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牡丹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1
【摘 要】目的:探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作为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胃炎;治疗效果
随着现代生活与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虽然更加注重饮食的均衡,却也忽略了饮食规律对消化系统的重要性[1]。这就使得慢性胃炎患者数量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胃病患者数量占人口总数的50%以上。慢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年龄段相对广泛,且病情治愈可能性降低,发病规则性缺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的西药治疗只能暂时的抑制病情恶化与复发,无法对其进行根治[2]。且在用药过程中,患者由于体质不同,还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采取有效且安全的用药方案,快速稳定患者病情,已经成为临床慢性胃炎治疗的关键。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对照组男34例,女37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1.38±4.28)岁;实验组男33例,女38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2.12±4.37)岁。临床症状:胃痛、胃部炎症、食欲不佳等。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慢性胃炎诊断标准[3];(2)患者以及其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胃癌、胃穿孔等严重胃出血患者;(2)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患者;(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4)免疫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诊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加以评价,其可以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层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在胃镜检查下,创面愈合;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胃黏膜在胃镜检查下创面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44%,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饮食不规律现象的增多,其发病率也相对提高[4]。目前,胃病已经成为一种全民疾病。而慢性胃炎在没有发作时,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大的影响,这也是临床多数慢性胃炎患者都不太重视慢性胃炎治疗的原因。然而,慢性胃炎一旦发作,将会使得患者的疼痛感明显,且胃部功能受损。如果,慢性胃炎发作频率提高,胃癌的发生可能性也会相对提高。但就目前来说,临床上还未完全了解慢性胃炎的病理机制,但多数研究显示,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以及患者的精神状况和免疫因素均有一定的联系;但大约有80%-90%的胃炎患者,能够在其病灶内发现幽门螺杆菌,所以在对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去除幽门螺杆菌,即为对慢性胃源进行治疗的主要手段。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胃炎的病理发展,与患者的精神状况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对其进行治疗时,也需要对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调整,避免形成恶性循环[5]。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是由0.5mg氟哌噻吨以及10mg美利曲辛联合应用的复方制剂,其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神经末梢进行阻断,抑制患者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从而发挥抗抑郁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通过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来达到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目标。并且在相关研究中显示,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对胃炎进行治疗,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但本次研究中,未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评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44%,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卢晨霞,施正君,王雪明.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 青岛医药卫生,2017,49(04):256-259.
[2]王莉娟,宋琪.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莫沙必利、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5):142.
[3]王营.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用于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5):155-156.
[4]王友梅,王德传,慎荣杰,卢洪慧,张小丽.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18):2881-2885.
[5]高磊,曹蕾.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04):448-450.
论文作者:贺牡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患者论文; 贝拉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美利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