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世界观转型的完成_世界观论文

论马克思世界观转型的完成_世界观论文

关于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完成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世界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长期流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开始于1842年《莱茵报》时期,完成于1844年初《德法年鉴》时期。笔者认为,不能只看他在自然观上唯物主义是否占了上风,因为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主要是在历史观而不是在自然观上实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观点也是矛盾的,还受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强烈影响。马克思1845年写的《神圣家族》开始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1845年他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其彻底完成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标志,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明确指出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质上的物质活动;并把实践引入社会领域,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指明了新唯物主义立足于新的阶级基础,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主义 世界观 《神圣家族》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长期流行的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即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开始于1842年《莱茵报》时期,完成于1844年初《德法年鉴》时期。这种意见是值得商榷的。关于这一转变的起点,笔者已在《晋阳学刊》1994年第一期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起点》一文中作了论证,下面简要地谈谈关于这一转变的完成问题。

对于马克思这样一位无产阶级新哲学的创立者,我们衡量其世界观的转变是否完成,不应该象衡量以往资产阶级哲学家的世界观一样,只看他在自然观上唯物主义是否占了上风就行了,因为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主要是在历史观而不是在自然观上实现的。

如果把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仅仅局限于转向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上述传统观点似乎有点道理。但问题在于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绝不仅仅是转向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而是通过费尔巴哈转向更高级更彻底的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换句话说,马克思不是以完成自然观上的变革成为唯物主义者的,而是以完成历史观上的根本变革成为崭新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的。所以,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完成,应当以形成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观点为主要标志。众所周知,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时期,他所关注并对他世界观的转变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历史观方面的问题。这一转变是从历史观问题即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开始的,同样也是在历史观问题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完成仅仅局限于达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水平,那就等于说这一转变根本没有完成,不仅没有完成,反而倒退了。因为马克思并没有把精力放在自然观的变革上,而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又是唯心的。

仔细考察一下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实际过程就不难看出,不仅《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没有完成,这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这一转变也没有完成。

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表明,马克思的思想比1843年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有了明显进步。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还受着黑格尔唯心主义理性原则的束缚。他虽然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上初步形成了唯物主义观点,但是他依然要从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中寻求理性,用这种理性来说明家庭和市民社会。《<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进步就在于。他开始诉诸革命,诉诸无产阶级,提出了“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①这一重要论断。马克思这时认识到,要摧毁德国的旧制度,光靠理论批判这种精神力量是无济于事的,社会制度是一种强有力的物质力量,只能靠武器的批判即靠“物质”的革命活动才能够实现。

上述情况说明,在摧毁德国旧制度这种特定意义上,马克思已把“武器的批判”这种物质力量比“批判的武器”这种精神力量看得更为重要了。但是,马克思并没有由此得出物质决定意识的一般性结论,这是其一。其二,马克思这时虽然已经看到革命斗争的重要性,已经理解革命实践的客观本质,但他当时还不理解实践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即不理解生产劳动的决定意义。第二,马克思这时虽然已经意识到革命活动需要无产阶级这一社会力量,但他只把无产阶级看作革命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和“被动因素”,认为人类解放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它的头脑是哲学,而没有看到新的哲学正是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动性。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最重要的文章,可代表马克思当时思想上达到的最高水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当时既没有对市民社会作出进一步解剖,也没有对整个社会结构各基本要素的关系作出应有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不可能产生。因此,没有理由认为《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已经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过渡期间的重要著作。这部著作以“异化劳动”为主要内容,阐明了物质生产劳动这一最基本的实践,通过“异化劳动”这种形式论述了劳动实践对人和社会关系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出发分析社会各种现象,认为整个人类的奴役制都产生于异化劳动,一切奴役性的关系都不过是劳动者同生产者关系的各种变形和结果。在马克思看来,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私有财产的运动是以往全部生产运动的感性表现。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这些论述显然比以往的认识大大深化了。物质生产不仅决定私有财产,决定家庭等社会组织,决定国家和法,还决定各种意识形式,可以说它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从这些方面来看,马克思这时似乎已经认识和把握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观点,难怪有些学者把《手稿》看作唯物史观的起源或诞生地了。

问题在于《手稿》中的观点是矛盾的,它一方面指出了物质生产对整个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又受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强烈影响,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还占据统治地位。

