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预习能力论文_宫秀兰

培养预习能力论文_宫秀兰

黑龙江省农垦二九一农场小学 宫秀兰

摘要: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做好课前预习。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要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保证预习的有效性,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预习的意义 方法指导

大家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有无准备,准备充分与否,效果大不相同。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如果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做好课前预习,做好思想和知识上的准备工作,我们的语文课堂效率定会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定会提升。

一、加强预习的指导性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让预习真正达到有效性,教师就应该不厌其烦地疏通学生愿意预习的思想,引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督促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

首先学生只有明确了预习的意义,才能发挥预习的主动性。我的做法是:让学生知道经过预习可以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地去听讲,或者说带着问题去听讲,提高听课的效率。并且经常利用午会课、班会课开展预习座谈会、预习交流会,请预习得好的学生通过实例谈谈自己在预习后尝到的甜头,从而使更多的学生懂得预习的重要性,愿意主动去预习。

其次,“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有了愿意预习的思想还不够,因为学生是有差异性的,所以教师还应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

一年级的课文都比较短,上课讲读课文的时间足够用。因此重点应放在字词预习的指导上。在一年级结束时,我认为学生预习时应该能做到:(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识和会写的字圈出来,划出课文中所圈字的词。(二)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记这些生字,除了书中的词以外,再给生字组一个词写在书上。(三)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等到二年级结束时,学生在能做到一年级预习的那三步的基础上,再增加三步:(一)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二)把课文中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用波浪线划出来,读一读,积累下来。(三)把不懂的词句用记号笔标出来,写上问号。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的篇幅开始慢慢变长,因此,学生上三年级结束时,除了在预习中完成以上六步,还应做到三步:(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根据课题、课文内容或课后题提出一两个想解决的问题。(二)查阅课文的相关资料。等到四、五年级结束时,学生预习应该再增加一些给课文批注,总结写法等方面的步骤。

当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后,能否坚持不懈地做到每一课都去这样认真地预习,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想办法去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不断地督促和激励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我们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预习要求也应该有层次性,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人而异,因课而异。还要注意每篇课文基本都是两课时学完,以上预习内容要分清是在哪一课时前完成,避免给学生增加作业负担。

二、保证预习的有效性

1、课上有指导

在每次传授给学生一种预习方法时,我们教师都要在课上进行指导,至少每一种预习方法要在课上指导三次,从教到扶到放,循序渐进,像滚雪球一样,让学生掌握的预习的步骤和方法越来越多,预习的本领越来越大。

2、家长来辅助

在每一学期的家长会上,我都会留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家长掌握本学期预习的步骤和方法,以便他们在家中不定时地给孩子以指导或督促。

3、检查要跟上

教师布置了预习,如果事后不闻不问,就容易使学生认为老师也不重视预习的作业,自己就可以马虎,久而久之便不做了。因此,要保证预习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师应该严格检查,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1)课前检查

课前我坚持及时检查学生预习的完成情况,先让组长检查,然后让学生把预习作业拿出,在早读课上进行检查。在教室巡视一圈,把学生的批注等情况了解的差不多,针对学生读的情况,我会随机抽学生读,特别是那些预习不认真的学生,检查他是否能正确流利地读。对预习细致到位的学生我会大力表扬,呼吁大家向他们学习;对于预习不认真的学生一方面加强教育,另一方面则应着重对这些学生予以帮助,及时了解他们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指导他们正确地看待和解决问题。

(2)课中检查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通过让学生讲解、随时抽查,质疑等方法进一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较全面地了解他们的预习质量。通过这样的检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下次预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实,从长远看,预习不只是为现在学生在学校学习而服务,更是为了今后独立自学而服务,它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核心素养,更是学生今后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有效、高效学习的基石!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书不读熟不开讲”。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如果课前预习的好,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精力集中,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实践证明,课前经常预习的学生往往比不预习的学生的成绩高,而且差异是显著的。这也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句话,课前预习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自主学习在课堂中的20个细节》作者:许月良 张思明

2、《浅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作者:焦为民

论文作者:宫秀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培养预习能力论文_宫秀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