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意识的操作定义与定量研究_现代心理学论文

信息意识的操作定义与定量研究_现代心理学论文

情报意识的操作定义与定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量论文,情报论文,定义论文,意识论文,操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操作定义,指的是“通过揭示被定义对象的操作方法而作出的定义”[1]。操作定义是操作主义的一种定义理论。操作主义原是西方科学哲学学说,于本世纪20年代形成,50年代开始产生较大影响。该学说的核心是对概念的操作分析,进而提出以操作行为定义科学概念的主张。操作定义不同于通过揭示概念内涵来定义概念的这一传统方法,而立足于科学概念的可操作性。它把确定的、来自经验的操作表述到被定义的术语之中,以确保科学陈述的客观可检验性。一个操作定义实际上指出了在测量变量时所使用的程序,它不是在纯粹的哲学思想中产生,而是建立在科学家们工作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突出优点是通过操作检验将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或变量转化成抽象层次较低的概念和定义,并使其具有可供观、测的性质,人们可从中得出测量的指标,进而以这些指标为中介,使抽象的理论、假设与实际发生的现象相联系,还可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正因为操作定义的定义过程为不可量化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铺平了道路,所以迄今为止,操作定义不仅在现代物理学和心理学中具有较大影响,而且还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行为科学。

人的意识原本是一个不可量化的概念。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观念的世界,这是在人的后天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各种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包括以一定的观念形态而存在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其他各种思想观念或思想体系;另一部分是经验的世界,这是个体的人在周围环境的直接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中包括以一定的经验形态而存在的认识、判断、评价以及各种体验和感受。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人的观念世界和经验世界之间还有一种东西,这就是“态度”。人的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一方面,态度与个体的观念世界尤其与其中的信仰和价值观等有着模糊的边界和密不可分的联系,常常反映出个人的各种思想认识;另一方面,态度是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的,一切态度都是针对一定的对象而产生的,所以态度包含着相当大的经验成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新成果表明,态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而且,还可以对态度的方向(即人对某事物的喜欢或不喜欢,肯定或否定)、强度(即人对某事物态度的强弱程度)等进行测量,以一定的数据或量度来表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报意识就是社会的人对待情报和情报活动的态度。讨论至此,我们完全可以借鉴现代心理学关于态度的研究手段、成果和西方科学哲学学说关于操作定义的定义理论和方法,给情报意识作出这样的定义:情报意识是运用调查统计方法,经测量而得出的人的情报认知水平、情报反应能力和情报需求程度的总和。情报认知,指的是个体对情报的认识、理解和评判;情报反应,是指个体对于情报信息的敏感性和觉察力;情报需求,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研究等活动中所产生的对情报的欲望和要求。人的情报需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能已被人考虑到并表达了出来;另一种是可能未被人考虑到而没有表达出来。我们在这里指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这种需求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状态,即人对情报的摄取状态,它本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当主体能够把自己的需求反映为主观目的和动机时,这时的需求就表现为主观性。[2]这种主观的情报需求就是一种情报意识,它因人而异,强弱程度不等。

情报意识的操作定义一经作出,其定量方法问题便迎刃而解,因为,这一定义已明确地道出了情报意识的组成部分和量化方法。我们不妨试举三例,扼要述之。

例如,可采用问卷法测量人对情报的认识水平。即将情报的有关知识和问题,如情报的特点、类型、功能、性质、价值、交流方式和收集、加工方法等编写成一些问题让被试填答,回答出自己的认识、看法和观点,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给分,不同的被试便获得不同的分值。从形式上,此法分为开放式问卷法和封闭式问卷法。前者只提出问题,并不提供任何可能的或可供选择的答案,使被试者能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后者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又提供可能的几种选择答案,由被试者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从中选择回答。前者费时,后者多含猜测成分,因而各有利弊,可视对象的文化素质等情况选择使用。又如,利用表格调查法、工作记录统计法(即对日常情报服务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各种工作记录,如读者登记簿、借阅单、复制单、咨询提问单、意见簿等进行统计和分析)、文献利用分析法(即馆藏文献利用情况分析、各种检索刊物和检索工具的使用分析)等,对用户的情报反应能力和吸收能力进行调查,并进一步将调查结果序列化、数量化。这种定量化处理方法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表格矩阵方式,即将调查统计数据排列成矩阵形式,使分析者对复杂的数据有一个一目了然的定量认识,以便进一步进行横向和纵向、交叉和相关分析,从而能够发现多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图形方式,即将调查统计结果整理并绘成各种图形,如柱状图、圆形图、直方图及各种曲线图(分布曲线或回归曲线)等。图形醒目直观、容易理解,有的还能形象地表示某种发展趋势,因而具有预测功能。再如,可应用征询调查和引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人们的情报需求进行定量测试。前者可从“查找文献来源所占用的时间”(其中可分为较少时间、较多时间、很多时间等)、“所需文献来源能够查到的情况”(分为相当数量、查到少数、查不到三种类型)、“获得关键性文献的难易程度”(分为不困难、比较困难、非常困难、无法获得四种情况)等进行征询调查。利用这种方法,还可测出一群人不同情报需求的不同百分比数。后者,即引文分析方法,这是指选择一个题目让某一群人撰写综述(如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的班级就可这样做),然后对文献综述的引文数量作出统计,并且,又可同时对其利用文献的类型、文种和时间跨度等作出统计和分析。

根据情报意识的操作定义,将上述分别测出的情报认知水平、情报反应能力和情报需求程度等三种不同的数据相加之总和,便是对某人或某一群人情报意识定量研究的结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量化过程应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如果仅仅采用单一的方法,其结果往往会出现偏差。这多种多样的量化方法,除了借鉴现代心理学之外,还可以从现代经济学、社会学、科学学等学科中去汲取。

标签:;  ;  ;  

信息意识的操作定义与定量研究_现代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