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教材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产阶级论文,教材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一节,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现就该节教材中的几个问题作一分析,以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
一、“破题”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一节的课题在未修订前教材中为《康、梁的维新思想和活动》,变动相当大。这是很值得探究的。从字面上看,将“康梁的维新思想”换成现题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说明“康梁的维新思想”并不是某某个人的思想,而是一个阶级思想的代表。将康梁的维新思想置于整个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之中,这不仅仅说明该思想广泛的阶级基础,而且表明它们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发展的一个结果。现课题用“产生和发展”替换原课题“思想和活动”,则更表明教材编写者强调“维新思想”产生的过程。简言之,原题《康、梁维新思想和活动》是一个“静态”的标题,重点在于对康、梁维新思想的介绍和说明。现题《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在说明维新思想产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标题。新旧标题的一“静”变一“动”,透过字面的意义,则深刻反映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希望教师能将教学的重心由对康梁维新思想内容的介绍,变为对康梁维新思想产生发展过程的说明,以便让学生从单纯的对教材的记忆、识别,转向对教材的分析、理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对事物由“静”的记识转变为“动”的理解,从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向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变化”观点的转化,是一个飞跃。如果我们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如果我们对教材的讲授,不再是死的僵化的历史知识,而是活生生的充满发展变化过程的人和事,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因此,这“一静一动”的变化,不仅是我们分析理解该节教材的一把钥匙,而且也是我们讲好任何一节课的关键。
二、背景三要素:政治、经济、思想
讲述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是该节内容的重点,课文后第一道练习题就是问“维新思想产生背景”的。关于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有两个小标题:第一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这是讲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的经济背景。第二是“康梁的维新思想”,其中前部分内容介绍了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思想的情况。这是介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前期情况,也是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思想背景。但是,维新思想产生的另一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即它们产生的政治背景,该节教材没有谈,只是在该章导言中有一句话:“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这段话,不仅是维新运动产生的政治背景,同时,也是维新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教材的编写者之所以没有在该节再列出“维新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这类标题,决不是教材编写者的疏误,也不是因为导言中已有那句话、而是在该章教材之前,就已经讲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及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这点恰恰就是维新运动和维新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在一次空前的对外战争的失败之后,产生了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康梁发起的维新运动的急迫性、被迫性。国难当头,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秋,不变法不行,不维新不行,这是维新变法的被迫性;康有为向光绪帝讲,小变不行,要大变、全变,三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就是这场维新运动急迫性的表现。其实,像我们中国这么一个有几亿人口、上千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搞变法这样一件大事,太急是不容易搞好的。因此,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急于求成是维新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它也说明了变法维新的急。而急带来的另一结果,就是它行动基础的薄弱,易于失败。百日维新,短短的几十天里,一道诏书连着一道诏书,前面的谕令还未实行,新的谕令又到,恨不得春雷一声,天地改色,然而,骤雨不久,来得快,走得也急,很快失败。
在中国近代史上,这种变法革新与民族危机加深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个规律,每一次大的对外战争的失败总要带来新的变革思想或行动。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产生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到北京,火烧园明圆,之后才有总理衙门的设立,“求强”“求富”洋务运动的兴起。这次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受创巨深,因而产生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维新变法运动。这说明,救亡图存,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是中国近代变革变法的主旋律。而又因为这种改革的被迫性、急迫性,导致变法革新的思想准备不充分、经济基础和阶级力量的薄弱,结果变法革新失败。以上这些内容,教师课堂上虽可以不讲,但不能不了解。
