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在健美操专选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核心力量训练在健美操专选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赵 艳1,刘恬恬2

摘 要: 健美操运动以其动作的协调性、多变性等特点以及独特的节奏性和韵律性,深受广大师生的追捧和喜爱。健美操运动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力量、柔韧和协调能力,其中,力量素质是其最重要的素质。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健美操专选学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分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1)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对稳定专选学生的坐姿、站姿、单个难度动作的完成均有明显的效果;(2)核心力量训练对专选学生的“1min两头起”、“单腿直腿站立”、“1min球上仰卧起坐”、“平衡垫上单腿站立”和“单足转体360°”等专项素质动作提高比较明显。(3)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控制力以及平衡能力效果较好,对学生完成成套动作的艺术性与难度性,预防运动损伤均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核心力量;健美操;专选教学

作者单位: 1.山西机电职业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

Shanxi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angzhi 046011, Shanxi, China.

2.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需要工匠们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才能做到,而兴趣是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的直接动力。所以要想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就要从他刚刚接触专业时入手。教师要通过课程的供给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逐渐产生对专业的兴趣。兴趣是强大的内驱力,只有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才能坚持不懈,所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1 前言

随着健美操运动的大量普及,健美操已然成为高校体育一项必不可少的课程。健美操有大众与竞技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中,竞技健美操具有“强度大难度高”的特点,大众健美操具有“动作协调”的基础特点。对于健美操专选的学生来讲,既要体现健美操“健、力、美”的特点,也强调身体协调性和音乐节奏感,因此,对学生的专项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专项力量素质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从目前高校健美操专选教学状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的是传统的常规力量训练,而采用核心力量训练相对较少,核心力量训练主要通过徒手抗自重训练、创建不稳定条件进行适应性训练和强化性训练的手段,来加强学生核心肌肉群的力量和其他部位肌肉群的协调能力,使力量训练手段更具多元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稳定性和核心耐力,达到提升学生健美操技术水平和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

但是正如论文作者们所承认的,这项研究仅仅是个开始。发表论文的同时,研究小组推出了一个突触体浏览器工具,以帮助神经科学家进一步理解突触和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记者查阅《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发现,该条例明确界定了“工作态度恶劣”的范畴:“在工作中态度冷漠、生硬、蛮横、粗暴、语言粗俗,刁难、训斥行政相对人或者与行政相对人发生争吵,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对照之下,一些公务人员在面对群众的利益诉求时,表现出的不耐烦或冷淡甚至嘲讽的语气,虽然被个别人认为是其“性格”问题,但其实正是漠视群众利益的表现。

2 研究对象

以核心力量训练在健美操专选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研究对象。

(2)从外国导入重大项目的核心技术。从制造业水平看,山东省制造业的整体比较落后,其关键在于核心技术多数被制造业发达国家所掌握。因此,山东应基于重大项目,从国外积极引进核心技术,并通过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实现技术的本土应用,最大限度地顺应本地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其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还需制定出能够有效指导产业发展的规划或计划方案,培养建立新兴产业。此外,基于本地的区域优势,山东省还可以从海洋设备、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制造领域着力发展新产业。

3 研究方法

4.4 核心力量训练在健美操专选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以“核心力量训练”、“健美操教学”等关键词,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资料库查阅了大量关于国内外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及健美操力量教学训练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总结,了解核心力量训练的真正含义,为本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对象

选取山西大学体育学院2016级健美操专选班的23名男生为实验对象。所选对象身体状况良好,无心脏病和遗传病史,将这23名男生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11)(表1)。

通过对上述测试指标的T检验分析,P﹥0.05,说明在进行实验前两组实验对象的专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符合本实验的要求与条件。

4.2 实验组实验前后各项专项指标变化比较

3.2.2.1 测试指标

在参考前人核心训练方法和测试评价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归纳整理,并且结合2016级健美操专选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选取了以下几个动作作为评价指标。

表 1实验前两个组别学生的专项素质比较( n= 23)

