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影响_保险人论文

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对称论文,保险市场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一)逆选择的影响

1.关于消费者信息的不对称

在保险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消费者对自身的风险状况比保险公司更清楚,由于保险公司并不清楚每一位顾客的潜在风险水平,因此,保险公司的保险费率是根据平均风险水平厘定的。这种厘定保险费率的方式意味着,高出平均风险水平的消费者购买保险是有利可图的,因为他出险的概率更高,而一旦出险就可以得到多倍于所交保费的赔偿金额,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越是风险高于平均水平的消费者越倾向于购买保险。这就造成保险公司面对的客户群体的平均风险水平不断提高,致使保险公司赔款的概率明显加大,潜在的赔付支出大于保费收入,亏损的压力就会迫使保险人提高费率,而提高费率必然迫使低风险消费者退出保险市场,进一步恶化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因此逐步萎缩甚至消失,比如某些险种的停办。[3]这就是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

下面我们用消费者无差异曲线和保险人的等利润线来分析这一问题。

在图1中,L为低风险者的无差异曲线,H为高风险者的无差异曲线。R[,H]和R[,L]分别表示高风险者对应的等利润线和低风险者的等利润线。假设保险人的等利润线的曲率比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曲率更大,这意味着无差异曲线是等利润线的包洛线。①均衡的保费与保险金额的组合由无差异曲线与等利润线的切点决定。由于出险的概率不同,高风险者和低风险者对保险的边际评价不一样,因此,无差异曲线斜率不同,高风险者的无差异曲线斜率更小。这意味着,为了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险,高风险者愿意比低风险者支付更多的保费。例如,当保险金额从D[,0]提高到D[,1],高风险者愿意支付的保费从P[,0]上涨为P[,1],而低风险者愿意支付的保费仅仅从P[,2]增加到P[,3]显然P[,1]-P[,0]>P[,3]-P[,2]。之所以出现这种选择,是因为低风险者认为自己出险的概率较小,保险金额的提高所增加的效用并不大,低风险者只愿意为此多支付P[,3]-P[,2]。而高风险者由于自知出险率较高,提高保险金额能够大幅度增加效用,所以愿意为此支付更多的保费。

如果保险人能够区分消费者的风险等级,就能够分别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保单,每一类投保人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从而保险市场是有效率的。在图2中,高风险消费者和低风险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分别与各自对应市场的等利润线相切于E[,H]和E[,L]高风险者购买E[,H],而低风险者购买E[,L],每个投保人都达到了效用最大化。

但是,如果保险人不能事前区分投保人的风险状况,从而只能依据市场平均风险水平向所有消费者提供一份相同的保单,例如图2中的F点,那么保险市场效率就会降低,甚至消失。在图2中,依赖于市场平均风险水平的保险人的等利润线位于区域Ⅱ,也就是说,区域Ⅱ是满足依据市场平均风险得到的保险人期望利润最大化要求的所有合约的可行集。注意区域Ⅰ和Ⅲ中的合约都不可能使保险人期望利润最大。区域Ⅰ中的合约,比如点G,虽然可以为保险人带来正的利润,却不可能为消费者选择。区域Ⅲ中的合约,比如点M,虽然为消费者所偏爱,却给保险人造成亏损。所以,在讨论混同均衡的情况中,只有区域Ⅱ是可行的。

对于区域Ⅱ中F所代表的保险产品而言,高风险者偏爱F点,因为F点可以提供更大的保险程度,而低风险者不会选择F,因为为了得到F所提供的保险程度,投保人需要支付超出他所愿意接受的保费。区域Ⅱ中任何一点都具有这一特性。

因此,如果保险人提供的保险产品位于区域Ⅱ中,市场中将只剩下高风险者,如果是这样,保险人将处于亏损状态,因为F点位于高风险等利润线下方。显然,如果保险人发现亏损,就不可能提供这种产品,这等于说这个市场不存在。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提供一份混同均衡合约的后果是市场最终将会消失。

一个市场化的解决方法是利用两种投保人的偏好差异,分别设计两种不同的保单,令投保人在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单过程中实现自我甄别。保单设计的原则有两条:第一,使投保人效用最大化,即投保人严格偏好为自己设计的保单;第二,保险人利润非负。根据这个原则,在图2中可以发现,E[,H]和EL'分别是使投保人效用最大、同时又使保险人获得非负利润的惟一组合。如果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了这样两份保单,高风险人与低风险人就能够得到甄别,即在均衡的时候,高风险人选择保单E[,H],而低风险人选择保单E[,L]'。除此之外的保单组合不构成均衡。