至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的经济背景,即教材中第一小标题的内容,“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895年到1898年间,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为什么事隔近三十年,到19世纪末才有了初步的发展?这里有一个原因。教材上有一句话:“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就是说,清政府对近代工业垄断政策的破产,才导致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过去,学术界有一个传统的说法,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后来,有一种新说,认为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政治上是失败了,但经济上并没有失败,因为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不仅原有的近代工业仍旧保留下来了,而且还有所发展。其实,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甲午战争不仅宣告洋务运动政治上的破产,而且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经济上的失败。这种经济上失败的标志,就是清政府对近代工业垄断政策的失败。大家知道,洋务运动三十多年间,中国近代工业的办厂形式,主要是“官办”,后来出现了“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新形式,但其中仍是“官”占主导地位,民间设厂是受到限制的。而到了甲午战争的失败,中日《马关条约》条约的签订,随之带来两个严重的问题:其一,是二亿三千万的赔款和赎辽费从何而出?其二,条约允许外资在中国开矿设厂、中国的利权严重流失。怎么办?其中挽回利权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放弃政府对近代工业的垄断限制政策,改之为鼓励提倡政策。一来可以开辟新的税源,这点正如教材所说;二来用此稍可挽民族利权的流失,其间有抵抗外来资本的意义。教材对这点没有谈,其实它是很重要的一条。作为清政府放弃对近代工业垄断政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将它最大的官办工业——汉阳铁厂交给盛宣怀去办,名曰:“招商承办”。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正是在这样一个条件下出现的。教材中谈到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仅仅谈到它的经济原因,而没有谈到政治原因,应当说是一个疏漏。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相比较而言,影响更大一些,它决定了维新运动和维新思想的性质——“救亡图存”,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经济背景要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资本主义发展了,必然要在政治上有所要求,如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参加政权的管理等等;另一方面要说明,维新派要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实现“救亡图存”的政治目标。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最后谈谈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的思想背景。这可远溯到林则徐、魏源的“师夷”思想,近溯到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以及从洋务思想家中分化出来的冯桂芳、王韬、郑观应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思想。而它们共同的大背景则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入。教材上对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的思想有一个简要的介绍,以此来说明康梁维新思想是他们维新思想发展的一个结果。教材上把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人称之为早期维新派,而在学术界,他们究竟是早期维新派还是洋务派思想家,是有不同意见的。有人提出了一个划分的标准,即区分他们是属于早期维新派,还是属于洋务派思想家,就是要看他们是否主张“商办”、“民办”近代企业。凡主张“商办”、“民办”者则为维新派,否则反之。
在同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主张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具有维新思想的思想家,则说明他们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的产物,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康、梁维新思想的出现也是这种必然性的一个表现,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结果,不单是也决不单是康、梁等个人行为。
三、关于“托古改制”
关于康梁维新思想的主张,学生理解要比较困难一些,不过有关介绍的文章很多,在此不再赘言。这里想主要讲讲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托古改制”。康有为有两部维新变法的理论著作:《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从中提炼出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托古改制”。即打着孔子的招牌,贩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等等。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在它之前,有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它之后,有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打倒孔家店”。从“中学为体”到“打倒孔家店”,正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从肯定到被否定的过程,反映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社会转变过程中,在上层建筑思想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而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正是从“中学为体”到“打倒孔家店”这个大变化过程中的转折点,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后起之秀张之洞在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较为明确的思想,它的本质和内涵:第一,要以中学为体,封建正统观念不能动,在此基础上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第二,它以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为目的。从这两点来说,它涵盖了戊戌之前的社会变革思想。从时间上说,它可以涵盖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一期间可以包括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及洋务派中的诸如“中本西末”、“西学中源”等多种思想。
“打倒孔家店”口号的提出,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五四时期。之所以提出这个口号,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成果——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已经有名无实。用阴谋夺取辛亥革命成果当上了共和团总统的袁世凯,原本就是清王朝中的大官僚。他迷恋过去皇帝的权势和威风,不想作民国的总统,一心想当“天子”。为此,他大搞尊孔、祭孔,还到天坛去“祭天”,宣布孔教为“国教”,把民国弄得乌烟瘴气。辛亥志士流血捐躯换来的共和国甚至连块招牌也保不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呐喊,《新青年》举起“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着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以孔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发起猛烈的攻击。其最终目的就是为再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摇旗呐喊,为资产阶级政权的重建而擂鼓助威,用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替代封建主义的上层建筑。
