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终结论”产生的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性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后现代主义思潮构成十分复杂,它席卷了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后现代主义各种流派的理论主张各不相同,各有侧重,有的观点甚至相互对立与冲突,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一致主张现代性已经终结。现代性是历史最后章节的结束,现代性的终结意味着后现代性的开始。那么,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现代性终结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兴起的社会前提和思维背景是什么呢?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分析。
一
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终结论”涉及面很广,内容十分庞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历史的终结、人的终结、理性的终结、真理的终结、哲学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社会的终结、知识分子的终结等。
1、 历史的终结是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终结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大利的哲学家威特姆在《现代性的终结》一书中指出:现代性的终结就是历史的终结。后现代性这个新时代就是在历史终结的基础上产生的,后现代性哲学就是对历史终结感的体验。〔1〕后现代主义指出,历史的终结,并不是指客观历史进程的终结,而是指启蒙理性所建立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概念的终结,是现代历史理论的终结。首先,传统历史学是一种宏观历史学,它所主张的进步过程、启蒙思想的发展等一系列单一概念已被突破,在当代历史学中很少有人再坚持这样的观点,这种宏观历史学已被后现代主义的微观历史学所取代,这种趋势鲜明地表现在西方学术界近几十年的历史学研究之中。其次,在福科及其追随者的著作中,把话语的修辞分析从文学领域移向了历史学领域,把历史看作是另一种写作方式,和罗蒂把哲学看成是另一种写作方式一样,把对历史事件的真理性陈述,置换成对历史学话语的仔细分析。最后,进步的概念是西方传统历史学观念的基础,它发生了危机,因为进步的观念已被彻底世俗化了,从施本格勒的立场看,当代世界的进步已变成了一种“没落”。进步的方向不在指向“自由王国”和“无阶级社会”,这种在传统意义上的进步观念,被单纯理解为技术的进步,这种观念在消费社会表现为商品的更新、更好。进步观念的丧失同时也是历史观念的丧失。
2、理性的终结。20 世纪的理性危机表现为一种科学精神的分裂,崇尚理性是科学精神的内涵。启蒙理性认为,科学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促进人的解放与自由,是人们判断真伪的标准。但现实的历史进程却展示了科学精神的严重分裂。两次世界大战,成千上万的人被屠杀,科学的发展,造成了战争规模的空前残酷性,把整个地球卷入了血泊之中,这是历史上任何战争无可比拟的。科学家把其理性力量,科学智慧,用于杀伤人类的研究,丝毫不顾及这种研究的后果,从纳粹的毒气室到广岛的原子弹,无不反映出理性的危机。直至今天,核武器竞赛仍未停止,可毁灭地球几十次的核战争阴影仍笼罩在人们头上。这种人类自我毁灭的自杀理性,给人类的心灵投上了一种末日感的恐惧。生活在20世纪的人们无法摆脱这种压在心头的异常沉重的毁灭感,这种心态反映在文化中就是一种反科学的情绪,把科学主义的错误归罪于科学本身。
3、现代性终结论也是现代主义世界观危机的产物。 现代主义精神在20世纪的世界也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具体表现为进步与倒退的分裂。现代主义世界观建立在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掠夺自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上。在这种世界观的指导下,现代化的进程付出了异常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社会的进步…。由于这种代价表现为社会退步,这种代价的前景,是把人类置于无法生存,无安身立命之境地。尽管关于现代性的后果有悲观论和乐观论之争,但这仍抹不掉人们心头的危机感,进步的概念不再是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了。进步意味着沉重的代价问题。这种心态就是后现代文化的反现代性心态,认为不结束现代性,这个星球就有毁灭的危险。
4、哲学的终结是哲学危机的表现。 哲学危机并不是形而上学危机和思辩理性危机,而是一种思想危机。哲学危机是哲学精神分裂的产物,哲学精神的分裂表现为学术与思想的分裂,纵观20世纪哲学,表面上并无危机与贫乏,大师蜂起,新秀辈出,流派繁多、争鸣热烈,经典性的著作洋洋大观,在这种哲学繁荣的后面,哲学危机表现在那里呢?突出表现于学术与思想的分裂上。20世纪的西方哲学是学术繁荣、思想贫乏,也就是说有学术无思想。如最有哲学创见的维特根斯坦,一直在思考“摩西之剑断为三截”这句话人们能否解释的意义何在;又如存在主义与解释学的开山鼻祖海德格尔,在海德堡大学的讲台上,让学生效忠希特勒,学术与思想的分裂典型地表现了出来。无论当今的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后结构主义和解释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分裂。哲学理应反映时代精神,改造时代精神、振兴时代精神,应为现时代提供有价值的思想,帮助人们反思时代,批判时代,认识时代,为人们提供思想的洞察力和理论穿透力。可是,当代西方哲学却逃避哲学应承担的思想责任,拒斥对现时代重大问题的研究,专注于纯技术性的逻辑问题,语言问题。哲学的语言转向,放弃了宏观叙事,转向了微观语词。因此,哲学危机是一种思想危机。