对这个问题可以进行一个简单分析。注意E[,H]是高风险者无差异曲线与保险人等利润线的切点,因此它保证高风险者获得最大效用以及保险人利润非负。无论是高风险人还是保险人都没有激励偏离这个均衡。E[,L]'是高风险者无差异曲线与低风险等利润线的交点,由于E[,L]'位于高风险者无差异曲线上,所以对于高风险者而言,E[,L]'与E[,H]等价。②由于E[,L]'位于低风险等利润线上,所以满足保险人利润非负原则。而对于低风险人来讲,虽然E[,L]'在无差异曲线上方,因而E[,L]'代表的效用要弱于E[,L],但是除此之外没有更适合低风险人的可行的保单——或者保险人不愿意提供,比如区域Ⅰ中的保单G(因为利润小于零),或者会吸引高风险人从而导致市场崩溃,例如区域Ⅲ中的保单M。因此,E[,L]'仍不失为低风险人在保险人非负利润条件约束下的最优选择。这样,保险人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合约成功地使不同风险的消费者得到甄别,有效克服了逆选择对市场效率的损害。

不过低风险人因为高风险人的存在而受到损害。如果信息是完全且对称的,低风险人可以得到保单E[,L],获得更高的效用。但是现在因为保险人无法在事前区分高风险和低风险人,低风险人只能接受一个效用较低的保单E[,L]'。这就是高风险人施加给低风险人的外部不经济。

当前,各家保险公司也在提倡个性化的服务,但这大多是将公司已有的“成品”组成不同的组合,在保障上或许对消费者来说更全面了些,但在保费水平和保险额度上仍不能充分体现消费者的需求。

2.关于保险产品信息的不对称

在保险市场上,还存在另一种形式的逆向选择,即保险公司拥有关于自己产品(保险服务)信息优势,而投保人对此并不知情,处于信息弱势地位。[4]在信息披露制度缺乏的情况下,投保人很难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资信等级、服务水平等做出准确评价,此外,由于保险产品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消费者不可能对如此多的保险品种了解很清楚,这就使消费者掌握的信息与保险公司相比总是存在不足。而且绝大部分保单的条款在表述上专业词汇过多,或晦涩难懂或模糊不清,致使投保人看不懂合同条款。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各险种的认识以及对保险合同条款的理解,基本来自于保险营销员的解释加上其他投保人的介绍。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很可能买了保险却得不到想要的回报,而潜在的需求又没有足够的保障。因此,很多消费者对保险人缺乏信任,消费者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精力去了解保险,比较保险产品之后才能最后做出决定,而大部分对自己的保险需求并不是很明确的潜在消费者则被排挤出保险市场,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稀薄现象,[5]保险市场处于更加脆弱的状态。

(二)道德风险的影响

1.道德风险与激励约束机制

道德风险则是指当事人双方达成契约以后,一方当事人由于契约的存在而做出的有利于己、不利于对方的行为,道德风险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处于信息弱势的一方当事人的风险加大。这种现象发生在保险合同签订之后,被称为“事后机会主义”。道德风险的存在使风险发生的随机性丧失,精算的精确度降低,保险经营的风险上升。

道德风险增加了保险的赔偿负担,推动保险费率的上涨,对此保险公司也都纷纷拿出对策来最大限度地控制这一风险,核心是建立—套激励约束机制。保险合约中的免赔条款就是一种典型的约束机制。例如,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机动车辆综合险,其车辆损失险及全车盗抢险中规定了5%~20%的免除责任,针对不同的投保人还规定“对在一个保险年度内发生三次以上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将从第四次事故起,每增加一次保险事故,在条款规定的免赔率基础上增加5%免赔率,但在一个保险年度内该免赔率最高增加15%”。这不仅减少了保险公司对发生频率较高的小额索赔的处理成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迫使投保人在投保前表明自己的风险水平以尽可能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免赔额和保额。类似的还有健康险中的观察期,寿险中的两年自杀条款等。激励约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一些投保人主动表达风险程度并在投保后有意识的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减少了道德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2.声誉机制

博弈论发现良好的声誉可以给当事人带来好处,比如更低的费率和更高的保险额度等。所以当事人考虑到未来收益的时候,会尽量维护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声誉,投保人为维持自己良好的声誉,以继续享受保险公司的优惠,便会购置安全系统,保证财产、个人安全等,道德风险发生的机率就会下降。比如,保险公司在承保时规定,如果投保人在一年或更长的时间里没有发生风险意外,在下一期投保时则可以认为其具有良好的声誉而适当降低其保费。[6]

下面我们通过构造一个简单的无限重复博弈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

假定保险人的期望利润函数:

投保人的期望收益函数可以写为:

博弈双方均采取触发策略,即一旦一方采取不合作的策略,那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另一方当事人将一直采取不合作的策略。比如,如果保险人观察到投保人疏于防范,在下一期以及以后的博弈中一直收取高保费,以示惩罚;而如果投保人观察到保险人收取高保费,在下一期以及以后的博弈中一直采取不防范的策略,以示报复。

下面是重复博弈的一个单阶段博弈。③

支付矩阵中的各个元素的具体表达形式如下:

