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郝生良,白海秀

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郝生良,白海秀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 山西吕梁 033000)

摘要: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能,电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电网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相关部门必须更加重视电网,加强变电站综合运行控制模型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变电站与运维一体化改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其充分发挥了应用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管控

引言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中国在电网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促进了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电网的快速发展,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几乎覆盖了中国电网,给电网的运行和维护带来了困难,这是国家电网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国电网的健康稳定运行,本文分析和研究了实施电网综合运行控制模式的重要措施,以期能为电网提供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中国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基础。

1、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就实际情况而言,变电站的综合管理和运行维护是企业内部监控与调度的统一管理,最终是对两者的综合管理,对调度员负责电网的远程监控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同时,他们也负责这方面的联系。他们将能够及时传达上级发出的命令。此外,他们必须能够解决紧急情况,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另外,可以在机组内设置检修等级,使电网在24小时内进行检修和检修,如日常验收、检修、记录、维护等,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2、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之处

2.1现场作业管控问题

传统模式下展开的电网维护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都是基于暂停供电条件下

展开相应的检查与维修工作,然后直到维修工作结束才能恢复供电。在恢复供电之后,电气设备往往会受到一定的电流冲击,假若维修工作并没有有效完成,则此时会给设备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情况严重者不仅仅会带来财产损失,还会造成人身伤亡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工作相比较传统模式下展开的电网维护管理工作来说,相应的安全监督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没有一个科学、合理、详细的安全监督体系,会导致停机检修期间不能设有专人来检验维修质量。

2.2维修人员劳动强度及安全问题

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工作,相比较传统模式下展开的维修工作来说,逐渐转变为一人多岗制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工作量。这种模式下展开的运维管控工作相比较之前而言,工作效率以及人力资源利用率都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当维修人员都处于一种超负荷工作状态时就会出现工作失误问题,更重要的是还会对维修人员的安全产生消极影响。

2.3人力资源缺乏问题

变电运维管控工作相对而言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要求、高要求,而我国就这一领域所储备的人力资源相对而言比较匮乏。即使我国针对电力运维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财力资源力量有所增加,但短时间内很难培养出复合型运维人才。目前维修人员普遍综合专业素养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经验和技术的缺乏是造成维修人员屡次出错的根本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对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产生消极抑制影响。

2.4维修与管理工作标准与流程问题

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过程,相比较之前传统模式下展开的维护工作而言,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原有的工作标准以及流程也需要有所更新。更新工作标准内容则应该就变电设备运营以及维修两项内容的集一体化整合进行说明。规范工作流程,让维修人员按照规定操作,避免出现因维修人员人为操作不当而导致问题恶化这一现象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管控工作的措施

3.1科学划分业务,制定详细工作方案

相对于传统变电运行维护工作,变电运维一体化背景下设备维护和运行工作涉及的内容更多,为了保证在多元化工作中变电运营维护班组能够井然有序工作,应当科学划分为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划分业务过程中,应当对班组成员的专业进行充分了解,并据此配比业务项目和业务量,推动变电运维工作的有序开展,并保证其按时完成。

3.2贯彻职责一体,落实责任到人

变电运维一体化中工作和岗位获得充分融合,但是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划分岗位和职责。新形势下需要有效整合部门和班组,并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需求出发,对运维组和集控组进行设置,集控组应由具有丰富运营经验的人组成,主要工作内容是正常设备巡视和值班,运维组应由变电维护技术骨干组成,主要工作内容是检查运行停电消缺。变电运维组要对诸多工作项目负责,所以应在充分考虑运行、检修特点的基础上,划分小组成员的职责,班组负责人应对成员的专长和技能进行分析,保证每个成员能够将自身技术特长充分发挥出来。为充分发挥出安全监控作用,还需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变电运维工作的管控,促进人员和组织机构职责一体化的实现。

3.3强化人员培训,提升素质水平

变电运维一体化背景下,运维人员需满足一专多长、一岗多能的要求,传统变电运维会进行较细致的分工,所以变电运维人员只能够对单一岗位工作有效掌握,一专多长、一岗多能的要求难以满足。为推动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应组织运维人员接受专业培训,保证专业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实践中为保证培训效果,需要设置科学的培训内容和方式。由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现需要一个漫长过程,所以要逐步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并分段移交运维一体化的岗位工作[3]。实际中为提升人员培训水平,应分三个阶段开展培训和考核工作。第一个阶段应将一些简单工作作为培训内容,例如设备返修补漆、更改微机保护装置定值等,并利用集中培训的方式使维护队伍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第二个阶段培训重点应当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内容,例如变压呼吸器矽胶更换、蓄电池放电等,培训不应当对正常运维工作产生影响,灵活设置培训时间;第三阶段培训内容应当是要求较高业务内容,该阶段培训可采取先骨干参与培训,其后由骨干带动其他人员。

3.4科学制定工作标准和流程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能够有效规范相关运维工作,指导书中需对作业人员进行科学组织和分工,同时还应当制定科学的工作标准、流程等内容。通过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可依据具体地域进行变电设备维护检修的管理,这样就可以对设备维护工作时间进行灵活控制,提升工作效率。利用科学工作标准和流程,工作人员对于运维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这样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大提升,运维稳定运行得到有效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体系的实施对提高运维工作效率,提高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变电运维管控作业中,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管理人员问题操作人员风险以及设备与技术风险是其中常见且影响较大的风险。对此,开展作业问题评估,实施安全问题预控,加强问题的排查工作,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能水平,以此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的问题管控,提高运维作业效率,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强.浅议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0):136-137.

[2]黄剑.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J].中外企业家,2017(30):65+67.

[3]黄军辉.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3):138-139.

[4]独亚军.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研究[J].电子测试,2017(10):128-129.

论文作者:郝生良,白海秀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  ;  ;  ;  ;  ;  ;  ;  

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郝生良,白海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