马克思有句名言:“每一个社会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见《共产党宣言》)“中学为体”,以封建正统思想观念为根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在上层建筑思想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打倒孔家店”则是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后的社会思想变革的重要标志,是资产阶级思想想要成为社会统治思想的一个鲜明口号。康有为提出的“托古改制”思想,一方面要保留孔子的形象、封建正统思想的招牌,而实际上却贩卖着资产阶级民权、议院等主张,这不仅仅是资产阶级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思想上不彻底和软弱性的表现,而且,也是从“中学为体”到“打倒孔家店”伟大思想变革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这里,之所以把它们称为“伟大思想变革”就是因为在这种思想变革的背后是“制度的革命”。“中学为体”思想维护的是旧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打倒孔家店”口号,是为建立巩固资产阶级政权而呼喊。而“托古改革”思想则介于两者之间,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与思想上变革发展相对应的,我们可以看到:洋务运动是“官员变革”,维新变法是“绅士维新”,而辛亥革命则是“平民革命”。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是清王朝的封疆大臣,是清王朝庞大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由他们来搞“洋务”,进行“变革”,当然要以维护这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为目的,故而,由他们提出“中学为体”的思想也就理所当然的了。至于康有为、梁启超等作为中国绅士阶层的代表,介于官民之间,他们有“民”的身份,但随时可以加入“官”的行列。“民”的身份使他们起来搞“维新”,并不顾忌封建国家机器的任何改变,哪怕变成资本主义的也无所谓。也正因为他们随时可能加入“官”的行列,说明了他们饱受封建正统观念的教育,也才能提出像“托古改制”这样新奇而大胆的思想。那正是他们地位和身份的一种表现。最后谈到辛亥革命中的孙中山,黄兴等人,原本就是小小的老百姓。中国有句老话:“无官一身轻”。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苦难,发扬中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文传统,奋起革命,打碎几千年来保持下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当然是无所畏惧的。“打倒孔家店”的声音,他们听着也很顺耳。孙中山不是加入了基督教了吗?在他们心目中,重中之重,就是要使国家独立兴盛,繁荣富强。从官僚变革——绅士维新——平民革命,我们看到了与思想变革相应的社会发展逐步深入的过程。
总之,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变化过程,把康有为“托古改制”思想放在这个过程中去理解、分析,自然要比单纯的就事论事要清晰得多、深刻得多。
四、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大辩论”
教材最后一小节的题目是:“维新派同封建势力的论战”。为了加深对这节内容的理解,我们不妨把中国近代史上三次较有影响思想论战情况作一简要的介绍和比较。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较有影响的思想论战是发生在洋务运动之初,在总理衙门大臣奕和京城理学大师、大学士倭仁之间,围绕着京师同文馆招收正途人员学习天文、算学而展开的大辩论。招收正途即那些通过科举已取得功名但仍未实授官职的人,入同文馆学习算学、天文,以为洋务运动的发展培养人才,本是一件好事,但在顽固派倭仁看来却是坏事,特别是同文馆招聘西人为教员,“西人教习正途”,更是不能容忍的。因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当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如算学、天文必须讲习,“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其实,洋务派搞洋务,无非是在不触动封建皇权体制的条件下,学习西人造船制炮的技术,引进西方的近代工业,不过是一些皮毛之事,就遭到了封建顽固派的激烈反对,可见改革之难。
与洋务派与封建顽固派之间的争论相比,维新派与封建势力之间的争论从论题上讲要深刻得多,从辩论双方的阵线上看要鲜明得多,就论战的影响而言也深远得多。首先,洋务派和封建顽固派所争论的不过是“用夷变夏”还是“用夏变夷”,解决要不要学习西方问题,远未涉及封建专制制度本身;而维新派与封建势力所争论的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等问题,已经涉及到了中国实行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变革,内容已有质的变化、质的飞跃。其次,洋务派和封建顽固派都是封建官僚,他们之间的争论,不过是一个阶级内部的争论。而维新派和封建势力之间,一个是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一个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阵线分明。第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争论,无论结果如何,无伤封建王朝的体制,仅仅涉及洋务运动的发展问题。而维新派和封建势力的大辩论,实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的大启蒙。维新变法运动虽失败,但这次辩论所留下的思想种子,却生根开花结果,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广泛传播,实际上为后来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故教材上说维新派和守旧势力之争,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这是很确切的。
在维新派与封建势力思想论战之后,在辛亥革命时期,还爆发过革命派和保皇派之间,围绕着要不要进行革命的大辩论。这次争论虽然很尖锐,但他们之间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中国的危亡上并无根本的分歧,只是手段不同,方法不同。虽然很尖锐、深刻,但从论争的主题上,论战双方的界限上和论战的意义上,我个人觉得都不能和维新派与封建势力之间的大争论相比。
维新变法,百日维新,虽说在不长的时间里,就以失败告终;对它的评价,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把它称之为“改良”也好,“改革”也好,还是一次不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好,各种评价的不同意见在这一点上却有共同的认识,就是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通过办报纸、兴学会、展开思想大辩论,的确开启了民智,对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许是我们在讲授“维新派和封建势力论战”一节时,应当明了的。
标签:洋务运动论文; 洋务派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历史论文; 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康有为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戊戌变法论文; 清朝历史论文; 太平天国论文; 太平天国运动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 甲午战争论文; 启蒙运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