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电线路是整个电力输送过程中最要也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良好的输电线路质量能够保证整个电网系统安全有效运行,因此,加强输电线路质量的控制对于电力工程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降低电力工程施工过程的施工风险,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施工;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提高策略
前言
输电线路施工建设工程主要服务于电力传送,是用户和变电站之间电力传输的通道和纽带,是电力配送环节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电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施工作业规范,有效监控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质量,促进电力工程建设平稳、健康发展。
一、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
1.1质量优先原则
输电线路本身的质量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应该进一步强化输电工程有关的质量控制。
1.2预防为主的原则
在对输电线路进行建设的时候,合理预防质量事故的出现,能够对人们自身的生命以及财产加以保护,同时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可以看出积极进行相关的预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输电线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去对其中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用合理的方式去对其进行预防,对当前的问题进行快速处理,以保障相关的质量。
1.3人为控制的原则
在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人员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控制人员的管理可以有效保证项目的质量。所以,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应该充分调动人们自身的素质意识,强化自身的责任感,从而有效对项目的质量加以保障。
二、输电线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塔角影响
在进行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时,为应对基面的挖方量,进行塔角施工,尽量确保基面的挖方量最小化。 在进行塔角施工时,当地面具有较大坡度,且超过了塔长短脚的最大允许高差,此时需要将塔长脚相对的基础主柱以及塔长脚升高,确保其与多余高差平衡。 当上述方法还不能解决问题,施工人员则需要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平衡处理。
2.2排水沟护壁的影响
为避免排水对塔位基面造成影响,人们在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完工前设置了排水沟护壁。
在进行排水沟护壁施工时,应对塔位四周地质进行详细勘察。 当塔周围具有较少含沙量,且粘度小,或者塔位四周地质表层为强风化岩,那么在进行排水沟护壁工作时,应采用块状混凝土进行预处理。 当塔周围土质属于粘性土且较硬时,可以通过制备环绕方式确保护壁的正常工作。
2.3 基面表层护面的影响
基面表层护面主要应用与风化极为严重的塔位。 为避免施工中造成损坏,在进行基面表层护面工作时应在施工后期进行。 为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更好保证,在进行护面施工时,
需要将基面表层杂物清理干净,并保证基面表层护面要以基面的排水坡度作为斜面,确保基面排水通畅。
三、提高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措施
3.1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输电线路施工时,必须加强控制手段,确保施工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浇筑属于基础工作,主要为了确保转角塔的稳定性。 在对岩石进行基础时,需要对塔位周围的岩石进行调研,判断勘察情况是否有差异,当差异较大时,应确保岩石结构整体性不受破坏,并反复核对锚筋安装,在确保无误后,进行固定浇灌,并依据浇筑混凝土要求进行养护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杆塔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输电线路的杆塔受力主要包括两种,即:直线型和耐张性。 对于杆塔的选择要科学合理, 否则影响输电线路的速度以及经济特性,还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维护中塔结构的合理性。 当在平地或者是丘陵地施工时, 需要预先选择预应力混凝土杆或钢筋混凝土杆;对于输送难度较大的地区,可以选择铁塔。 杆塔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运行过程中,可以作为支持力,避免导线以及避雷线变形。
3.3基础掏挖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由于基础掏挖工程具有隐蔽性,因此在施工时,会导致混凝土在浇灌后无法通过外观进行检测,因此对基础掏挖工程进行质量控制极其重要。 为提高基础掏挖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进行以下方法,即:合理配制混凝土料,并基于塑料布衬垫方式,预防地面基础壁由于碰撞而脱落;可以选用塌落度大一级的混凝土对空隙进行填充;可以通过插入型振动器方式进行基础掏挖施工,这样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密实性。
3.4斜插板施工质量控制
进行斜插板施工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基础施工的主材与塔腿主材坡度相同。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对塔腿的主材角钢进行直接插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础水平力对基础底板造成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基础土地的上拔与下压均比较稳定,因此,在进行基础强度计算时,可以把水平力产生影响忽略。 对于偏心弯矩降低的基础强度施工,可以通过控制下压稳定性基础底板的方式,降低偏心的弯矩。
3.5架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输电线路的架设也要严格遵守工程的基本要求,放线时导线的连接松弛度观测、紧线以及附件的安装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放线滑车的选择中,要尽量选择轮径较大的导线,并且弯曲力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这样不仅磨损系数会降低,同时受力时的弯曲也会大大减小。而目前输电线路的紧线工作中需要对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进行确定,保证在一定耐力范围的前提下再进行紧线,这样也避免了杆塔架设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3.6光缆施工质量控制
输配电线路的光缆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由于光缆线路是金属制成的,因此对于光缆线路施工过程中的防雷工作也不能够护士。施工前,需要对设计资料、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等进行监察,保证没有问题后再详细了解光缆施工的安装手册以及说明书等,这样也保证了避免出现安装错误。同时光缆线路架设前还要对光缆的性能进行测试,如果没有问题后才可进行安装施工。而由于光缆的特殊属性,在施工前不能够对光缆进行拉伸以及扭曲,否则也会影响到光缆的质量。
3.7塔脚优化
3.7.1一般高低脚
塔脚级差一般为 2.5m,由于地面高差是任意值,当长短脚不能完全平衡地面高差时,一方面可将部分主柱露出地面,另一方面塔脚级差可缩短为 2.0m。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在杆塔位于陡峭山顶控制铁塔的正侧面根开,减少施工基面挖方量。对于坡度较大的地形,塔的长短脚已用到最大高差仍不能平衡地面高差时,可采用长脚对应基础主柱升高的办法来平衡过多的高差,必要时可做特殊基础。在基础无法满足或其他因素主柱不宜升高时,可对短脚所在基面适当挖方。
3.7.2全方位高低脚
4个塔脚一般为不等长的形式,可根据各种不规则塔位地形的需要,组合成各种不同长度的全方位高低脚。高低脚塔的高脚侧与低脚侧的主材应为同一规格。由于高脚侧与低脚侧斜材计算长度不同,选材时要求前者角钢规格比后者大1~2级。
结语
当前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增加,这对于输电线路的可靠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需要。在电力行业里,输电线路质量控制占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保障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需要对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给予保障,这就需要电力施工人员不断强化自身的能力,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道祥.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低碳世界,2016(19):55-56.
[2]黄达洋.电力工程施工中输电线路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2):211-212.
[3]张来根.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J].江西建材,2015(22):55-56.
论文作者:宋成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线路论文; 基础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光缆论文; 电力论文; 高差论文; 杆塔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