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之浅见论文_曹俊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之浅见论文_曹俊

曹俊

摘要:课堂是教师施展本领的主要场所,要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充分利用每一堂课,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氛围的创新、教学评价的创新。以此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创造能力;创新教育;创造性思维;有效的教学法

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创新实践是创造性思维的实现,创造性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先导,是创造的精髓。因此,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思维的培养。”课堂是教师施展本领的主要场所,要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充分利用每一堂课,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经过摸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内容的创新

许多教材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验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或增添教学内容,或调整教材顺序,或开展课外活动,尽可能弥补教材之不足,充实、扩展有关教学内容,为开发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服务。例如,笔者在讲到喜剧的时候,让学生自己理解课文并组织表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手段的创新

我们利用学校提供的有利条件,主动学习制作课件的设计等,把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有利于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兴奋、不断的激动中展开思维活动,增长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教师备课时制作课件的时间多花了一点,但教学效果大不一样。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知识长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就必须灵活运用能激发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活动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某种模仿的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断,让学生在里面担任一定的角色,就像演员体验生活一样地去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主动参与到对知识内容的构建中去;大胆质疑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向学生演示预先安排好的思维受阻的现象,让学生看到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所经历的“挫折”,以及如何在若干次“挫折”后克服了思维上的障碍,提出问题,最终找到正确的结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氛围的创新

在教学中,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创新思维能力的是环境,我们经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铺石;创立学习共同体,活跃课堂氛围;运用语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活课堂气氛;运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氛围。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充满想象、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保证。

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评价的创新

有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入语、讲授语、评价语和结束语是最关键的提升课堂效率的语言。学生一般对教师的评价比较看重,甚至把教师的评价作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教师高明的评价,会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产生愉悦感,从而激起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并主动地、自觉地去探索、创新。具体来讲,实施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评价内容

教师的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也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发挥教学评价的判断、延伸、提升功能。帮助学生了解即时学习的效果,明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对学生建构知识和经验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方法。教师的教学评价既要关注知识性目标,也要关注技能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会产生强劲的动力,能让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合作、主动探究知识等。从而实现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2.从语言习惯入手

运用得体的评价语言,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师反馈中有一条是具体的、描述性的。教师不能总是用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如果那样,久而久之,对教师的评价与奖励学生就会产生淡漠感。在教学评价中,有的教师习惯于一味地使用夸奖语言,有的教师习惯于使用“嗯、好、是吗”等笼统语言,有的教师在评价时有口无心,缺乏真情实感。得体有效的教学评价语言应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嗯嗯啊啊,不重复自己的话。语言力求简洁具体,有启发性和指向性。教师在运用时要自然亲切、尊重学生、富有真情实感。

3.从具体情境入手,使用多种样式的评价语言

(1)激励式。它主要用于学生回答精彩处的及时、积极评价,会成为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动力。在关键点上的由衷赞美,是教学语言魅力的真正体现。当然,教师在评价的时候,除了关注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以外,还要关注学生包括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切不可所有的学生都用同样一种评价语言。常用的肯定激励式的评价语有:①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而且相当自信,我非常欣赏你!②你的看法很有见地!你的想法很有价值!③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④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错误探讨式。当学生回答错误或有欠缺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尊重个性差异,用委婉的语言来提醒学生对问题进行再思考。常用评价语:①再换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好吗?听听其他同学是怎么想的,好吗?②你的回答很不错,在细节上再补充一下那就更完美了。③某同学虽然看法不是很全面,但老师发觉他很有勇气,同学们学贵有疑,你们也要像他那样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

(3)探究理解式。它是一种追问式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向较高!较深的思维层次递进,使学生能更准确、深刻地对文本进行揣摩分析,由此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处。常见评价语:①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再想想,还可以怎么理解?②你能进一步对你的回答作出解释吗?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以饱满的创新热情去积极思索、探索和大胆地想象。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得到充分发展,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州龙里民中558000)

论文作者:曹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  ;  ;  ;  ;  ;  ;  ;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之浅见论文_曹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