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钟步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胡瑶 杨文仙 吕绍昆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探讨6分钟步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09-2017.08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3例,按照病房号奇偶数的差异,将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27例患者分为实验组,采用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即6分钟步行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即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于实验组患者,即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辅助6分钟步行治疗法的运用,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升其生活质量,故可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得以广泛运用。

【关键词】6分钟步行法;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6分钟步行法(6 minutes walk test,6MWT)作为次极量运动试验,最初在慢性肺疾患运动耐量测量中运用,而在逐步发展的背景下,已在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指标测定中取得良好前景。按照《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相关内容,6分钟步行法和日常活动量相似,以简单、安全和无创、价廉等优势,于现代医学慢性心力衰竭治疗领域受到高度认可[1]。鉴于此,随机选择2015.09-2017.08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探讨6分钟步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随机选择2015.09-2017.08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3例,按照病房号奇偶数的差异,将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区间均在23-81岁,平均年龄为(52±29)岁;心功能Ⅰ级6例、Ⅱ级8例、Ⅲ级12例。实验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区间均在25-79岁,平均年龄为(52±27)岁;心功能Ⅰ级5例、Ⅱ级9例、Ⅲ级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心功能分级等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药物治疗: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强心甙等药物予以适当选择,同时还应辅助抗生素药物治疗,预防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出现[2]。

6分钟步行法:于试验前,保持患者静坐10min,依据相关禁忌症的判断,对患者脉搏、血压等指标予以测量;依据Borg分级,对患者运动前全身疲劳度、呼吸困难等指征予以评价;将计时器时间设定为6min,要求患者站于起步线处,待计时器启动后立即行走。同时,若要保证患者体能,则应采用往返行走的方式,禁忌行走说话、起跳和折返犹豫等现象,且医护人员不应辅助患者行走;必要情况下,可要求患者减缓行走速度;试验结束时,应提前15s告知患者,待停止命令发出后,应保持原地站稳,而医护人员应立即对患者终止时间、原因及时间予以记录,再次实施Borg分级评价,判断患者“无法走远”的诱因,以此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3]。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即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作为生理病理状态,主要因心脏血液泵出无法满足组织代谢需求而产生的病症,包含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等类型。1979年,Lee等学者运动康复治疗方案的提出,可在保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其运动耐力[4]。目前,多元化有氧运动方式的衍生,如6分钟步行法,以规律性运动的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症予以治疗,借助运动康复疗法、心血管疾病间的密切关联,降低慢性心衰致死率、发病率。同时,在针对6分钟步行法试验中,应对以下事项予以关注:医护人员应具备心脏复苏术技能,确保抢救人员到位;长期吸氧患者应以常规吸氧速率为参照,做好行走环节的给氧工作[5]。

综上,药物治疗辅助6分钟步行治疗法的运用,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升其生活质量,故可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得以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周小琴,龚泽辉,彭妤婕.6分钟步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3):197-200.

[2]张囡,丁士华,张雅芝,等.6分钟步行试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4,34(2):135-135.

[3]夏斌,黄小红,徐江祥,等.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实验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5,2(11):52-53.

[4]周艳,杨宇,邓景贵,等.康复运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13,22(1):74-78.

[5]熊丽丽,张颖,苏增锋,等.心踝血管指数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效果中的评价与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6):1444-1446.

论文作者:胡瑶 杨文仙 吕绍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6分钟步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胡瑶 杨文仙 吕绍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