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由于学生学习差异大,要做到“面向全体,兼顾差异”,为全班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能及时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能给随读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就需要有灵活多样的组织指导方法。
“合作学习”是近20年来最成功、最有效的教学改革成果,给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活动方式的开放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活动内容的层次性,满足了随读生学习的需要。活动过程的互动性,训练了学生综合能力;活动成果的共享性,培养了学生关注弱势个体,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和良好品质。为此,我们研课小组确定了《小组合作——让随班就读生更好地融入数学课堂》为我们的研课课题。而我们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普通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随班就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培养随班就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有其基本规律,即:带题自学——小组活动——全班交流——小结评价。
我们构建的合作性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普通生,随读生各有不同的任务。在个人自学环节,教师的任务是教方法、普通生用方法,随读生是在伙伴的帮助下运用方法。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健全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相互启发下开展学习活动。较为优秀的学生可通过介绍自己的思维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通过概括组员的发言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随读生在讨论交流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还可得到他人的帮助,利于他们在教师点拨或讲解时听懂、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有意识地指导随读生,形成“个人自学、伙伴助学、教师导学”的方式。而我们研课小组的研课过程更是一个辛苦、快乐、感动的过程。
我们研课小组由我们市的教研员刘洪波老师和我们市的随班就读骨干教师共六人组成。我们采取了网上研讨和实际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晚上时间在我们的“平度市普特融合”QQ群中研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研课过程如下:
一、确定课题
11月初我们研课小组经过多方讨论决定以一年级上册的《我换牙了——统计》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一课为研课课题。
二、提供相关资源
课题确定后,每个小组成员各自提供有关本课的教学资源,这个过程我们是在网上完成的,小组成员将个人的资源在网上共享。这给我的备课增加了很多底气。
三、基于个人经验备课
根据普通学生和随班就读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小组合作,在小组成员提供的资源基础上,我进行了自主备课。
四、试教及小组评课一
第一次备课没有利用教材中的“我换牙了”这一资源,通过“猜一猜”来导入新课。在试教后,这种设计引起了大家的质疑,完全抛开教材的资源来这样设计是否合理?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是什么?尤其是刘老师的评析,给我们指引了方向。都说备课之前首先要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我一开始也是努力做到这一点,但看来我还是没有“吃透”教材。在全组老师一起共同奋战、齐心协力下,我们根据教材的编排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对课件进行修改加工。
五、试教及小组评课二
我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随班就读生与其他同学比较有着明显的不足,不愿参与,以至于互动有些困难,他对于学习的内容也不是很感兴趣,这该怎么办呢?刘老师一句话提醒了我,教给他简单的问题不就行了,是啊,在每次小组互动中,我如果让小组长结合学习内容,教给他一个简单的问题,他渐渐和小组成员多多少少产生一些互动了,哪怕是说了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极大的突破,令组员惊喜万分,不由自主地给他掌声鼓励,他也很开心,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能力的一点点提高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
六、小组总结反思
课题确定后,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集体制作课件,为研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论文作者:窦晓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4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材论文; 课题论文; 互动论文; 过程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