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凌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4500
摘要:混凝土本身具有胶凝性,原料取材丰富,生产成本低,抗压强度高等特点,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但是,目前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改善,尤其是质量控制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其中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一、市政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的控制
只有对周围的环境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并切实将其耐受性和强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得建筑结构更加安全、坚固,从而确保混凝土在施工中的质量安全。首先应该根据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规要求操作配合比,其是制作混凝土的关键因素,所以不能随便改变配合比,否则将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从而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达不到规范要求。其次,应该根据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搅拌,混凝土主要分为流质型和半流质型两大类,他们的施工方式也大不相同。最后,混凝土搅拌时,工作人员要仔细研究和调查周边环境,不能盲目对混凝土配比。混凝土集料制定时要求必须在一定的温度环境内,若拌合环境存在,气候较热、干燥,或者气温偏低、气候潮湿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按照规定的比例去拌合,就会导致混凝土质量达不到实际施工指标。
二、市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一)现场施工因素
市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对施工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管理时,应加强重视现场施工因素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对混凝土成型效果加强管理。而混凝土浇筑、振捣以及施工间隔时间长短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而且在安装模板时,模板之间结合的密实度,是影响跑浆的重要原因,跑浆现象严重的,将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二)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建设的最终质量有着影响,在固定水泥强度等级标准下,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呈现反比关系。同时,混凝土的重量控制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很多企业在工程建设时,在混凝土的重量上,都会选择以结构体积进行计算,但是由于空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混凝土固化后结构内部存在孔隙或者气孔,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计量误差的管理,全面降低其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
(三)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养护工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确保工程施工效率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混凝土发生硬化的过程中,养护一定要到位,否则将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太干燥,或者是混凝土结构受水热化作用影响,最终降低结构体积,还会导致混凝土内、外部之间体积变化不均衡,表面出现裂缝,影响最终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市政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
(一)易变形
一般的混凝土是由碎石和水泥组成的,具有很强的热胀冷缩性,所以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造成混凝土收缩变形,最终导致整个结构发生变形。并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般的混凝土拌合后,会出现水分蒸发的现象,这就会引发它们的温度有所下降,使得混凝土自身的体积缩小,最终导致产生变形。
(二)弹性较差
普通混凝土所修筑的道路和桥梁的抗压能力相对较强,如果进一步进行处理,其抗压能力能达到100MPa以上。但是,一般的混凝土所修筑的道路和桥梁弹性普遍都很差,所以路面如果受到不均匀的巨大荷载量,就很容易出现严重的裂缝现象。
(三)抗拉性能差
一般的混凝土都是由碎石、水泥和水拌合而成的,碎石是其主要骨架,能够有效降低水泥的收缩效应,水泥浆在经过硬化作用后,就会被在骨料的缝隙里,或者是被包裹在骨料表面,从而使骨料粘结成一个整体。这样一来,一般的混凝土就充分具备了良好的性能,但是由于碎石和水泥本身的材质很脆弱,因此,一旦结构受到拉力作用,就会很容易出现开裂现象。
四、市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施工前期
1、前期设备和施工准备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期,应该严格按照施工需要准备浇筑设备和车辆,在原料的运输过程中,还要严格控制运输距离和时间,并确保环境温度变化不会有较大差异。不仅如此,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工作,以此留出充足的场地用来停放施工车辆,安置施工设备。还应该准确安排原料供应和运输时间,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原料供应上的问题,否则会造成施工过程中断。而对于要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基层表面,也要进行清理作业,全面提高混凝土材料与基层之间的吸附性,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2、选用高质量的混凝土配制原料
在原料的选择上,一定要保证科学合理,其是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而选择高质量的原料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混凝土的原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粉煤和外加剂,不同施工要求的砂石原料选择的标准也大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施工质量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工程,应该使用细骨料,以此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凝合度,使浇筑体结构更加稳定、坚固。而选择水泥原料的关键是注意其强度和抗压性与施工需求是否符合,在原料中添加少量的粉煤灰和外加剂,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开裂的现象。
(二)具体施工过程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在混凝土建筑中,混凝土的配合比非常重要,必须要严格遵循国家工程建筑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
2、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有推移连续浇筑和推移分层式连续浇筑,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注意不能随便留下施工缝隙,而且在具体的工作中还要符合相关施工规定。
在具体的工作中,混凝土的摊铺厚度要按照所用的振捣器的作用深度以及相关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而且对于分层连续浇筑或者推移式的连续浇筑工作,要尽量缩短层间的间隔时间。
3、混凝土振捣
凝土振捣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施工人员应该在硅泵每个浇筑带前后安装振动棒,前面的振动棒是为了确保下部的混凝土密实,后面的振动棒是为了将上部的混凝土捣实。混凝土振捣的时间不适合过长,只要保证混凝土的表面不会出现浮浆,且不下沉进行。为了避免和消除裂缝,则应该降低混凝土水灰比,减少用水量,在浇注时强力振捣,这样也能够避免浇注过程中跑浆。
(三)施工后期
养护工作是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抗裂能力的重要部分,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表面压平后,需要在表面洒水,再覆盖塑料薄膜,最后在塑料膜上覆盖保温材料,从而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同时为了保证湿度,则需要设置补水软管。在混凝土初凝前,还需要进行搓压,从而有效防止面层起粉和塑性收缩。在最后一次搓压进行时,需要按照边掀开、边搓压、边覆盖的程序。
结语
综上所述,组成原料的质量决定着混凝土的总体质量,所以融合钱必须要对组成原料进行试验,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拌制。而且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具有十分关键的现实意义。虽然其中依旧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但是相信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一定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妍,谢珂伟.市政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5(17).
[2]李锐.市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4(03).
[3]郭飞.浅谈市政工程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3).
[4]许秀娟.浅谈市政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8).
论文作者:郑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原料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