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临床观察论文_张朋

(曲阜市中医院 273100)

【 摘要】 目的:研究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中将2014年9月~2015年3月内,我院住院部确诊并纳入治疗的80例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方法分组,设置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状态下实施常规开腹手术,实验组中40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状态下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3.5±3.6)min,平均出血量为(39.5±7.3)ml,术后排气时间为(7.1±1.0)h,上述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进饮食,效果值得肯定。

【关键词】 胆囊炎;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8-043-01

胆囊炎以及胆总管结石均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症状严重、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危重的特点。两种疾病常常合并存在,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有关研究资料中显示,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在9.0%~16.0%范围内[1],近年来有一定的增高趋势[2-3]。临床确诊后建议通过手术治疗。但常规的开腹手术下对患者损伤大,创面愈合时间长。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大力应用,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成为治疗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案。为进一步研究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本研究中将2014年9月~2015年3月内,我院住院部确诊并纳入治疗的80例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下展开对照分析,数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将2014年9月~2015年3月内,我院住院部确诊并纳入治疗的80例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方法分组,设置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中,26例患者为男性,14例患者为女性,年龄区间为35~75周岁,平均为(56.8±2.9)岁,病程为2周~10年,平均为(5.1±0.3)年;实验组中,23例患者为男性,17例患者为女性,年龄区间为35~75周岁,平均为(57.3±2.6)岁,病程为2周~10年,平均为(4.9±0.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未见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中40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状态下实施常规开腹手术,开腹后对胆囊组织进行切除,同时联合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并T管引流术。

1.2.2 实验组 实验组中40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状态下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具体方法为:手术体位为仰卧位,保持头高足底状态,高度在15.0°~20.0°范围内。采用标准四孔法建立人工气腹,于脐下缘分位置置入尺寸10.0cm Trocar,于右侧肋缘下锁骨中线以及标准腋前线位置置入尺寸5.0cm Trocar,然后放置腹腔镜操作器械。手术操作医师在腹腔镜视野下对腹腔组织进行探查,了解腹腔情况,同时对胆囊三角区进行解剖,将胆囊管以及胆囊动脉暴露于腹腔镜视野下。手术医师在腹腔镜下对胆囊动脉进行夹闭处理,然后切除胆囊组织,进而切开胆总管取石,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胆汁渗透以及出血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放置引流管。然后常规退出腹腔,解除气腹状态。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手术方案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方面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通过t方法检验,在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3.5±3.6)min,平均出血量为(39.5±7.3)ml,术后排气时间为(7.1±1.0)h,上述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应数据如下表(见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对比表

3 讨论

传统临床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主要采取开腹手术的方式治疗,由于开腹手术的创面大,因此对患者构成严重损伤,术后并发症多,患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因而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经济负担,临床实践上存在一定的限制。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大力应用,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成为治疗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案。本研究中通过数据对照的方式验证了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优势在于,腹腔镜下手术切口小,损伤轻,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故而术后恢复速度快。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时,患者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适应症:(1)临床诊断为原发或继发性肝胆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直径在0.8cm以上;(2)由结石诱发胆管炎或胰腺炎;(3)胆囊无结石,功能良好,胆管内结石松动,可取出。

综合本文以上分析认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帮助术后早期排气,效果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 范淑君.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并发胆瘘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54-156.

[2] 赵传印,朱馥荣.改良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临床应用[J ] .重庆医学,2012,41(8):787-788.D

[3] 郭中叶,刘剧艺,党登峰等.64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并胆管一期缝合治疗体会[J].海南医学,2015,(8):1202-1203.

论文作者:张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7期供稿《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6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临床观察论文_张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