①1min两头起和1min球上仰卧起坐(反映坐姿核心稳定性);② 单腿直腿站立和平衡垫上单腿站立的持续时间(反映站姿核心稳定性);③ 15次单足转体360°的成功完成次数(反映单个难度动作的完成次数);④ 艺术得分、完成得分和难度得分(反映完成成套动作的质量)。

实验时间从2018年3月5日-2018年4月30日,共8周。

实验组力量训练方法主要本着由稳定性到不稳定性、先徒手训练后小器械负重训练、以大肌群为主到小肌群为主的训练和以深层肌群为主的训练原则以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核心力量训练大致分为三个训练阶段:

(2)展胸、扩肩动作无力,且不到位。纠正方法:两人配合拽手、拽肩、拉肘投掷练习,并加强高抬屈臂扩胸运动练习。

对照组在教学中延用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主要体现在对专选学生的腰腹、背和髋等部位的力量训练。例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传统力量训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阶段(第1周),一般力量训练,任务是使机体产生适应性,负荷较小,以神经训练为主,提高灵敏度,增强肌肉力量。

第二阶段:肌肉强化和协调阶段(2-5周),任务是发展最大力量,使机体力量得到增强,负荷逐渐加大,增加肌肉的横截面积,进一步提高肌肉的力量。

第三阶段:增强肌肉的爆发力阶段(6-8周),任务是发展爆发力,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负荷较低,增加训练量,刺激深层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的发展,提高肌肉的功率。具体安排(表2)。

表 2传统力量训练方法以及负荷量安排

3.2.2.3 实验组力量训练方法

3.2.2.2 对照组力量训练的方法

第一阶段:徒手抗自重训练阶段(第1周),使学生处于稳定下状态通过做侧桥支撑等动作进行徒手练习,感受核心肌群的发力,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身体。

第二阶段:小器械适应性训练阶段(2-5周),任务是提高学生深层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的适应性阶段,使学生通过瑞士球、弹力绳等器械练习,加强身体的稳定性。

第三阶段:综合强化性训练阶段(6-8周),任务是提高学生身体各部位协调性的阶段,使学生继续在不平衡的状态下加大训练力度,以达到可以有效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

表 3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以及负荷量安排

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格局来说,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因此,对于我国整个市场经济来说,国有企业在整个经济格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国有企业中支柱性企业,电力企业由于其自身具有特殊性质,面临的风险也就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各个地区对电力行业的不断改革深化,使得电力行业的市场结构有了许多变化。另外,由于近年来金融危机以及政府多方面监管等众多因素,导致电力企业,面临的风险正在逐步加大。

3.3 数理统计法

针对实验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得出P值进行差异检验,并进行对比分析。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增速来看,7个候选城市的势头均不错,都超过了成都8.1%的GDP增速,而泸州、绵阳、德阳GDP增速更达到9%。

1)专业建设确立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符合工程认证标准为准则,以软件能力培养为特色,形成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

表 4对照组实验前与实验后各专项素质指标变化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对照组的各项反映核心力量的测试指标值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说明对照组在进行传统力量训练后,身体素质在站姿、坐姿、平衡力和难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由此可见,传统力量训练对提高专选学生的专项素质也有明显的效果。

3.2.2 实验设计

4.1 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专项指标变化结果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各项反映核心力量的测试指标值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1),说明实验组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后,专项素质在站姿、坐姿、平衡能力以及动作难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核心力量训练具有自己的优势,且比传统的力量训练效果更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沈从文对鲁迅杂文“强烈憎恨中复一贯有深刻悲悯浸润流注”的认识,恰恰照应了聂绀弩的文字。更难得的是,至于鲁迅的为人,当时许多人以为他“偏狭”,沈从文却在说他“愤激”、“骂世”的同时,又洞察了其“诚恳”和“素朴无华”的一面。这是沈从文超越自我情绪、超越一般读者的深刻见解。

