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科技、文化、艺术的交汇点
—— “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策展记
张 瑶 陈 康①
【摘要】 “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是中国科技馆自主研发的中国古代科技专题系列展览之一,展览以榫卯为题,通过展示榫卯工艺的起源、应用与现代传承,旨在传播古代科技、传承文化遗产、弘扬工匠精神。本文围绕展览的选题背景、内容框架搭建、展品设计、环境设计等几个方面讲述策展人的策展思路,重点阐释科技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策展理念。
【关键词】 榫卯;展览策划;展览框架;设计
2019年1月10日,送别了最后一位观众,“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在中国科技馆落下了帷幕。凝望着瞬间沉静下来的展厅,三年来的策展历程一一浮现眼前。
一、选题策划:文化与科技的交汇
“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是中国科技馆自主研发的中国古代科技专题系列展览 (简称 “古展”)之一。“古展”属于科技史类的展览,主要展示中国古代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它所传达的科技知识,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但过去 “古展”的设计基本停留在 “成就描述”的范式,偏重科学原理的解读,忽略了蕴藏在古代科技背后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的表达,这是一直以来我们深以为憾之事。因此,2015年开始做选题策划时,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在众多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中寻找一个兼具科技内涵与文化属性的载体作为新展览的主题,在传播古代科技的同时,讲述其所传达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与精神。
4.2.1 目标调节 以调节免疫与诱导凋亡为主,其他机制全覆盖。①诱导凋亡:人参、黄芪、何首乌、五味子入组。②调节免疫:胡颓子叶、锁阳、核桃仁、何首乌、山茱萸,在该5味药中选择4味入组。③诱导分化/衰老:三七、红景天入组。④抑制增殖/生长:太子参、甘草入组。⑤抑制侵袭/转移:缬草、白术入组。⑥诱导自噬:冬凌草、知母(或防风)入组。该部分合计约16味药。
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多不胜数,究竟什么样的题材能满足我们的需求?选题的过程是一个广泛调研、不断筛选的过程,需要充分调研以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社会的关注热点以及公众的需求,再从众多选题之中挖掘出最符合我们策展理念的那个 “点”。
在调研的过程中,一款名为 “榫卯”的手机APP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用三维特效的方式将各种榫卯拆解开来,让人直观地看到榫卯的内部结构。在现代数字技术的呈现下,榫卯一开一合之间暗藏的玄机让人惊叹不已。这款原本以为非常小众的应用程序,在苹果APP Store下载量竟高达200万次,这个可观的数据也让我们敏锐地意识到这项传统工艺所拥有的强大号召力,榫卯由此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一个迷人的榫卯世界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确定主题和展览目标之后,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是怎样构建展览框架,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向参观者展现榫卯的魅力?
搭建展览的框架,其实就是在主题与散落的知识点之间梳理出一条线,构成展览的叙事脉络。作为科技史类型的展览,时间线是最常用的方式,以榫卯的起源、发展、成熟等历史进程依次铺陈展开,简单明了,只是这种纯线性的叙事过于平面和单调,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如果在时间线之外增加一条空间线,展览结构则由平面转为立体,覆盖的面也更为广泛。因此在搭建展览框架的时候,我们穿插了纵向与横向两条线索。纵向的是一条时间线,连接着榫卯的前世与今生。在这条线上,我们并未完全按照榫卯的发展历程来一一叙述,而是大胆地做了减法,截取观众最想了解的两个时间段,通过这条跳跃的时间线讲述榫卯的起源和它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横向的是一条延展的空间线,以榫卯为中心向各个相关领域辐射延伸,讲述榫卯在古代各行各业的应用。纵横两条线相互交叉,构成一个以榫卯为原点的十字坐标系,并由此提炼出五个分主题单元:七千年前的发明、古代建筑的智慧、中式家具的灵魂、形形色色的榫卯、现代榫卯的演变。
说到榫卯的功用,多数人想到的只是建筑和家具,但其实榫卯在古代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第四单元 “形形色色的榫卯”展区,我们搜集了榫卯在古代农具、船舶、车辆、桥梁、汉砖、青铜铸造、矿井支护等各种领域的应用例证,让观众看到榫卯无处不在的强大功能,除此之外,还展示了除木材之外的铁榫卯、石榫卯等不同材质的榫卯,从不同侧面展示榫卯的魅力。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榫卯,正是我们寻找的绝佳选题。
