医称之为风池穴,对此穴进行针灸对于中风、伤寒、头痛、引筋无力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合谷穴就是虎口部位,位与手背的第1、2掌骨之间,与神经浅支相连,且手背遍布静脉网,进行针灸刺激对于中风口紧、口眼歪斜、多汗、面肿等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太冲穴位于足背,针刺对于中风、眩晕、黄疸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4]。颊车穴属于胃经,在面颊部位进行针灸直刺可对面部神经麻痹、牙痛等起到较好的效果。地仓穴位于面的下部与口腔邻近,进行针灸直刺可对散风止痛、舒经活络有较好的效果[5]。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超, 刘霞. 探讨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J]. 双足与保健, 2017, 26(18):123.
[2]安康, 位冰, 任超.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可行性探讨[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v.10(7):35-36.
[3]安康, 位冰, 任超.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可行性探讨[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v.10(07):35-36.
[4]高长镝. 探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5).
[5]王蓉, 冯秀永, 林佳. 中药结合针灸对周围性面瘫分期治疗的临床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9, 38(02):73-74.
论文作者:苏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面瘫论文; 实验组论文; 面部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医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