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不务正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务正业论文,谷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搜索引擎跨界到新能源,Google开始在IT以外的投资领域辗转腾挪。
据8月20日外刊消息,Google将对两家地热发电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进军清洁能源领域。Google将其称为是一次“革命性的技术”,理由则是因为看见地热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巨大潜力。但这似乎很难将其和Google的搜索本职工作联系在一起。这是否又是一场新的非相关多元化的版图扩张新信号呢?
新投资是否是一条金光大道,现在谁都不得而知,但接下来的这个坏消息却是实实在在的。当Google在清洁能源领域刚刚起跑时,却没有想到自己在纳斯达克的季军位置早已被悄然取代。
在此七天前国外媒体发出报道指出,Google市值首次被苹果超越,苹果上升到纳斯达克排行榜的季军位置,并成为硅谷“身价”最高的公司。按照8月13日当天美国股市收盘价计算,苹果股票总市值约为1589亿美元,比Google多出17亿美元。虽然Google的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在当天接受CNBC采访时轻松表示,Google能够保证持续增长。但对于Google来说,被苹果这个巨人甩在身后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让人轻松的消息。
从投资转型到被苹果赶超,到底是搜索引擎单一的广告盈利让Google到了成长极限,还是庞杂的分支逐渐削弱了主干营养?目前Google99%的收入都来自广告,但也都是一些网络广告。看来它已经不再满足于此,或许种种“不务正业”的尝试都是为了找到更多属于自己的天地。
从抢别人饭碗到被别人抢饭碗
苹果的这一场胜利,让所有人都开始相信,纳斯达克没有永远的王者,Google也不可能永远占据市值宝座。事实上,Google的对手不止苹果一个,连微软都将其视为下一个“敌人”。这个曾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在不断扩大自身业务范围的同时,其竞争力却日渐衰弱。
微软搜索、门户与广告平台集团高级副总裁Satya Nardella8月21日在圣约瑟市举行的搜索引擎战略大会上清楚地表达出微软赶超Google的决心,他在大会上说,他发现用户不再只是在Google搜索栏中输入关键字,而是通过搜索引擎来完成工作。的确如此,搜索已不再是Google唯一的工作,他们早就在巨大的搜索引擎掩盖之下萌生了庞大的功能体系。早在2004年的愚人节,Google宣布推出1GB空间的电子邮件服务Gmail,次年4月1日更是扩展到2GB以上,并增加了多语言入口以及富文本编辑功能。拥有5000MB存储空间的Gmail,比起大部分其他免费的网络邮箱来说都要大很多,当然也超过了微软和雅虎邮箱。
但谁都知道,对于主要业务是完成工作的微软来说,Google的这些举动无疑是在动摇微软在这个领域的地位。
面对如此情景,谁都不愿意自己被一个搜索引擎抢了“饭碗”,为了回击Gmail,微软和雅虎两家公司相继推出邮箱升级计划,Hotmail英文免费邮箱由2GB升级到5GB,后来雅虎免费邮箱也随即升级到1GB,之后雅虎甚至将邮箱容量调整为无上限。就这样,Gmail的出现也为Google引来了两个强劲的对手。
尽管如此,Google似乎并不担心庞杂的外部功能会加剧它与市场的竞争,反而越干越起劲。当Google注册了Gbrowser.com域名后,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专门为浏览器而准备的域名,那么接下来要做得,则是与Internet Explorer的竞争。面对这一传闻,Google也并未否认,GoogleCEO埃里克·施密特表示,如果能给用户带来利益,Google会考虑推出这样一款浏览器。
一个简单的搜索页面,你可能无法想象它背后拥有庞杂的功能开发系统。而Google除了最基本的搜索,除了Gmail,除了浏览器,还有将近二十五种之多的功能,每一项都让Google这棵搜索大树的枝叶不断繁茂,也给google带来更多新的成长机会。
水土不服
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所以Google并不担心自己的敌人有多少,但足以让他们郁闷的莫过于在这条中国之路上,Google走的并不顺利。
一开始,面对页面下方随着搜索条目无限延长的“Gooooogle”,很难有几个中国用户准确的念出它来,这位外国搜索老大在中国被大家随心所欲的称为“狗狗”或“GG”。2006年4月12日,施密特在北京宣布该公司的全球中文名字为“谷歌”,寓意则是“播种与期待之歌,收获与欢愉之歌”,尽管这一名称遭到很多中文用户的抵制,但Google中国仍然坚持使用“谷歌”作为正式名称。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不停的考验着谷歌中国高管的心理底线。2006年下半年,三份相继出炉的搜索引擎市场报告用不同的数据指向了同一个结果:入华之后,Google中国的市场份额继续大幅下降。整个2006年,Google中国的负面消息层出不穷,市场份额节节下滑,在国外光芒万丈的Google在中国黯然失色。为此谷歌不断的改头换面,2007年4月,谷歌发布了一款极具中国特色的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期望以此笼络人心。但这时,百度正借势巩固自己的本土老大地位,面对进入中国的“洋搜索”,百度打出了“百度更懂中文”的旗号,以壮士气。
今年上半年,百度推出的语音搜索“百度Hi”。虽然早在几年前,Google就已经推出,但此搜索非彼搜索。百度的语音搜索实则是打通电话,告诉百度客服工程师你所想要的,之后由他来帮你搜索。但Google则是完全由机器识别语音,并与其他的音频文件进行匹配,找到你所需要的答案。但最后这项高科技的语音识别技术也总是因为频频出错而被弃用。对于这一毫无技术含量的语音搜索,百度其实想做的是让用户在不上网的时候也能百度一下,高达74.5%的市场份额靠得就是“不求最好的技术,就看有没有用户需求”的思路。在这个技术是软肋的中国搜索行业,一身绝技的Google也不敌百度,难成中国网民手边第一搜。
最终,这场被喻为新龟兔赛跑的“百谷之争”,谷歌还是位居第二。这也让谷歌明白,仅靠产品技术领先是不足以在中国市场领航的,更重要的是忠诚度和大众化。为此施密特也表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Google也有五千年的耐心来赢得在中国的市场。”
但全球资产研究公司的资深分析师特里普·乔德利则表示,谷歌仅靠搜索领域的成功已不足以维持其领先优势。他说,“谷歌在搜索之外的领域乏善可陈,我认为谷歌董事会和管理层需要反思。”看来,想要做到成功的“不务正业”,其实也很难。
谷歌业务表
Google搜索引擎
Google Web API(网络应用程序服务)
Google Book Seartch(图书搜索服务)
Gmail(邮箱服务)
Blogger(博客服务)
Orkut(社会性网络服务)
Google Notebook(电子笔记本)
Picasa(数字图像服务)
Google的GBrowser浏览器
Google桌面搜索
Google工具栏
Google Web Accelerator(网络加速器)
Google Earth(谷歌地球)
Google Maps(地图服务)
Google Moon(纪念阿波罗网上服务)
Google Sketch Up(3D绘图软件)
Google新闻
Google网页目录
Google Answers(专家搜索服务)
Google Talk(即时聊天软件)
Google Local(中国本土搜索服务)
Google Scholar(学术文献搜索引擎)
Google Special(特别搜索服务)
Google Video(视频搜索服务)
You Tube(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