二、展览框架:时间与空间的交错
榫卯的一凹一凸、一阴一阳、一转一折,折射出我们的祖先在力学、哲学和美学上的高度智慧,散发出不因岁月而磨灭的永恒魅力,由此我们将展览定名为 “榫卯的魅力”。榫卯的展示,旨在传播古代科技,传承文化遗产,弘扬工匠精神。
本节课的读中活动,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技能分析特定段落,提高学生解读英语篇章组织结构的能力,将其迁移到写作中,做到了“读中有写”。
榫卯,是传统木作的一种接合方式。榫,“剡木入窍也”;卯, “以虚入盈谓之卯”。当榫头插入卯眼,两块木头就紧紧地连在一起,成就了凹凸之间的精与巧,方寸之间的力与美。榫卯是中国古代的重大技术发明,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早具有科学意义的设计语言,它广泛应用于古代建筑、家具以及其他各行各业之中。其精妙多变的结构,是力学功能与造型艺术的完美统一;阴与阳的结合,蕴含着古代中国人深邃的哲学思想;精妙绝伦的工艺,不仅凝聚着工匠们的造物智慧,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
将配好Pb污染土、改性磷矿渣、水泥和蒸馏水充分搅拌均匀,试验方案见表3.改性磷矿渣的添加量依次为干土质量的0 %、3 %、5 % 和10%,向其中加入蒸馏水,使液固比(质量比,水:(固化剂+污染土))为25%形成混合物.将混合物倒入塑料杯.将塑料杯密封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2℃,湿度>90%)养护7 d.
榫卯是中式家具的结构之魂,它在中式家具中的应用堪称登峰造极。第三单元 “中式家具的灵魂”(见图2)重点讲述家具中的榫卯以及中式家具的发展变迁。但是在这里我们并不满足于仅仅展现器物,器物之外的 “人”才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因而我们将整个展区分为材、器、人三个单元,由制作家具的木材、工具,到制作成器的家具,最后到器物的制作者,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让观众最终透过器物的精巧看到中国人对工匠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第二单元 “古代建筑的智慧” (见图1)主要介绍榫卯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应用、功能以及古建筑领域的相关知识。观众进入这个单元后,首先看到一组历代现存古建筑的微缩模型。唐代佛光寺大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宋代晋祠圣母殿等五座结构精巧、工艺精湛的古建筑模型一字排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也让观众对中国建筑的精妙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这里开始,展线会引领观众从建筑的整体到局部,由构件到节点,最后一步步走入建筑的最深处,去发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系统的基本特征——榫卯结构,并由此揭开中国古代建筑千年不倒的科学奥秘。
图1 “古代建筑的智慧”展区
榫卯在中国被称为早于汉字历史的民族符号,足见其历史之悠久。第一单元 “七千年前的发明”就是要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去追溯榫卯古老的源头。通常这个展区应该首先解答“榫卯是在什么时间、由什么人发明?”这类问题。但我们并不急于如此,而是在展区的一开始,设置了两根普普通通的木头,启发观众思考:“如果没有绳索、胶、钉,用什么方法可以将两块木头连接在一起?”目的就是要让观众回到没有任何连接工具可借助的原始状态,让他们设身处地去思索问题的答案,从而感受远古时期人类发明榫卯的非凡意义。在介绍完榫卯在中国的起源之后,我们又将眼光投向了世界,通过介绍其他文明的榫卯起源,坦诚地告诉观众:榫卯并非中华文明独创的技术,而是人类在木构文化走向成熟时的共同选择。
图2 “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
在与榫卯对话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站在一个古代科技、传统文化、古典艺术的交汇点,其结构的科学精巧、深刻的文化内涵、高超的加工技艺以及内敛厚重的人文艺术,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而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榫卯还仅仅是一个原点,由此出发,可以通向古代建筑、家具、车辆、船舶、造桥以及其他更为广阔的知识领域。以此为题,既可以小见大,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与榫卯相关的古代科技,更可透物见人,由技术上升到其背后隐含的古人对人与自然的理解,为人处世的哲学乃至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许多传统手工艺都已淡出人们的视线,面对机器化时代所带来的挑战,榫卯在今天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展览的第五单元 “现代榫卯的演变”便回答了这个问题。该展区主要讲述榫卯结构的现代化传承,通过榫卯在现代建筑、家具、艺术、机械连接、玩具等各个领域的继承、转化、创新,让观众领略榫卯经久不衰的魅力。
