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M的矢量图形编辑系统的数据管理研究

基于COM的矢量图形编辑系统的数据管理研究

李志欣[1]2004年在《基于COM的矢量图形编辑系统的数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的矢量图形编辑系统提供一个独立于其他具体应用系统的图形编辑环境,采用COM技术构建。按照组件化设计的思想,将系统各个大的功能模块作为一个独立的组件单独开发,各个组件之间通过COM接口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系统采用可扩展矢量图形(SVG)技术存储图形数据,并依据SVG的特点建立数据描述模型和设计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图形数据库。SVG是由W3C组织开发的一种开放标准的文本式矢量图形描述语言,存储量小且易于在网上发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形数据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建立合理的图形数据描述模型,可以减少应用程序的工作量,提高绘制效率。本系统采用对象模型管理图形数据,图形对象是图形数据的基本单位,而图元是一种特殊的图形对象,它保存一个可重用的图形块,对应实际的物理设备。图元的描述模型由几何形状、应用属性和交互事件组成。系统的存储结构设计为一个图形对象链表,这个链表包括一幅图形的所有图形对象,同时可用于撤消重做功能的实现。图形数据库设计为叁层结构,利用支持XML的数据库的存储策略,建立模式映射方法,将文档类型定义中的元素映射为对象,然后映射为数据库表,从而实现图形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和查询。结合COM技术和SVG技术,使系统具有可重用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突出特点。而且所有图形数据都由数据库统一管理,使用户可以方便灵活地生成图形,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系统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较大的扩展。

邹正华[2]2007年在《基于COM技术的GIS组件的研究和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以来,随着组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在软件产业中,组件软件(Component Software,按组件模型组合而得到的软件)已经成为现代软件的首选开发模式。软件组件(Software Component,构成组件软件的每个组件)的高度可重用性,极大地解决了软件系统重复开发的问题,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作为软件大家族中的成员,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开发模式也逐渐发展为COMGIS和WEBGIS。将组件技术应用于GIS系统的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组件技术和组件对象模型(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为基础,研究和设计GIS矢量图形组件,实现GIS系统的矢量图形功能,如地图的输入输出、地图的显示、鼠标交互绘图等。在自主研发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开发技术,开发出具有独立自主版权的软件产品。在确定了矢量图形组件系统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的基础上,本文利用Microsoft的Visual C++开发环境,编程实现了ActiveX控件。本文将GIS矢量图形组件应用在实际的小型GIS系统中,使系统具备最基本的GIS功能,为后续的扩展和升级作好铺垫。

毕恒[3]2004年在《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简称组件GIS)是适应软件组件化潮流的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微软组件对象模型对于软件工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变革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方式。将其应用于GIS软件开发可以克服传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在了解GIS的基本理论及微软的组件对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采用UML建模的方法对于GIS系统特别是数据库部分进行了建模。很好的解决了数据库建模过程中所遇到的两个关键问题,空间矢量数据的关系化及对象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并建立了完整的系统模型及空间类结构图。将当前流行的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CBD)应用于GIS的开发,在需求分析、领域分析及系统集成等方面依据组件式开发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基于组件的GIS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最后综合应用前面这些理论结果,详细论述了自主研发的GIS系统,包括矢量绘图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并介绍了地图显示组件的开发方法和过程。

戚文云[4]2007年在《基于GIS的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直接影响煤矿的安全,尤其是矿井水灾对煤矿生产影响极大。我国有些煤矿已有100多年的开采历史,矿井水文地质信息量非常大且复杂,对这些资料进行高效的管理和分析,对指导矿井生产和矿井灾害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矿井水文地质管理数据量大,既有空间位置数据,又有实体的属性描述数据,传统的CAD制图+属性数据库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工作的需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矿井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是必然的趋势。论文阐述了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思路和实现方法,针对矿井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以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SuperMap GIS 5和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构架的技术体系为基础,开发了一套方便、实用的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整个矿井水文地质数据采集,水文地质图绘制,以及信息的浏览、查询统计、空间分析、综合管理等功能。系统界面设计采用最常用的菜单和工具条的形式来驱动任务,把异构的平台和智能化的功能内核,集成于用户化的界面中,模糊了GIS的一些专业知识和概念,更方便用户的使用。基于GIS的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了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的可视化,为生产单位和管理部门辅助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显示出其在辅助决策、科学管理等方面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为实现数字矿山奠定了基础。