这说明,在静态博弈中,不采取防范措施是投保人的占优策略,即不管保险人如何行动,投保人的最优策略就是不防范,而若投保人选择不防范的策略,保险人的最优反应是收取高保费,因此均衡是(ν[,22],ν[,22])。这是一个典型的囚犯困境的非合作解,帕累托无效率,因为如果投保人选择防范措施,而保险人收取低保费,双方状况都能得到改善,但是代表更高福利的(π[,11],ν[,11])组合并没有成为均衡解。

但是如果在一个无限重复博弈的结构中来考察这个问题,结果会不一样。假设当事人在任何一个阶段的收益等于其在本阶段所得以及以后阶段博弈产生的收益的贴现值。设保险人与投保人的贴现因子均为δ。

如果保险人采取低保费策略,而投保人采取不防范的策略,根据触发战略,在以后的阶段保险人收取高保费。此时投保人的收益为:

如果保险人采取低保费策略,而投保人采取小心防范的策略,则在以后的博弈中,双方保持合作,此时投保人的收益为:

。④这说明,只要贴现因子δ足够大,即当事人对未来合作收益比较看重,采取防范的策略就是投保人的最适选择,即V[,1]≤V[,2]。

如果投保人—直采取合作的策略,保险人也一定会采取合作策略,即收取低保费,因为π[,21]<π[,11],只要投保人采取了合作策略,保险人没有激励偏离低保费的合作策略。

由此可见,在一个重复博弈的结构中,只要当事人对未来收益足够关心,道德风险可以避免,就有可能达成一个合作的均衡。博弈双方福利均能得到帕累托改善。近年来,保险公司在确定医疗保险费用时,逐步采取一种“经验定费”的方法,即用企业过去一年中花销的医疗费用来决定企业要支付的保险费,这是利用声誉机制的一种方法。

二、提高保险市场效率的其他途径

 信息不对称给保险公司造成损失,同时也损害了低风险消费者的利益,因为他们出险的概率很小,却要(因为高风险投保人的存在)支付比自己应缴费率更高的费率。从政府的角度看,信息不对称造成社会福利下降。因此,设法规避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符合各方利益。

前面已经讨论了市场主体如何通过设计合理的保单以及激励约束机制来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危害,但是保险业属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行业,市场机制并不能够完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还需要政府的介入,政府利用其掌握的行政资源,采取各种监管措施来保证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改善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发展保险中介市场

要消除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一个有效的途径是消除保险人和投保人在保险知识方面的差距,保险中介作为联系保险人和投保人的纽带,是保险市场信息的传递者。保险中介的身份易于为保险合同双方所接受。因此引入保险中介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有积极作用。不过某些保险中介机构为达成交易目的,不向客户或保险公司传递完全而准确的信息。这就要求保险监管部门加强规范中介机构的市场行为。至于对个人保险代理人的监管,则应强调行业自律规范和保险公司的自我管理。

(二)规范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矫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和机制,保监会作为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保险人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保险公司对保险需求者披露有关信息,包括企业的经营状况、条款的详尽信息(尤其是新型寿险产品),同时保险监管部门也应加强保险行业内部信息的公开,建立保险从业人员(包括代理人和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库,以利于社会查询。

在信息披露基础上,要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监会要做好行业内部各公司间的协调,打破各个公司在信息上的垄断,建立起一个信息平台,将各个保险公司的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这可以有效的防范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比如,一个投保人在一家公司投保,他的所有记录就都能在信息平台上显示出来,一旦此客户有过骗保等不良记录,或是良好的信誉记录,就会为各家保险公司所共知,当其他公司再接受此人投保时就会大大减少核保的成本。

三、总结

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经济活动中,在保险市场中主要表现为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关于投保人风险状况以及保险产品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损害了市场效率。保险人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保险产品来实现对消费者的甄别,避免单一产品带来的市场风险。保险人也可以对投保人提供奖励,比如低保费或者高保险金额,来鼓励投保人采取有利于保险人的行动,而如果投保人很关心未来保险收益,那么他一定会采取合作的策略,从而达到消除道德风险的目的。不过市场机制并不能够完全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在保险人之间构建信息共享的平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提高保险市场效率。

注释:

①由于高风险者出险概率更高,更需要保险,所以高风险者的无差异曲线在低风险者无差异曲线之上,意味着高风险者愿意为同等数额的保险金支付更多的保费。而无差异曲线是等利润线的包络线的假设则基于这样一个判断:对于给定的利润和效用,保险人与投保人对于单位保险金额的边际评价不一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保额增加一个单位时,保险人所要求增加的保费要比被保险人的愿意支付的价格要高。

②在这种情况中,既然高风险者对于E[,H]或者E[,L]'感觉无差异,信息经济学一般假定高风险者采取“配合”的态度,选择切点E[,H],而不是E[,L]'。

③在重复博弈的每一个阶段,博弈结构都是相同的。

④由于ν[,22]<ν[,11],ν[,12]<ν[,11],所以δ>0。

标签:;  ;  ;  ;  ;  ;  ;  ;  

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影响_保险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