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系统常见电气故障的特征量及其诊断论文_董扬

浅谈电力系统常见电气故障的特征量及其诊断论文_董扬

摘要: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并正在转入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时期,这就对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具有更高的要求。它对现代通讯、电子仪器、计算机、工业自动化、电力工程、国防及某些高新技术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电源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采取相应的故障诊断措施,提前发现设备故障,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迫在眉睫。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故障;特征量;诊断

一、电气设备故障的特征量及监测

1.1状态量的采集

电力设备状态量的监测是指在设备使用期内连续不断检查和判断设备状态,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的系统。通常通过设备运行状态量反映设备运行情况,首先获取诊断对象的状态信息,采集电力设备的电压、电流、频率、局部放电量以及磁力线密度等信号(包括正常信号和异常信号)。根据表征设备状态量的各种信号的不同特性而采用不同的信号采集方法,常用的采样方法有:

①一次性采样,每次只采集一个足够数据处理所需长度的信号样本。②定时采样,按事前整定的周期进行采样。③利用发生随机故障时的信号突变自动采样。④根据故障诊断的特殊要求采取转速跟踪采样、峰值采样等特殊采样方式。

1.2监测方法

针对不同的电力设备和任务要求其状态监测方法不同。变压器故障主要由内部绝缘老化造成,因而根据变压器各种机械和电气特性,采用局部放电、油中气体分析、振动分析、极化波谱、恢复电压法等方法监测其运行状态。交流旋转电机发生故障的类型不同,故趋向于结合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等监测电机的状态。

断路器状态的好坏的监测主要采用跳闸轮廓法和振动监测法获得断路器的状态信息。

二、电力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

2.1电动机电气故障的诊断步骤

2.1.1先清洁后检查

电机的不少故障,都是由于工作环境差而引起的,在检查寻找故障时,应首先把机内清洁干净,排除因污染引起的故障后,再动手进行检测。如输入电压接线柱接触不良引起打火,线圈脏污易引起匝间绝缘下降等。

2.1.2先机外后机内

诊断和检查故障时,要从机外开始,逐步向内部深入检查。如遇到待修电动机时,应首先检查输入电压是否正常,连接线、插头、插座有无问题。在确认一切正常无误之后,再检查电机本身,这样既能避免盲目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又可大大提高检修的效率。

2.1.3先静态后动态

静态是指在切断电机电源的情况下先进行检查。如插头是否接触良好,电机绕组接头有无断线及焊接不良,线圈有无烧黑及变色等。动态是指电机处于通电的工作状态。动态检查必须经过静态检查及测量后方可进行,绝对不能盲目通电,以免扩大故障,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2.2电动机常用的检测方法

2.2.1直观检查法

它是检查电机的最简单方法,也是维修中必须采用的方法,该法是通过维修人员的眼、耳、手、鼻等直观感觉,用看、听、闻、摸等最基本的手段,对电机的故障现象进行检查,以便发现和排除故障。

2.2.2电压法

主要用来测量电动机的输入电压,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任意两相之间的电压一般为380V左右,对于单相异步电动机,输入电压为220V左右,若测量时无电压或相差较多,应对输入电路进行进一步检查。

2.2.3电阻法

即断开电源后,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有关部位电阻值。若所测电阻值与要求的电阻值相差较大,则该部位极有可能就是故障点。一般来讲,触头接通时,电阻值趋于“0”,断开时电阻值“"∞”;导线连接牢靠时连接处的接触电阻亦趋近于“0”,连接处松脱时,电阻值则为“∞”;各种绕组(或线圈)的直流电阻值也很小,往往只有几欧姆至几百欧姆,而断开后的电阻值为“∞”。

2.2.4绝缘电阻法

即断开电源,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电器元件和线路对地以及相间绝缘值,电器绝缘层绝缘电阻应根据电压等级而确定绝缘电阻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绝缘电阻值过小,是造成相线与地、相线与相线,相线与中性线之间漏电和短路的主要原因,若发现这种情况,应着重予以检查处理。

