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环境保护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朱琳,王泽宏

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环境保护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朱琳,王泽宏

【摘要】本文对重金属污染水体净化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发现较为常见的几种处理方法是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使用优势,也存在使用限制。三种方法中最为经济且应用广泛的方法是生物法。所以实际选择中,工作人员应依据自身的实际基础条件与需要进行针对性选择,让环境保护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水体;环境保护;处理技术

工业生产的污水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尤其是重金属,这种污水不经过处理就进行排放的话,不仅会让环境受到永久性的破坏与污染,通过生物链的延伸,很可能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因此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治理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重视。

一、重金属水体污染概念

我们在生存和生产过程中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如果没有这两种资源人类是无法保证存活在地球上的,但是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双重高速发展,这两种资源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无论是由于生活与生产污水的过度排放而导致的水污染问题,还是对于土壤的肆意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重金属污染都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自然状态下,水土中都含有重金属成分,但是由于含量不高,并不会产生严重的危害,但是人类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则不然,因此对于重金属的污染问题的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水体中含有的Cd、Mn、Cr、Ni、Pb、Hg、Ge、Zn等金属离子如果只是微量的,并没有超出正常的数值,是不算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但是一旦超出了一个规定的范围,这些水体就是重金属污染水体了,同时会随着水体的流动增加污染的范围,人们在追逐利益的同时,并没有将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一旦达到某个数值,不仅仅无法通过自净的能力将着这些金属离子进行稀释,还会将污染范围扩大。因此必须采用人为处理的方式进行解决,让这些重金属物质得到更为针对性的解决,以排放量为参考标准,为重金属排放企业排序:矿产资源企业、金属熔炼业、化工业、造纸业、制革业等等,以上这些行业所排放的污水中带有大量的Hg、Pb等金属元素,被重金属污染的水体是有毒的,不易降解。这些重金属元素沉积在生物体内,量大的情况下会当即发生中毒现象,不大的话也会给动植物的机能正常运转造成困扰。

二、重金属污染水体处理方法

(一)化学法

化学沉淀法的基本作用原理是利用重金属与一些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进行的混合物生成处理方式。金属离子与一些溶液可以反应生成沉淀,这样游离在水体中的金属离子自然就与水体分离开来了。化学沉淀方法需要一个特定的条件,也就是说对金属离子的种类会有相应要求,有些重金属离子不会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沉淀,也就无法让金属离子有效从污水中被提取出来。一般情况下,钡盐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铁氧体法等都是沉淀法中较为重要的几个。

(二)物理法

1.吸附法

的效果也较为突出,此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多孔性固态物质作为吸附载体,直接投入到水体中以后,可以将蕴含在水体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在物理法中常见的吸附载体是活性炭,这种物质的吸附力很强,可以获得较好的吸附效果。但这种方法同样有缺点,活性炭的成本较为昂贵,加上吸附过程完成以后,重金属离子与活性炭无法获得较好的分离。因此活性炭在重金属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

解决水体污染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很多研究学者都在致力于寻找到一种经济与效果良好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如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多工业废料、矿物质材料、农业废料等都成为了较为适宜的吸附剂,壳聚糖、木质素等天然吸附剂也有广泛应用:利用悬浮交联和复合制备得到壳聚糖树脂吸附剂和壳聚糖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对Pb2+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沸石也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吸附载体组成,加上沸石的接触面积较大,结构复杂,可以在应用过程中获得较良好的应用效果。

2.离子交换法

以泥炭、木质素、纤维素等为原材料制成各种离子交换树脂和螯合树脂可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其中螯合树脂不仅保有一般离子交换树脂所具有的优点,又具备有机试剂所特有的高选择性的特色。离子交换纤维是一种新型纤维状吸附与分离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传质距离短、吸附和解吸速度快等优点。采用引入了磺酸基基团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吸附Cd2+、Pb2+,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06.6mg/L与105.5mg/L。另外,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方法还有电解法、反渗透法、膜分离法等,但上述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本高、能耗大、操作困难、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

(三)生物法

化学法与物理法在实际的应用操作中会受到成本与资源上的限制,因此专家近期开发出的一种生物处理方法备受人们的瞩目与亲睐,这种生物法可以在低成本的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同时基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微生物絮凝技术基本运作原理是利用细菌生物、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絮状物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处理,这种高分子物质可以让水中的胶体悬浮物得到凝聚并沉淀下来,进而让金属物质从水体中分离出来。举例说明,某污水中铜离子的浓度是0.47mg/L,经过生物絮凝法沉淀净化后,铜离子浓度下降到了0.07mg/L,对锌离子的处理率甚至高达98.6%。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不仅在重金属沉淀处理方面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可以为水体中的植物提供肥料养分,生物絮凝法提取金属元素使用操作简便,同时应用的这些微生物获取上也异常经济与简单,因为这些微生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进行大批量培育,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四)植物法

植物修复是利用绿色植物来转移、容纳或转化污染物使其对环境无害,主要通过植物吸收、植物挥发、植物吸附和根际过滤等方式来积聚或清除水体中的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自诞生以来,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应用和发展。目前发现的重金属超积累植物有700多种,凤眼莲、水芹菜、香蒲、芦苇、香根草等都对重金属具有良好的吸收积累效应。利用水生植物净化重金属污水,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人工湿地技术和生物塘工程。凡口铅锌矿用“宽叶香蒲人工湿地稳定塘”系统治理尾矿废水,铅、镉、铜的浓度都有显著下降,净化效果明显。

三、结语

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已经越来越突出,所以资源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环境污染组成中的水污染,在技术与处理方法上不仅要考虑到使用的环境,同时还应得到专业人士的重视,对技术进行及时革新,让此种污染治理的经济性与环保性可以兼顾。关于重金属的污染防治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相关工业企业必须提高自觉性,不可为了追求超高利益就不顾其产业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小失大,造成对自然环境不可挽回的损失,科研人员应加大研究力度,转变研究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治理手段,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刘毅鹏. 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环境保护处理技术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7):170-170.

[2]谷昆燚. 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环境保护处理技术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11):200-200.

[3]张小龙, 张诚, 龙昀光. 重金属污染水体的高效环保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J]. 环境保护科学, 2010,36(5):29-32.

论文作者:朱琳,王泽宏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环境保护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朱琳,王泽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