杨建宇[5]2005年在《基于组件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IT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模式正从“系统与功能”向“服务与应用”的趋势演变。Esri公司指出,分布式的地理信息服务是未来GIS发展的两大方向之一。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也给于特别关注。同时,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农业、林业、海洋、环境、交通、城市建设、通讯、新闻媒体、教育以及军事等几十个领域。因此,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新兴的前沿研究方向。 本文在两个实际应用系统的推动下,对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的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从提高系统效率的角度考虑,本文首先重点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压缩和渐进传输进行了研究和实验:进而基于微软.NET框架,利用Web Services和COM/DCOM/COM+技术,遵循OpenGIS相关规范设计与实现一个基于组件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相关组件;最后本文通过两个实际应用系统验证了上述理论和技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对现有的分布式组件对象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本文对现有分布式对象技术COM/DCOM/COM+、CORBA、RMI/EJB/J2EE和Web Services组件技术进行总结与分析,指出其优缺点,提出本研究采用相关组件技术的原因与理由。 (2)对空间数据的高效组织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无论是对传统桌面GIS还是对基于Internet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来讲,空间数据的有效组织与管理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具体的应用实例,在深入分析现阶段空间数据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把空间数据分为基础空间数据和行业应用空间数据,设计了各自多级索引数据组织方案,针对具体的军事标绘数据设计了具体的数据库表。 (3)为了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对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和渐进传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验。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和渐进传输国内研究的很少,国外相关文献也不多。本文首先对矢量空间数据的压缩与化简进行了综述,然后重点研究了两种重要的矢量数据压缩算法:改进的Douglas-Peucker算法和基于小波的压缩算法。并对其改进的DP算法和基于小波的压缩算法效率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提出了基于BLG树和改进的DP算法的矢量数据渐进传输算法,设计了相关的体系结构和矢量数据渐进传输文件格式,对所提出的渐进传输方法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渐进传输方法能较大的提高系统的效率。

赖德军[6]2008年在《基于KML格式开滦煤矿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3S(GIS、RS、GPS)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与发展,对于矿区的土地利用信息的管理,由于矿区土地分布零散、属性复杂、管理复杂等特点,采用传统的管理系统办法显然已跟不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利用GIS技术把矿区土地利用信息的空间数据信息与属性数据信息相结合,并利用空间数据库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利用GIS二次开发功能,开发出基于KML格式的开滦煤矿土地利用信息系统,使土地利用信息以各种直观图形、图表等方式显示出来。并且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为科学分析矿区的土地利用信息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数字地球平台及具有代表性的Google Earth、空间数据交换标准KML、新型的网络地学信息访问模式(G/S)及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包括:组件式GIS技术、ArcGIS体系结构及其二次开发方式、Visual Studion.NET开发平台、以及空间数据库相关技术。总体设计思路是基于ArcGIS Engine提供的空间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等组件,利用可视化开发平台.NET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地图浏览、矢量图层的查询及统计计算、专题图的输出以及缓冲区分析、迭置分析等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于系统中的部分简单的GIS功能,如地图放大、缩小、移动等,直接调用ArcGIS Engine提供的工具按钮实现,对于空间分析、统计量算功能,则通过调用ArcGIS Engine组件库中的相关接口中的方法,结合VB.NET编程实现。同时本系统集成了Global Mapper和Google Earth,利用Global Mapper把空间数据转换成KML格式,通过GoogleEarth进行科学可视化展示。本系统的研制,充分利用了面向对象开发语言和组件式GIS开发技术来搭建,有效地提高了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效率,且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较为完善的功能。本文为开滦煤矿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研究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将为矿区土地利用信息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郑超美, 邹正华, 陈斐[7]2008年在《一种基于COM技术GIS矢量图形组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探讨了组件式GIS(COMGIS)的矢量图形系统的架构,介绍了一种基于COM技术的GIS矢量图形编辑组件的实现方法,并对系统中类的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杜长东[8]2003年在《电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管线是电厂重要的基础设施,担负着能源输送、信息传递等工作,也是电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电厂来说,地上和地下有厂房、重要设备、电力、通信、水网、气网、输油管、储油罐、公路、各种沟道等设施,在某种意义上其复杂程度甚至超过一般城市的市政设施。传统管理手段是管理大量的工程档案和图纸,如此庞杂的信息,使得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而且在管理和使用上也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如此庞杂的设施除了拥有各自的属性数据以外,且都具有与地理坐标有关的空间数据,在设施维护、工厂改造和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不但关心设施本身,而且也关心各种设施自身空间位置及相互的位置关系,这正是本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电厂管网管理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根据建设和应用的需要而研制的。系统的开发充分利用现今蓬勃发展的GIS技术,实现各类专业管线、阀门、沟道等的信息输入、管理、查询、分析及各类专题图的绘制、输出等功能,满足了地下各类管线的规划、勘探、维护、施工和管理的需要。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并且用MapInfo Professional6.5为GIS开发平台,VB6.0为程序开发语言开发传统的局域网系统。该系统完成了一个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具有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所有功能,符合用户的要求,是一个可运用于实际生产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随着分布式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GIS向着信息共享和信息交互的网络GIS发展。WebGIS是GIS与网络的有机结合,它使GIS的应用领域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大众化的信息工具。所以在论文的第二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Internet平台的系统框架和应用开发技术。探讨了WebGIS开发技术路线及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无缝集成方法。利用AutoDesk公司的WebGIS软件MapGuide6.0和ASP及VBScript开发了一个WebGIS应用系统,在客户端完善了GIS的功能,并着重分析了WebGIS在客户端如何实现数据更新,完成一个比较成功的WebGIS系统。