4.3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各项专项素质指标值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 通过8周的力量训练实验后,分别将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稳定条件下的“1min两头起”专项素质进行差异性比较,p=0.48﹥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在稳定条件下训练腰腹肌力量的效果差异性不明显。但是,在不稳定条件下的“1min球上仰卧起坐”专项素质进行差异性比较,p=0.01﹤0.05,说明核心力量训练在不稳定的条件下对提高运动员的腰腹肌具有明显的优势。

表 5实验组实验前与实验后所得数据的结果与分析

表 6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坐姿核心稳定性的比较

通过8周的实验发现,不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专选学生的腰腹肌力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就传统力量与核心力量训练的手段而言,核心力量训练更具有优势,它主要是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在不稳定状态下的缺点,对发展专项学生在不稳定条件下的坐姿平衡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健美操运动员的腰腹肌力量和背部肌力的提高对完成各种腾空跳跃、转体、控制身体平衡和提高动作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核心力量训练中在加入熊爬、侧桥支撑等基础性动作,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核心力量训练的真正含义,从而有效的提高腰腹肌力量和身体的控制能力,体验核心稳定性。

表 7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站姿核心稳定性比较

从表7可以看出,经过8周的训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衡持续时间都有显著的提高,但是,不论是在稳定条件下的“单腿直腿站立”,还是在不稳定条件下的“平衡垫上单腿站立”,传统的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效果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说明核心力量训练在站姿平衡稳定性这一专项指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训练成绩也很突出。

“现在已经处于价格的底点,未来价格将稍有反弹并逐渐趋于平稳。”杨同宇认为,磷复肥会议结束后,许多肥料厂家已陆续出台了订肥政策。进入12月份,将进入生产、备肥的关键时期,需求将逐渐显现,并为市场提供支撑。

平衡能力在健美操运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平衡能力,就会在完成健美操一系列动作过程中处于失衡状态,对于完成高难动作更是不可能。因此,良好的平衡力会使学生稳定形态,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保证健美操动作规范。

同时,在核心力量训练中加入平衡球、瑞士球及弹力带等小器械训练,为学生创建一个不稳定的训练条件,提高学生在不稳定状态下动作的质量,实现肌肉力量的最大化。例如在本次实验中加入的平衡球上的俯撑练习、单腿撑于球上的转髋练习等训练动作,不但丰富了训练内容,提高了学生进行力量训练的积极性,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稳定性和平衡力。

从表8可以看出,经过8周的训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学生在单个难度动作的完成次数和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都有明显的提升。在15次单足转体360°的成功完成次数这一不稳定条件下的难度动作,核心力量训练较传统力量训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核心力量训练在动作的完成次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完成成套动作质量指标上,核心力量训练在艺术、完成和难度三方面皆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将核心力量训练应用到健美操专选班教学中将会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表 8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难度动作和成套完成质量比较

“15次单足转体360°”是以学生核心部位为支撑,配合全身各部位的协调进行,这一难度动作在旋转过程中容易产生晃动,经过核心力量训练正好可以补足单足转体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学生的核心稳定性和技术动作质量。保证健美操成套动作的质量需要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要求动作干净准确,动作规范,轨迹清晰,姿态优美,衔接自然;在动作难度方面,要保证动作的完成质量。这些都需要学生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和身体各环节的协调性。因此,在健美操运动中加入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保证了健美操成套动作完成的质量。

3.1 文献资料法

利丰雅高未来仍将坚持占领期刊的制高点,努力扩大图书、喷绘市场空间,以期成为一个集期刊、图书、文宣、喷绘于一体的、新的一站式印刷服务商。

4.4.1 提高学生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到健美操专选班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身体稳定性和平衡性。健美操是一项“难美”运动,在成套动作的完成要求高质量、规范、优美、自信和充满活力地完成动作。这就对学生的协调控制力和身体姿态有很高的要求,核心力量训练从核心肌群练习出发,协调身体各部位大肌群,激发深层小肌肉群,提高了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增强了学生的身体控制力,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2)用户信息容易泄露。打车软件首先就需要乘客进行实名注册并提供姓名和手机号码,因此在使用打车软件的过程中,乘客的个人信息都会被打车软件公司和司机知晓,大量的个人信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笔巨大的数据资产,一旦有懂科技的不法分子顶上了这笔数据,那么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极大的恶劣影响。