三、展品设计: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受到传统经济发展形式的影响,国内的预算组织机构体系并不健全。就目前来说,能够在专业的预算机构帮助下开展预算决策工作的企业在市场上的数量相对较少[2],同时公司内部的预算组织机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负责预算管理工作的决策单位和具体执行单位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董事会对企业部门的控制力度相对较弱,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了一定问题。
XU Sheng-qun, PANG Shi-xiu, CUI Xiang-guo, JIANG Xue-jun, YANG Huai-an
图3 榫卯立体字
图4 闷户橱爆炸模型
在序厅,我们设计了一件以中国古代传统的“六子联方”鲁班锁为造型的异形LED雕塑。以鲁班锁为造型是因为它是榫卯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可以完美体现榫卯结构巧妙、扣合严密的特点。鲁班锁雕塑的每一个面都由LED拼接而成。伴随着舒缓的音乐,LED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从宇宙星空、地球家园、树木生长、四季轮回的自然之景到古代建筑、家具、车船、桥梁等榫卯杰作的优美画面。精心设计的画面所要传递给观众的是榫卯所蕴含的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 “道法自然”的哲学意蕴。整个装置将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与当代艺术语言巧妙地融为一体,成为展览入口的吸睛之作。
榫卯立体字是将榫卯与汉字结合而成的装置。远远望去,两个用实木制作的榫卯大字悬挂于展墙之上,走近之后却会发现其中的玄机:榫卯两个字的所有笔画都是由各种不同的榫卯构件组成,而这些榫卯构件或取自于建筑、家具,或来源于农具、车船,以此体现出榫卯在古代用途之广泛。在这件展品前,我们没有设置任何说明牌,目的是让观众在榫卯立体字前驻足凝思,在破解笔画的奥妙的同时,去感受榫卯的千变万化与创造者的奇思妙想。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一种技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学生学好美术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榫卯结构令人惊叹的技术背后,蕴藏着异乎寻常的结构之美,这种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予我们旺盛的创作灵感,也让我们把展品的艺术化表达作为了本次展览的一条重要设计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我们设计了LED鲁班锁雕塑 (见封3)、榫卯立体字 (见图3)、家具爆炸模型 (见图4)等一批充满设计感的展品,意图通过艺术化的形式引导观众去感受榫卯含蓄内在的美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 “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我们设计了两件明式家具——闷户橱和官帽椅的爆炸模型,将两件木质家具的内部结构全部拆分开,让观众可以一目了然地观看到原本隐藏在内的各种榫卯节点。这种展示形式借鉴了当代艺术家邵帆的一件艺术作品,在这件作品中他以有机玻璃作为支撑,解构了一件中式家具——圈椅。这件艺术作品让我们找到了理想的方法去表现明式家具简洁外观下隐藏的复杂与精致。按照这种方式制作而成的模型既起到透析家具结构的作用,同时其离而不散的造型也给人以眼前一亮的设计感。
榫卯自最初满足建屋居住的实用功能,到后来演变成一种技术工艺、设计理念,再上升至精神层面成为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处世之道的具象体现,这使我们认为展览理应为观众呈现出更多元的形态和更高的维度,因此我们还在展览中创新性地引入了当代艺术品的展示。著名雕塑家傅中望先生的三件雕塑作品 “昨天和今天的形式”(见图5)、“瓶合” “种子”以及清华美院刘铁军教授的两件现代榫卯家具艺术品 “满月屏风”“箱椅”参与了展出。这些榫卯主题的艺术品反映了当代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创新,为榫卯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形式与内涵。艺术家与科技的联手,也为严谨的科普展览增添了几分浪漫的艺术气息。
四、环境设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环境设计是展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起到烘托主题氛围、规划参观路线、配合展品讲故事的功能之外,还要营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空间环境,提升人们的观展兴趣。
图5 雕塑作品 “昨天和今天的形式”
对于榫卯这样的传统工艺,中老年人的认知度和喜爱度要远远高于年轻人,但既然展览的初心是要传承文化遗产,就必须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进这个展览。因此,针对年轻人的审美,我们提出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环境设计原则。按照这一原则,设计师将传统元素提炼出来融入现代的环境形式中,用适应当下的现代设计语言叙述传统技艺的璀璨篇章,这样既保证了环境的风格与主题的协调性,同时也避免了展览流于陈旧、过气之感。