袁华[9]2004年在《基于COM的税务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地理信息技术随之得到了迅猛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增加,从传统的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到电力、电信等设施管理和智能交通等新兴领域,用户范围也从单一的政府部门扩展到各种企事业单位。GIS作为一种对现实世界理解的技术手段,通过模型化的方法把现实世界转变为可视的信息世界,实现了对空间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就是利用计算机将各种空间信息转化为矢量或栅格化的数字地图,并将地理信息的空间形态与其特征属性相对应。因此地理信息系统(GIS)实际上是一种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的数据融合平台,它以空间坐标定位目标对象任何与目标对象相关的信息以属性数据的形式存在,这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以空间数据为纽带结合在一起,提高数据的信息表现能力。组件是一种智能型的独立于平台、语言、协议、可移植、可重复使用的二进制标准。组件遵守一定的接口规范,具有互操作性。组件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提高软件开发效率,提高软件产品的可重用性、适用性和维护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适应软件组件化的潮流,GIS的体系结构也趋于组件化。传统的GIS系统结构分两类一是以空间数据为中心的系统结构,这种体系结构的缺点是整体结构松散,集成性差,只做到数据复用,没有功能复用。二是以执行为中心的系统结构,计算和执行的功能都集中于中心,实现起来相当复杂,而且应用程序与空间数据之间的通信都要经过中心,容易形成瓶颈。而组件技术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为用户提供透明的属性接口和方法,做到组件的即插即用和无缝集成,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模块之间的内聚度,开发系统的效率大大提高、难度下降、系统更具开放性和集成性。组件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做成控件,在GIS控件与其他控件之间可以利用其他软件开发工具以搭积木的形式集成起来,从而形成最终的GIS应用。利用组件式技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需要的控件,这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用户的经济负担。组件式GIS(Components GIS,缩写为ComGIS)基于标准的组件式平台,各个组件之间不仅可以进行自由、灵活的重组,而且具有可视化的界面和使用方便的标准接口。组件式平台主要有Microsoft的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DCOM(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和OMG的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目前Microsoft的COM/DCOM占市场领导地位。基于COM/DCOM,Microsoft推出了ActiveX技术,ActiveX控件是当今可视化程序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组件。新一代的组件式GIS也大都是ActiveX控件或者其前身OLE控件。组件式GIS代表着当今GIS发展的潮流。本文的讨论以基于COM/ActiveX规范的组件式GIS为例。ComGIS的代表作应首推MapX和MapObjects。MapObjects由全球最大的GIS厂商——美国环境研究所(ESRI)推出。MapObjects是一个提供大量基础制图功能的ActiveX控件,它支持多种地图文件格式如Arc/Info的Coverage,ESRI的Shape文件SDE图层以及大量栅格图形格式,通过ODBC规范访问外部数据库,不仅小巧灵活而且易于集成于支持OCX的开发平台(如Visual Basic、C++Builder和Delphi等),这也正是组件式GIS不受编程语言限制的特点。它还包括一个地图控件和40多个具有属性、事件、方法的OLE对象。我们采用Mapobjects不仅因为它提供的功能比较完善,而且还因为他与ESRI公司的其他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ArcView GIS、ArcFM、SDE和Internet Map Server等产品组成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业标准。从电子地图的绘制到完成整个系统都在标准的规范下进行。传统的税务管理软件含有大量枯燥乏味的电子表格和数据报表,缺乏直观性和决策可视化。而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数据可视化和地理信息与主流业务应用的集成,满足了税务管理的多维性需求。组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首选方案。组件式的地理信息系统不依赖于某一开发语言,仅利用第叁方提供的地理信息控件实现GIS的某些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在delphi集成开发环境下,运用ESRI公司推出的MapObjects控件开发组件式的税务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以及如何用组件技术优化税务管理的某些功能。从而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整个系统采用在Delphi开发环境中引入GIS控件Mapobjects的开发模式,利用Mapobjects实现GIS软件的基本功能:新建地图文件以.map为扩展名,新建添加删除图层可为(点线面),图层可为Shape格式和SDE图层。使用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为了达到更好地兼容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执行效率,在数据库应用程序中使用ADO组件来建立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由原型系统的运行效果来看,达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满足税务管理的实际需求。