4.4.2 减少学生在完成动作时运动损伤的发生

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其特点是强度低、密度大,高冲击运动较多,且健美操动作组合复杂,变化较多,肌肉紧张与松弛交替进行,关节屈伸较多,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衡,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将核心力量训练加入到健美操专选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体支配力和稳定性,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4.4.3 丰富力量训练内容,提升健美操教学课程的质量

在健美操专选教学中,融入核心力量训练不仅克服了训练形式单调枯燥的缺点,而且可以丰富训练方法与手段,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兼职班主任已成为高校管理和人力资源的一部分,怎样选拔优秀的专业教师承担兼职班主任工作,如何通过有效管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更有序、高效地开展,是我们现在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应该选择具有丰富专业知识、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耐心、人格健康的优秀人才担任兼职班主任,同时建立健全监管体制和有效评价系统,趋利避害,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支大学生管理和教育的人才队伍[5]。此外,要让兼职班主任看到自己在教学中的成长和优势,鼓励其不仅要带领学生利用学校与医院资源,还懂得利用学生资源,使学生在实践中成为自己的助手,实现共赢。

5 结论与建议

5.1 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对核心稳定性的坐姿、站姿、单个难度动作的完成次数以及完成成套动作的质量四方面的测试指标均有明显的提高。在今后的训练中二者可以有效的结合起来,优势互补。

5.2 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在稳定条件下,对学生的“1min两头起”和“直腿单腿平衡”等专项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但核心力量训练更具有优势。因此,将核心力量训练融入健美操训练之中,对提高学生的专项素质和核心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5.3 核心力量训练相比较传统力量训练而言,核心力量训练在不稳定条件下,对学生的“1min球上仰卧起坐”、“平衡垫上单腿站立”和“单足转体360°”更具有优势。因此,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核心力量、身体协调控制能力以及身体稳定性更具有意义。

5.4 核心力量训练对成套动作的艺术、完成和难度比传统力量训练的效果更好,尤其在艺术和难度方面,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更有优势。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该结合专项学生的特点和身体素质水平,实现个性化,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5 核心力量训练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稳定性,有效地预防了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了健美操教学质量。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融入核心力量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1120-1121.V[2] 李恒.大学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53):50-51.

[3] 郑华艳,张平华.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698-699.

[4] 姜宏斌.人体运动核心区域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及理论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3):257-263.

[5] 赵浩仪.浅析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作用:以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1):25-26.

[6] 何凤.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健美操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6.

[7] 韩春远,赵晓雯,王卫星,宋绍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J].体育学刊,2013,20(5):113-116.

[8] 周萍萍.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1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Specialized Aerobics Teaching

Zhao Yan 1,Liu Tiantian2

Abstract: Aerobics is very popular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its coordination and variability, as well as its unique rhythm. Aerobics requires good strength, flexibility and coordination for students, among which streng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core strength training grouping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on the aerobics students by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core strength and traditional strength training are both effective for stabilize the sitting the standing posture of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completion of single action. (2)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s more useful on “1 min V-ups”, “single leg standing”, “1 min sit-up on ball”, “single leg standing on balance mat” and “single-leg 360 degree turn”. (3) Core strength training has a good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athlete's physical coordination control and balance. I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artistry and difficulty of a complete set of movements and prevent sports injuries.

Key words: core strength; aerobics; specialized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 G8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256( 2019) 05-0085-4

doi: 10.19379/ j.cnki.issn.1005-0256.2019.05.036

第一作者简介:

赵艳(1988-),女,山西长治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第二作者简介: 刘恬恬(1996-),女,山西晋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标签:;  ;  ;  ;  ;  

核心力量训练在健美操专选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