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工程随着技术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造价预算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需加强研究,确保其管理水平与建筑工程发展相适应。施工成本的管理需根据造价预算进行,造价预算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最有效衡量手段和目标。建筑工程具有建设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建设程序较多的特点,因此,其造价预算需要进行系统、科学及合理地管理。加强造价预算管理,确保工程造价在预计成本内进行建设,是确保工程建设效益的重要方法,如果出现管理不善现象,不仅影响工程建设质量,还可能延误工期,造成更大经济损失。探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对其潜在价值加以研究,分析其意义和应用价值,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关键词:预算;工程造价;控制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建筑质量对受用者产生直接影响。工程项目发展需要庞大的资金和时间,如果不能构建合理的工程预算,则无法施行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不但会延误工期,更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造成财产损失。目前使用的大多工程造价控制系统对工程预算的重视,不能缺乏先进性及科学性难以满足决策需求。本文探讨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价值,尝试构建出更准确、高效、的工程预算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预算的概况及其重要性
建筑工程预算是指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顺序和工艺流程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项目所需要的资金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合理分配建筑工程不同阶段不同项目资金投入量的过程。建筑工程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建筑工程能否按时按质的完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决定着建设投资能否有效的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建筑工程预算是建筑工程造价的起点,预算工作做到位不仅可以为设计和决策建筑施工设计的图纸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为工程的投资增添一份保障,还利于施工方案的设计和编制,进而对整个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得到提高,使建筑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充分发挥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的主要途径
2.1提高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中,预算编制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所以,必须提高工程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具体来说,应当采取的措施有:(1)在预算编制之前,做好相关的各项准备工作,收集工程的各种资料,包括工程招标书、工程的地质条件、建设要求以及类似工程经验等,为预算编制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支持,最大可能的减少预算疏漏情况的发生。(2)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重视施工图纸审核、施工重点内容的确认等,对与预算有关的施工环节都进行一一核对,精确预算的指标,提升预算准确性[3]。(3)在预算编制方案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除了审核中介组织外,还需要联合施工单位、业主方对预算方案的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核,消除预算编制工作的问题。(4)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预算编制也要加强对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各种计算机系统,取代人工计算与操作,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不利影响,为预算编制质量提供保障。
2.2提升管理人员综合能力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管理主体是人,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对整个造价预算控制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培训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能有效促进造价控制工作发挥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增加建筑工程人员的培训机会,加强造价控制水平,同时,加强现场技术指导,以提升整体水平,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增加经验,确保造价控制水平。另外,加强爱岗敬业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制定并执行相关职业道德规范,落实相关奖惩制度,能达到提升造价控制水平和提高人员积极性的效果,确保造价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加强预算审批的规范性
在工程预算中,审批是预算方案通过与否的重要环节,审批的规范、合理与否会对工程预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必须确保预算审批的规范可靠。具体来说:①完善审批制度,严格工程预算的审批流程与环节,各审批环节间需要保持一定独立性,禁止一人多岗等不良现象,实现对预算的交叉、多层审核。②做好对预算的监督,监督预算是否按照审批要求进行,并将监督贯彻到施工的全过程中,最大程度的控制预算的合规性,减少造价超标问题的发生。
2.4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预算控制
施工前根据施工图进行物料采集、分配。具体到各个项目组的施工环境所要用的工具、材料,以及施工项目组人员的各项费用,均不得超过造价预算。如某项成本在采购环节确实出现物价上涨,或者规格、型号等短缺需要采购高额或等价替代品。都应做好详细记录,写明更改原因以便后期清查账目。在正式施工前要核对好各项原材料,由施工组负责人签字确认领料数量和内容。以防止重复领料的情况发生,以此保证工程预算的高效控制。采购环节应由采购组专员独立完成,每完成一项要形成特定格式的采购记录上交给采购部,防止重复采购的情况发生。某些采购物品需要后期阶段性的供应,此时一定要注意采购合同上的违规事项,防止因供应不及时导致建筑施工无法顺利进行,耗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从而影响工程造价预算。在施工中应设立专门的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对项目进程以及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惩治施工人员浪费现象,尽可能避免物料损失生产成本加大。如果施工中因意外情况导致生产设备损坏、工期延误、工人受伤等情况,都应明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损坏范围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字,保证意外的真实性,酌情对工程预算作出补充项目。如无意外,也要时刻跟进项目发展进程,避免中期费用超支导致后期工程预算不足。做好施工中工程预算控制不仅可以保障预算不超支,获得预期经济收益,还可以避免因突发情况导致工期延误,工程质量不达标的现象。施工完成后对建筑垃圾以及保洁费用的工程预算也影响工程造价控制。包括一些质量检测及项目审核的费用,此时应加强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保障各项数据资料的全面、具体。保留相关会计凭证以便清查账目时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施工后期更应加强施工团队的管理,避免工程预算不明确,阻碍造价控制的顺利进行。
2.5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各行各业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发展水平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实施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过程中,为发挥其潜在价值,进一步挖掘其效用,提高其利用信息化的水平能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效果,促进各项资料的整合的综合利用,提高建设利用水平,促进工程预算管理实现精准管理。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管理,能够将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归类,也能快速分辨工程资料,加强决策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效益。
3结语
建筑行业不仅解决了我国就业压力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为实现全面现代化作出杰出贡献。本文着重讨论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价值,目的是通过提高工程预算水平从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能力。虽然我国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诸多问题,只要加强对工程造价中的工程预算控制、确保工程预算的科学与合理、提高施工阶段的动态造价控制以及建筑工程阶段性的预算控制。就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收益,从而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炎,李迪.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7):134~135.
[2]罗玉朝.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潜在价值和应用[J].北方建筑,2017,2(02):60~62.
论文作者:蔡传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工程预算论文; 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预算编制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