王运森[10]2013年在《开采过程多源信息融合与集成分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开采过程中各种信息源进行研究,在总结了地质几何模型中的面模型、体模型、数据结构模型和工程巷道模型及力学分析数值模拟模型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扩展B-REP的统一空间数据共通模型;在研究了信息融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开采过程中地质测量、数值模拟、采动监测等数据源的多尺度性、多语义性的特点,建立了开采过程中多源信息的标准体系与协议;研究了微震监测等多源信息的特征,建立了采动信息处理的流程,并且利用了小波分析算法对微震监测的信号进行滤波,总结了图像类的增加技术;对于微震监测的应力场与数值模拟的应力场进行了二维图像融合,为解释应力的集中与岩体稳固性分析与预测提供了第叁种途径。主要的内容如下:(1)从多源信息融合的概念出发,对适合于我国地下矿山特点的信息融合技术及集成分析平台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集成分析系统的建设目标、研究内容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对开展我国地下矿山信息融合与集成协同分析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了已经建立的几何模型、工程模型、数值模型,提出集成共通模型的感念,并且初步阐述了共通模型数据集成的机制与原理,该模型以XML为数据的组织结构,可以灵活的兼容各种信息,并且易于搜索与查询显示。(2)针对开采过程中可以得到的多源信息,研究了微震信号的产生机理、声发射的传播及定位原理,分析了微震监测得到的信息格式;总结了钻孔摄像、声波探测、应力应变监测等常见的监测多源信息。针对量纲不一致,无法进行多源数据的直接融合处理的问题,进行量纲的统一与标准化处理,提出了开采过程中信息标准化的概念与体系,并且制定了基于XMPP的标准化协议与接口定义。针对波形数据的预处理,研究并运用了小波去噪的算法;针对钻孔摄像等图像类型的预处理,阐述了统一图像格式的变换与图像增强技术;针对应力、位移类的数据,分析了监测数据的误差,根据时空效应修正的理论,设计了数据预处理的流程。(3)概述了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与信息融合模型,说明了信息融合的体系结构与层级结构,总结了可以用于开采过程中的信息融合算法,进行了微震监测数据与数据模拟分析数据的融合,说明了融合的步骤与使用的算法,并给出了融合的结果,提出了解释测量数据结果与推理数据结果的综合的第叁种解释方法;针对钻孔摄像数据与声波监测数据的融合,提出了变动增益系数的统计插值法,该方法根据波速大小通过线性变化得到增益系数,有效地完成了两者数据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钻孔摄像图像较原始图像清晰,易于裂隙的识别。(4)对集成分析系统进行了系统架构设计,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模型,并且从功能架构、系统逻辑架构、系统技术架构、系统数据架构及系统部署架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研究了系统的关键功能,并且对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基于Hoops叁维可视化技术方法,进行了关键功能模块开发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完成了系统地整体实现,结合红透山项目与焦家项目进行了实际应用,集中展示了项目中的数据、数值模拟与图像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基于COM的矢量图形编辑系统的数据管理研究[D]. 李志欣.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2]. 基于COM技术的GIS组件的研究和开发[D]. 邹正华. 南昌大学. 2007

[3].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D]. 毕恒.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

[4]. 基于GIS的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 戚文云. 河北工程大学. 2007

[5]. 基于组件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研究[D]. 杨建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5

[6]. 基于KML格式开滦煤矿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研究[D]. 赖德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08

[7]. 一种基于COM技术GIS矢量图形组件的研究[J]. 郑超美, 邹正华, 陈斐. 微计算机信息. 2008

[8]. 电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D]. 杜长东. 重庆大学. 2003

[9]. 基于COM的税务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 袁华. 吉林大学. 2004

[10]. 开采过程多源信息融合与集成分析技术研究[D]. 王运森. 东北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基于COM的矢量图形编辑系统的数据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