二
现代性的终结也就是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它产生的原因,除上述的社会前提之外,还有其思维背景。20世纪的自然科学,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尤其是量子力学,对后现代主义的思维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一直存在着现代与后现代两种理解模式。对量子理论的现代性解释立足于经典哲学框架,坚持客观性的原则,认为理论是对实在的反映,认识与实在具有一致性。把对量子力学的解释纳入这一哲学框架,消除量子理论对现代哲学框架的破坏性,坚持客观实在是确定的,不论我们能否观察到,这一基本信念不容动摇。如爱因斯坦,尽管他的相对论思想突破了绝对性的思维方式,但他对量子理论的解释,坚持客观实在的确定性,反对相对主义对客观性的不确定性解释。他认为量子理论的不确定性,是理论的不完备性与测量装置的不完备性,不能把认识手段的不完备归结为认识对象的不完备,从而得出客观性是不确定这种相对主义结论。
量子理论对现代性思维最具破坏性的方面,也是最有争议的方面是对客观实在性的解释。对量子理论解释的最根本困难在于:是把量子理论解释为对实在的一种猜测,还是实在的真实情况?在量子理论框架内,这一区分无法给出,不确定性决定了这一区分的不可能性,“它对任何本体论解释来说,既不真也不假。”〔2〕后现代的解释认为, 量子理论所能解释的描述只是不确定性这一现象本身,至于现象后面是否隐藏着实在的本质,并不知道,真实在这里消失了,传统思维区分现象与本质,真实与想象的界线消失了。这实际上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理论对真理的理解,否认了理论是实在的真实反映。从思维方式上讲,后现代主义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基本上解构了自柏拉图以来所奠定的模本与原本之间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种二元对立的理论结构,是现代哲学得以确立的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现代哲学建立了一系列范畴:如现象与本质、真理与谬误、必然与偶然等,量子理论对这一思维方式的解构,相当于罗蒂所说的,打破了哲学是自然之镜的镜式隐喻。罗蒂认为没有这一系列区别,从笛卡尔、康德到当代分析哲学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就不可能产生。
后现代主义认为,在量子理论中,真实的“原本”在测不准的不确定性中消失了,量子理论描述的是一个想象的,用互补逻辑推测出的图像,由于无法看到“原本”,不能和原本对照,这一量子图像只能是一个“类像”(samilacro)。这是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类像的含义是指,真实与想象区分界线消失以后的认识图像就是类像。
在量子理论中,如果把理论看成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必然会得出实在是不确定的结论,这种结论反过来又否定了理论能反映客观实在。真理概念在这里陷入了矛盾。普里高津在《从混沌到有序》一书中指出:“实验方法是近代科学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对话的主要方法。”〔3〕在量子理论出现以前,人们并不认为这种简单而明晰的对话方式是如此的不完备。人们对自然的对话与提问,很有自信心,牛顿的实证主义目光逼视着自然的面孔,使它不能对人们说谎。量子理论改变了人与自然对话的模式。在主体(S)与客体(O)之间插入了测量装置(M), 人与自然面对面的交谈,让位于人与测量装置的对话。人们已不能直接听到自然的语言,自然的话语由M传达给人们,M对自然的干扰,使我们无法确信,M所传达给我们的话语,是自然本身的语言,还是M自己编造的语言。牛顿的实证主义目光被M挡住了,自然的真实面孔同时被M挡住了。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玻尔的二值互补逻辑,已不再是外部世界实在结构再现的对应关系,而是一个证明的工具。二值互补逻辑是约定性的描述语言。海森伯格进一步证明,这种描述语言同语言的规则有关。这种描述语言不再具有形而上学的等级地位,而优越于其它语言。对实在可以用多种语言来描述,这取决于语言游戏规则的约定,而不是由它们与外部实在联系的一致性来决定。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被不确定性所割断,能指不再指向外部实在,而是指向了符号系统自身。现象与本质,真实与想象的二元对立的深度理论模式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对话语(discouse)的分析。正如美国后现代主义学者哈桑所说:“不确定性如此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思维与行动,它构成了我们的世界。 ”〔4〕
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对量子理论的理解具有鲜明的反现代性特征。康德哲学是现代性的标准解释(哈贝马斯语),也是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现代主义认为,量子力学对牛顿力学的否定,动摇了康德哲学的现代性权威地位,因为牛顿力学是康德哲学的基座,牛顿力学崩塌也是康德哲学的崩塌,同时,也是现代性的崩塌。可见,量子理论对现代性终结论在思维方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