在环境设计的整体风格上,我们要求设计师走简洁素雅之风,与榫卯的含而不露以及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气质相符,同时也体现现代设计美学的简约精神。展览的主色调定为低调的白和灰,以此弱化环境对展品的干扰,让观众的视线牢牢地集中在精美的实木模型之上。以灰色铝合金的展架配合白底的背景布组成的展墙,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江南民居的白墙灰瓦以及中式的屏风隔断,同时设计师在部分展墙上采用开窗或格栅的形式,利用借景、框景、对景等手法,展区或开放或围合,让观众能够有峰回路转、移步移景的视觉感受,这也是借鉴于传统的中式园林的表现手法。此外,展架展台的结构就是榫卯的现代版,全部可以重复拆装重组、快速搭接,便于巡展。
为了引发读者对后现代历史讲述问题的深层思考,作家有意在小说中设置了两个贯穿始终的争辩。首先是讲述者—历史教师与校长的争辩。小说中的校长可以视为启蒙史学观的代表。在他看来,“过去实际上能够教导我们某些东西。通过学习——”他的意思是“历史就应该是无可争辩的记录进步的历史”[2]135。否则,就没有必要开设历史课程。与之相反,历史教师则否定了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进步史观,大胆提出了“历史不是进步史,而是错误史或试错史”的后现代历史观。
用现代设计语言将一些传统元素或具象符号组合成具有艺术性的场景装置来配合展品叙事也是本次环境形式的一种尝试,例如第一单元入口处设计的 “树与鸟巢” (见图6),以鸟窝、树枝、卵石、窗户几种简洁的元素组成一景,观众透过鸟巢背后的窗户可以看到巢居的模型。鸟巢与巢居隔窗相望,引导观众去联想:远古先民是怎样师从自然进而脱离蒙昧、走向文明?
图6 “树与鸟巢”装置
在建筑区斗拱展项组的外围,我们利用斗拱元素精心设计了斗拱木构架的场景装置,以四根木纹铝方管组成立柱,再纵横穿插横梁,横梁依次叠加相互托举形似斗拱,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高3米、面阔10米、进深5米的大型金属构架,这种简洁现代的结构体有一种平衡对称又灵巧生动的美感,观众置身其中,更加深了对这种中国古建筑构件的理解。
这些场景装置的呈现,不仅丰富了展览形式与内容,还为观众提供了拍照留念的景观,从而增加了展览被转发到社交媒体上的机会,扩大了展览的宣传效果。
五、结语
从2015年下半年选题开始,到2018年11月展览开幕, “榫卯的魅力”展览策展历时三年多时间,创造了中国科技馆短期展览开发周期之最。或许有人会问这个周期是否太长?其实三年是国际上科技馆短期展览开发的一个正常周期,尤其对于一个非命题性的展览,从选题策划到大纲编写、从方案设计到深化设计再到加工制作,每个环节都需要耗时耗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前期的选题要充分调研,要考虑展览题材是否切合社会热点,是否符合公众需求,是否具有话题性和创新性;编写展览大纲之前要经历大量的文献研究,给自己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设计阶段要考虑如何深入浅出,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趣味互动的体验……种种艰辛不一而足。这期间,作为策展人,长时间看不到成果显现,也会有急于求成的时刻。但是面对榫卯,面对古人对完美工艺的极致追求,我们不由得收拾起浮躁之心。每多一分敬畏,便多一份匠心,正是这份对匠心的不变坚持,激励我们不断以精益求精之精神去追求卓越,创造精品。
参考文献
[1]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3.
[2]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胡景初.中国家具木工工艺发展简史研究(上)[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8):11-14.
[4]胡景初.中国家具木工工艺发展简史研究(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10):7-11.
[5]司琳琳.异曲同工之妙——话说中国木建筑与木家具之比较[J].中外建筑,2007(08):29-32.
[6]吴洁,罗攀.交错的传统与现代——“旧裳新尚”策展记略[J].博物院,2018(5):132-136.
① 张 瑶:中国科学技术馆研究员;研究方向:展览策划与设计;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邮编:100012;Email: 1914257@ qq.com。
陈 康:中国科学技术馆工程师;研究方向:展览策划;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邮编:100012;Email:kkk010@ qq.com。
引用格式: 张瑶,陈康.站在科技、文化、艺术的交汇点——“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策展记[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1):62-67.[Zhang Yao, Chen Kang.Grabbing the Intersection of Science, Culture, and Art——Curatorial Thoughts of a Theme Exhibition: “The Charm of Mortise and Tenon”[J].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Museum Research,2019(1):62-67.].DOI:10.19628/j.cnki.jnsmr.2019.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