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土流失问题是当今世界上较普遍的环境生态问题,而水土流失问题不仅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环境生态难题,更是对人们的经济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水土保持工程减少了水流对河道的冲刷,在人们应对和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即详细介绍了当前人们的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和其产生的积极效果。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效益
引言
水土流失会给地区当来严重的经济,生态问题。实施水土保持措施能够通过增加和维持土壤的入渗量,在河流汛期削减洪峰流量,在河流枯水期补充河流的流量,从而实现防洪抗旱的效果。此外,部分水土保持工程能够拦截泥沙,减少湖泊和河流的淤泥含量,增加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改善河流湖泊的河水质量。在河流的发源地或者地形崎岖的地方设置水土保持工程能够固定保持斜坡坡面水土减少泥石流和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的危害。
1.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特征分析
1.1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
当前社会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特征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从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来看,社会中水土流失多发生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河流的中上游地区由于地形崎岖,生态环境脆弱,人们的社会活动极易引起生态破坏。社会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的另一个特征是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其自身环境的干旱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带和草原带的过渡地带,生态同样十分脆弱,同时,人们在这些地区的活动也更加频繁,因而,同样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1.2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种类分析
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种类特征主要表现为点状水利工程中的水土流失和线状水利工程中的水土流失。点状水利工程水土流失多指地形崎岖,地面不平等地方修建水利设施需要对坡面进行的修整,并因此引发的水土流失,线状水利工程水土流失多指灌溉,输水等水利工程线长的水利工程,并由此引发的社会水土流失问题。
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措施
2.1山沟工程措施
山沟水土流失的整治措施有谷坊工程,淤泥坝工程。谷坊工程是山区的沟道,又名冲坝,沙土坝,闸山沟等,是水土流失地区的沟道治理的一项重要的工程项措施。山沟治理工程在于防止沟床下切,沟岸扩张,减缓河床纵坡,从而实现调节山洪洪峰流量,减少山洪或者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含量。淤地坝工程是在沟道里为了拦截淤泥所见的坝,坝内淤成的土地成为坝地。淤地坝比水库大坝设计标准低,坝坡比较陡,对于地质的要求条件也比较低,在山沟地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2水利工程建筑措施
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上,水利工程的修建起着重要意义。然而,在水利工程修建之处,会给环境和生态带来巨大破坏,因而,水利工程的修建必须经历三个过程,即修建前的规划,修建中对生态的保护和修复,以及修建后对水利工程的维护和对原有生态的恢复。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建立完整的社会体系,对水利工程的修建进行完善的规划,修建以及监管。
2.3山坡治理措施
坡面在国家农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山坡防护治理工程旨在通过改变小地形减少和防止坡面的水土流失。坡面治理工程通常的选择亦是通过改变地形实现雨水和积雪融水的就地拦蓄,使其渗入地下或者灌溉农作物,增加农作物的生长可用水量,从而减少地表径流量,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常见的山坡治理措施有梯田,水平阶,山坡截流沟,稳定斜坡下的挡土墙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植被措施
在水土保持措施方面,除了上述的各种水利工程性措施,还能依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依靠植被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成本较低,进行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可以在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中进行对原有植被的恢复,也可以根据现有的土壤选择培养新的植被。通过这种植被措施,不仅可以减少经济的投入和损失,也可以减少对当地固有生态的影响。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都很脆弱,水利工程的物理措施可能对生态产生无法修复的影响,而通过植被措施,恢复固有植被,实现固坡的效果能够最小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对于河渠,在沿岸栽培果林更是增加经济收入和减少水土流失的优良选择。
2.5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即是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一是要通过日常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预防水土流失意识,当前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对资源的利用金仍是较为粗放的传统利用模式,改善提高人们对资源的利用水平也是治理当前水土流失问题的一项举措。二是要通过立法减少和防止人们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采。当前的水土流失问题即是由于人口增加而导致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增加,从而诞生的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采。因此,整治水土流失问题需要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合理控制资源开采和利用量。
3.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效益
3.1社会效益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的一大效益是社会效益。这种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二是实现社会的防灾减灾。在现有的水利工程中,经常有部分水利设施因为泥沙淤积而废弃,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可以通过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河流的泥沙含量,从而延长的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此外,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稳固水土,这对山区减轻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具有重大意义,而水利工程能够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对地区减轻旱涝灾害,减轻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差异具有重大作用。
3.2生态效益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又一大效益即是生态效益,河流和山区的生态环境脆弱,而这些地方又存在着大量的珍稀动物。在早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因为没有考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导致了大批珍稀物种的灭绝,这对世界生态物种研究的影响是巨大的。因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应该把更多的关注从单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到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能够通过保持水土,最大化的维护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对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3.3经济效益
提高水利工程防制水土流失的又一智能即是经济效益。水土流失会给破坏地方的生态坏境,而对此造成的直接影响即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急速下降,生态坏境的破坏,不仅会威胁到当地农业的发展环境,给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沉重的灾难,也会对诸如旅游业,工业等其他产业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则可以将有机土壤和地表水分储存在原地,对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而,整治水土流失问题,提高水利工程减缓水土流失的能力也是当前社会提高经济效益,谋求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4.结语
水土流失问题伴随着人们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日益严峻,想要整治水土流失问题不仅需要在物理方面修建水利设施减少水土流失量,在植被措施方面恢复保护原有植被,也要在人文方面提高人们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以及在法律层面上通过立法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形成一整套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整治体系。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难度很大,但是其伴生的效益也是巨大的,减少水土流失,是人们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赞,陈铁军.3s技术在水土保持移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28期.
[2]姜国宏.浅议富阳市方里村山核桃林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措施及效益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8期.
论文作者:王治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 措施论文; 植被论文; 生态论文; 河流论文; 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