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在变电站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叶云

装配式在变电站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叶云

安徽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安徽宣城 242100

摘要: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开展,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领域得到落实。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的具体体现,与传统常规建筑相比较而言,拥有着无以比拟的优势。不但可以实现节能环保的建筑目标,而且还能降低项目工期,对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对装配式变电站的基本特点、装配式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装配式变电站结构技术方案三个方面作出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基本特点;变电站建设

引言

近年来,国内建筑行业对节能、节材、节水和环保四个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建设变电站的过程中,现有的现浇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电力建设周期越来越短的大背景下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主要表现为:野外作业周期长,易受天气影响,施工占地多。除此之外,现有的施工技术需要大量的水泥和砂浆,因此,会产生一定的垃圾,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损害。与此同时,现浇施工的建筑模式需要现场人工实施。考虑到现在国内施工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对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当前,国内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都对变电站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核心内容主要涉及人性、绿色、环境保护和环境协调。作为后起之秀的装配式施工模式与电网建设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

1装配式变电站的基本特点分析

当前,配电装置楼为变电站的核心建筑,通常情况下其楼层主要为2—3层,而楼内主要放置电气设备,并且对于其跨度与防火性能等要求相对较高。鉴于半户外变与全户内变而言,其常规站都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相应的作业,当土建作业结束后,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运输安装调试,同时还需要对通电后的现场区域进行整改与修补。当使用装配式变电站时,需要在地基基础施工前,对工厂进行预制生产。当基础施工完毕后,需要进行梁柱与墙板安装工作,不需要额外扎筋支模及砌体施工。除浇屋面板与捣楼板以外,基本上无土建湿作业,致使建筑质量的稳定性得到了基本保障。在土建部分施工过程当中,部分电气设备则可在此阶段完成预制安装与调试工作。然后再将其制作成成品舱,当完成土建完成后,直接运至现场进行吊装定位。当前这种形式,开辟了新的电气设备安装形式。基于装配式建筑土建的改进与创新,成功改变了传统电气安装形式,并且在很大程度增加了变电站的科技含量。此外,极大地缩短了变电站的施工周期,为变电站的提前投入使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装配式变电站结构技术方案

拼装结构主要分为混凝土结构拼装和钢结构拼装两种形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由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经现场安装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建筑。构件拼装方法通常可以分为现场后浇叠合混凝土、后浇混凝土与钢锚具的连接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而钢筋连接可应用套筒灌浆连接、配件焊接和预留孔搭接等多种连接技术。预制混凝土拼装结构包括梁、板、柱、墙等工厂,预制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降低了施工现场协调难度。装配式建筑在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经受住了实际地震的考验。近年来,随着我国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和劳动力价格的急剧上涨,预制混凝土构件在我国的应用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然而,如何将结构体系应用于变电站多层组合楼内,需要从变电站的特点出发,借鉴近年来住宅产业化的新技术,对变电站的连接方式和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应用研究。钢结构是建筑结构发展较为成熟的建筑形式,钢结构构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能大大降低地基的造价,且其生产周期短、抗震性能高、可回收利用。

3装配式在变电站工程中的应用

3.1在变电站建筑上的应用

建筑装配式也被称为“PC建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基本的表现形式为工厂预制PC建筑构件,现场组装拼接。安装现场如同工厂生产线的延续,工人按照标准化、精细化工艺进行安装,提升了工程精细化程度。PC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期已被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及产业化渠道。2000年以后,国内的变电站开始尝试着将装配式结构应用到变电站中,之后全国各省的电网均有数个装配式变电站投入建设。2010年以后,某省的部分地区也开始建设一批装配式变电站的试点工程,在不断摸索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成果。装配式工程的建筑主体结构大部分采用钢结构,墙体多采用ALC板(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或AS板,工程应用中明显缩短了建设周期,提升了经济效益,填补了某电网在装配式变电站建设方面的空白,同时也为深入贯彻某电网关于建设绿色电网指引了方向。尤其是在城市户内变电站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城市户内变电站选址位置特殊,有些变电站处在城市的黄金地带。鉴于城市用地紧张,变电站的设备都放置在一栋建筑物内。施工阶段,按照以往的传统建造方式,工期较长,施工噪音大,施工引起的粉尘对周边的居民生活干扰较大。建造方式改为装配式建筑后,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同时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居民的干扰。

3.2钢结构防腐

作为装配式变电站的主要施工材料,钢结构防锈防腐技术主要有:所有钢结构配件的最低除锈等级都要满足Sa21/2级,而且喷涂“冷喷锌+面漆”进行防腐:首先喷涂ZD96-1冷喷锌,然后复涂聚氨酯面漆。值得一提的是,冷喷锌层中的锌含量必须在96%以上,而且喷锌层的耐盐雾考核应该满足1800h以上。钢结构防腐技术中常见的还有有气喷涂或无气喷涂,两者的防腐要求必须要满足30年的免维护使用寿命,至于埋在地下的钢构件,施工材料方面必须要满足外包至少50mm厚混凝土。

3.3在变电站站内沟道上的应用

变电站内的传统沟道结构都是砖砌、素混凝土现浇或者是钢筋混凝土现浇的方式。现场砌筑工序作业时间久。由于整个变电站场地都铺设着电缆沟,施工作业面比较大,与其他施工作业交叉干扰,所以往往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砖砌的和素混凝土砌筑的沟道,壁厚受材料制约,都比较厚。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变电站围墙内的整体布局不断优化整合,围墙内的用地越来越小。在这样的环境下,厚的沟壁占用空间多,显得不是很经济合理。然而,装配式的电缆沟道,在沟壁的厚度上做了很好的改进。同样宽度和深度的电缆沟,沟壁厚度仅为原来沟壁厚度的1/3~1/2.装配式电缆沟沟壁及底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沟道的整体强度和安全性均达到计算要求。装配式电缆沟道按照同一种长度,不同的宽度、深度规格,仅有少量的不规格长度,在工厂里用模具,事先大批量预制好,直接运输到现场拼装。施工现场作业时间短,这样不会影响施工现场其他工序的作业,同时,在进场时间的安排上也更加灵活。

结语

基于我国能源短缺的局势下,国家提出了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建筑理念,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理念已经在实际的项目施工领域得到应用。而装配式变电站是一项相对较为系统化的工程,其整个建筑结构的施工材料、维护材料等都实现了标准化的要求。与此同时,装配式变电站从设计—生产—安装全过程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的绿色建筑理念。装配式变电站的应用,不但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实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而且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装配式变电站有效提高了变电站的工程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其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梁培新,郭正兴,刘家彬,等.新型装配式变电站的研究和应用[J].施工技术,2008(08):96-99.

[2]肖向东,司为国.用轻型装配式结构建造“两型一化”变电站[J].电力建设,2009,30(05):25-28.

[3]张龙飞,杨正.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6(01):73+76.

论文作者:叶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在变电站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叶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