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国家大力支持植树造林项目,林业种苗技术不断发展创新,林业种苗存活率得到大幅提升。从林业种苗发展现状来看,多层次共同发展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逐步完善,其中,以国家级和省级的示范基地为龙头,在其他各类种苗生产主体的基础上,种苗示范基地以及繁育中心、良种基地等逐年增多,种苗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发展状态。
关键词:林业种苗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林业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产业,具有改善环境和促进经济增长等作用,并且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广大林业工作者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应提高对林业种苗管理的重视,使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技术,实施严格管理,促进林业实现优良发展,进而带来更多的效益。
1林业种苗管理中常见问题
1.1缺少高端人才
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在林业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而且我国在林业的知识教育方面并不先进,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因为缺少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的指导,导致很多林业工作者对林业缺乏正确的认知,在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在工作中一般只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挖坑育苗,当遇到一些问题时就会难以解决,这就导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种苗的成活率依然不高。此外,由于林业工作通常比较辛苦,而工作地点通常又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导致更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相关的职业,而已经在岗的人员也会因为各种原因逐渐离开岗位,这导致了林业人员更加缺乏。
1.2资金问题
种苗栽培的资金投入和种苗后期管理的资金投入一直较少,是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对种苗栽培来说,如果资金不到位会影响种苗的质量,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发应用优质的苗种。种苗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种苗的成活率会受到很大影响,对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都造成损失。种苗的生长成熟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种苗生长。如果资金投入不到位,将无法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遇到的问题。管理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很多企业只知道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资金投入,无法保障种苗的生长环境,导致最终种苗的生长结果并不能使人满意。
2林业种苗管理优化措施
2.1加强专业林业人才培养
林业种苗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专业的人才,因此,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在职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林业种苗生产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此外,积极引进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素质人才,要求专业人才具备林业实验设计以及森林环境调查等基本能力,以及符合时代发展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种苗的生产管理能力以及森林资源管理与评估等能力,掌握林业最前沿的知识,能够胜任当前背景下的林业种苗生产和管理工作。
2.2构建完善信息制度
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因此,林业部门也应当跟随时代的步伐,通过使用互联网建立一个线上的交流平台以供信息分享。通过这种平台可以使得研究成果、市场需求等很多信息都得到及时共享,确保生产商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同时,还有利于加强技术交流。林业系统中的各个部门需要加深合作意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及分享,以此来提高种苗培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生产部门也应当加强和科研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确保更新兴、更先进、更有效的种苗培育技术和设备,以此可以提高种苗的成活率,提高工作质量。除此以外,林业部门需要对信息共享的平台进行不断更新,保证其能够充分利用,并且逐渐人性化,创造适合该职业的平台运营模式,方便相关工作人员使用。在信息共享平台中可以建立种苗生产技术的交流手段,以此可以为种苗培育工作提供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大资金投入
林业更好地发展需要有优质的种苗作为基础,所以相关单位需要不断研发,让种苗可以更好地生长,提高其生长质量。科研工作的投资力度需要不断加强,让科研人员可以安心工作。如今人们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全国逐渐成立了林业基金会,可以将这些基金会募集的资金投入科研事业,研发新型技术,促进林业不断发展。
2.4管理技术要点
2.4.1良种选择、采集和管理
林业建设发展中,良种是保证林木培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林业工作者应做好对良种的选择工作,培育适用于林业栽种的壮苗,以此来实现林木的丰产和速产。而在选择良种时,为保证种植适用于林业建设区域,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和苗木本身状况进行选择,具体来说,可以从3方面进行考虑:选择区域适合种植的树木品种,因地制宜的发展林业;选用遗传品质优良的种植,即具有优质、丰产以及较强抗逆性特征的种子,并考虑种子母树是否具有生长速度较快、材质优良、生长态势好和发育优良等特征;要考虑苗木种子本身品质的优良性,即出芽率较高、颗粒饱满、生命力旺盛、发育健全和具有极高抗病虫害能力等优势的种子。选择好良种后,还需要注意种子的采集时间,防止采集过早或过晚,确保种子成熟,避免对种子的发芽率产生影响。另外,在采集结束后,还需要及时对种子进行处理,并使用科学的储藏措施,以此来保证种子的品质。
2.4.2造林地管理
对造林地的管理也是林木种苗管理中重要的环节,强化对造林地可以为林木种子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助于提高林木培育的效率。在具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要种植的树木种类确定造林地,确保造林地可以满足树木生长需求,并在种植前及时对造林地内的杂物进行清理;根据具体的林业生产规定,加强对林木种植过程中植株行距和树穴挖掘状况的控制;在造林时间,做好林木起苗工作,同时根据苗木生长质量对其进行等级划分,要求1级和2级的苗木,必须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且生长状况良好,而在造林过程中,尽可能全部选用1级和2级苗木,以此来提高种植的质量;在对树苗进行栽植时,要保证其舒展性,促进苗木生长;对裸根苗木进行打浆,适量浇灌定根水,确保穴头踩紧,提高其成活率。
2.4.3壮苗培育
在播种前需要先确定林木种苗培育程序,即建立苗圃、划分苗圃区域、改善土壤环境、播种育苗、苗木移植、苗木管理和苗木出圃,探后在进行播种。而常见的播种壮苗方法:播种育苗,选择适合的播种环境,全面整地施肥,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播种时,确定播种的密度,合理播种,同时注意加强对苗木的生长管理;扦插育苗,使用扦插法进行育苗,这种方式可以保留母树生长快、发育良好等特点,使用于再生能力较强的苗木;嫁接育苗,常见的嫁接育苗法有切接、劈枝、皮下接和芽接几种;容器育苗,在播种前使用容器育苗进行催芽,不仅可以节省育苗时间,而且便于对苗木生长质量进行控制。
结语
林业种苗的发展对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森林绿化面积,保护环境,还可以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因此,要加强林业种苗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满足现代种苗生产经营需要,积极引进人才,健全完善的生产监管体系,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林业种苗生产和管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志国.林业种苗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相关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7(23):65-66.
[2]任丽敏.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3):189.
[3]刘凯廷.林业种苗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21):154.
[4]王艳刚.关于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探讨[J].林业水利,2016(3):189.
论文作者:肖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种苗论文; 林业论文; 苗木论文; 生长论文; 林木论文; 种子论文; 良种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