2.2.5电流表法

用万用表测量电动机的电流,或使用钳型电流表测量,根据所测量的电流值与电动机额定电流相比较,可分析电动机内部绕组的故障情况,发现问题之所在。

2.2.6替换法

是指用良好的器件替换所怀疑的器件,若故障消除,说明怀疑正确,否则应进一步检查、判断。用替换法可以检查电机中所有器件的好坏,而且结果一般都是准确无误的,很少出现难以判断的情况。

2.3常见故障的诊断

2.3.1振动

对于旋转机械,异常振动是机械内部缺陷的表征。旋转机械的大部分故障都可以从振动中表现出来。低频振动时振动体的振动强度与位移成正比;中频振动时振动强度与速度成正比(电机振动的主要频率范围);高频振动时振动体的振动强度与加速度成正比。

2.3.2异常声响

2.3.2.1电力变压器的异常声响

根据异常情况的不同,发生异常的原因主要有:①声音均匀持续,但比平时明显增大。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或谐振过电压、变压器过负荷,使变压器电流超过额定值。②声音比平时增大,且有明显杂音,紧固部件如内部夹件、铁芯压紧螺钉松动,在电磁应力下引起硅钢片共振,使振动增强。③声音中夹杂“劈啪”的放电声或不均匀的爆裂声,多是由于绕组或引出线对外壳闪络放电,接地不良或未接地的金属部件发生静电放电,变压器内部绝缘击穿,产生严重放电。此时应立即停运并通知检查。④声音中有像水沸腾的“咕嘟”声。变压器内部发生匝间短路或分接开关接触不良,造成局部严重过热,使油温急剧升高沸腾,必须立即退出运行进行检修。

2.3.2.2其它电气设备的异常声响

①电压互感器的声音异常,电压互感器中有游离放电、静电放电等原因引起听得见的“噼啪、咝”之类声音,因螺栓、螺帽等的松动引起的共振声等。②电流互感器的声音异常,当电流互感器开路时,会发出比正常时大得多的“嗡嗡”声。③绝缘子的电晕放电声,端子金具上突出部分的电晕放电,被污染的绝缘表面产生的沿面放电会发出可听得见的声音,还有其它如绝缘子、套管的龟裂和内部缺陷等原因。

2.3.3温度异常

2.3.3.1铁心过热点

①早期特征是铁心的涡流和局部区域的温度过高。②可通过红外热成像准确测量。

2.3.3.2绕组局部过热点

①电机和变压器的绕组由于匝间短路、股线断裂造成内部放电,因绝缘磨损造成局部漏电流增大,导致局部过热是较常见的故障。其先兆是局部温升,出现绝缘分解的异味等。②局部过热的测量主要有:分布测点温度测量(如热电偶、光纤温度传感器)、红外热成像、绝缘分解物监测等手段。

2.3.3.3变压器绝缘油油温异常

导致变压器油温异常的原因主要有:

①变压器内部故障引起的发热剧增,发热不平衡,油循环死角。②变压器绕组的匝间短路、线圈的放电、铁芯及夹件的环流、内部引线接头发热乃至铁芯起火等都引起变压器温度异常增高。③冷却装置散热不正常。冷却装置运行不正常或发生故障,如潜油泵停运、风扇损坏、散热管道积垢不畅、散热器冷却效果差等都引起温度升高。 结语

综上,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可以迅速、连续地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预示运行设备存在的潜伏性故障,提出处理措施,不同程度地延长设备的服役期,减免不必要的维修干扰,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易实行自动化和科学化设备管理,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有力措施,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婧.电力系统常见电气故障的诊断[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2]刘明武.电力系统变压器常见故障分析与诊断技术[J].科技信息,2010.

作者简介

董扬,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

论文作者:董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系统常见电气故障的特征量及其诊断论文_董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