人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认为人有其固有的完美的本质,应当从人的这种理想本质出发去说明一切。《手稿》所肯定的劳动正是以承认人有其固有的、完美的本质为前提的,认为人的理想本质决定了劳动也应当是理想化的活动。从人的理想本质和理想化的劳动出发去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生产劳动,必然会对它采取否定态度,只看到现实劳动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是对理想劳动的背离,是异化劳动,是动物性的、非人的劳动。然而,无论是理想的人还是理想的劳动,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存在的。这种人和这种劳动仍然带有黑格尔绝对理念的抽象性和思辨性。这样一来,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在整个社会历史中具有决定作用的积极思想,归根到底都被淹没在理想化的人和劳动的抽象议论当中,最后仍然倒向了唯心主义。事实上,马克思在《手稿》中的确是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基本观点出发去批判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批判黑格尔哲学,论证劳动,论证社会问题和共产主义的。这中间虽然也取得不少积极成果,但最终结果仍然未能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巢臼。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世界观在《手稿》中也没有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

那么,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何时完成的呢?应当说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和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才得以基本完成。

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使马克思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用异化理论来说明社会历史问题的困难。于是,超出并发展费尔巴哈理论的工作便在《神圣家族》中展开。

《神圣家族》超出《手稿》的表现之一在于对劳动实践及其作用的认识上。

青年黑格尔派认为,历史的发源地不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而是在天上的云雾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否定了这种错误观点,明确肯定这种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正是历史的发源地。这首先意味着对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的肯定,同《手稿》中对现实劳动的态度截然不同了。从《神圣家族》开始,马克思把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从理想劳动转移到现实的物质生产上来,并把物质生产提到首要地位,而不再象《手稿》那样对它持否定态度了,异化的观点还继续存在,但已退居次要地位。这种对现实的物质生产的肯定,同时也意味着马克思已开始认识到实践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及其在整个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离开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根本不可能对社会历史有任何真正的认识,更不可能对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产生任何触动和改变。

与对物质生产的认识相一致,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有了明显的进展和突破,这是《神圣家族》超出《手稿》的又一突出的表现。恩格斯后来指出:“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这个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于1845年在《神圣家族》中开始的。”②

马克思认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是各不相同的,这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状况不同有密切关系。与青年黑格尔派把人抽象化为历史,把历史当做某种特殊人格的观点相反,马克思认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一切、拥有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表明,马克思已开始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不再一般地讲人是历史的前提,而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说明历史,把历史看成人的活动,看成人类实践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通过物质生产看到了产品背后隐藏着的人与人的关系。他明确地指出:“实物”不单纯是“物”,“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是他对他人的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③列宁十分重视这一思想,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段话极富有代表性,它表明马克思是如何接近自己整个体系的基本思想的,即如何接近生产的社会关系这个思想的。

总之,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不仅看到了实践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物质生产及其决定作用,而且看到了生产的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决定意义。基本上放弃了“异化劳动”、“抽象的人”这种带有空想性质的观点,他立足于现实的物质生产,立足于现实,去寻求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放弃了从物质生产以外去寻求历史发展根源的做法,从而使自己的世界观基本上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应当说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他世界观转变完成的显著标志。《提纲》完全清除了以往著作中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同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

在《提纲》中,相对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新唯物主义”④。恩格斯后来指出,马克思这份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⑤,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⑥。这些论述相当清楚地讲明了马克思本人和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对于马克思何时完成世界观转变问题的看法。

当然,《提纲》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世界观转变完成的标志,主要还在于它本身的内容。

马克思在《提纲》中首先明确提出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缺乏实践观点。它们“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⑦因此,它们既不真正了解实践的客观性,也不理解它的能动性。明确指出,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具有客观性、社会性、能动性等特征。

在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他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⑧旧唯物主义由于不了解实践,陷入了直观性,所以不理解人的本质,因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⑨,无法理解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本质。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⑩。旧唯物主义由于不了解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意义,所以长期解决不了社会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把实践观引入社会领域,彻底解决了社会生活的客观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1)

在《提纲》的最后两条中,马克思阐明了自己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和以往一切哲学的区别。区别之一是阶级基础不同: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市民社会,立足于资产阶级;“新唯物主义”则立足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12),即立足于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区别之二在于: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即认为哲学的任务仅仅是认识世界;“新唯物主义”则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因为“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3),认识的目的不在于自身,而在于指导实践。

从上述情况我们不难看出,《提纲》的确是新世界观和新唯物主义的发源地,是马克思彻底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转变的标志。(收稿日期:1994年7月15日)

注释:

①④⑦⑧⑨⑩(11)(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18、16、18、18、18、17、18-19、19页。

②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7、208-20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页。

标签:;  ;  ;  ;  ;  ;  ;  

论马克思世界观转型的完成_世界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