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空气波压力辅助治疗的为观察组,只采用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肢末梢循环,肿胀程度,活动能力。结果 空气波压力治疗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减轻患肢的肿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肢的活动能力。
关键词:乳腺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为23/10万,呈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近年来应用于外科的一种新型仪器,为多腔房,序贯性,可调节压力梯度的泵[2]。泵压力能将水肿液不断从远心端向近心端驱赶,并可防止水肿液的返流,促进静脉回流,达到消除水肿、活血化瘀、改善肢体缺血缺氧状态的效果。我科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肿胀20例,现就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乳腺癌患者40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5岁,均为女性,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采取常规治疗,每日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如伸指、握拳、屈腕、手指爬墙运动、举杆运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患肢远端的血液循环、颜色、温度、感觉及活动情况,观察患肢有无肿胀,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具体操作如下:病人取平卧位,肢体尽量舒展放松,将患肢套人套筒内,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模式和压力,我们一般选用B模式,充气先从远端第一个气囊开始,逐个向上,当最后一个气囊充完气后,所有气囊自动排气,间歇几秒钟后,重新开始,反复循环,压力调节应从2-3级(30-45mmhg)开始,然后再逐渐提高压力,直至病人舒适为止,时间为30分钟,使用中不要将充气管对着病人的鼻子、嘴巴、耳朵等部位,以免受伤,安有人工心脏的病人禁用。治疗完毕停机,观察病人患肢血液循环、颜色、感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13.0软件进行X2检验,检验水准a=0.05。
1.4 结果 观察组均未出现患肢水肿,肢体功能恢复快,病人舒适。对照组3例出现患肢水肿,活动受限,住院时间延长。两组患肢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0,p<0.01)。
2 讨论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是运用间歇压力,通过空气波的反复膨胀和收缩,获得指压和按摩效果,改善血液循环。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通过对肢体反复进行加压后再卸压,从而产生如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作用,加强了患肢的皮肤血流灌注超过4倍。依照顺序依次按摩手指、手腕、前臂、上臂、肩关节,与手法按摩相比,气压式按摩力度均匀,且按摩速率与人体血流速率相近,因此患者感觉更为舒适。挤压方向与人体血液流动方向保持一致而产生有效的生理性机械引流效应,可以加快肢体血液流通,明显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扩张、活化血管的效果,并且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它用机械方式替代了人工按摩,减少了工作量,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患者有肺水肿、不稳定高血压、严重心功能不全应禁用。
参考文献:
[1]罗红艳,白梦清.外科护理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170.
[2]胡德英,田莳.血管外科护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4:155.
[3]沈苏静,汤黎民,郭芮兵.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气动式按摩仪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3.18(5):1014-15.
[4]VAN BEMMELEN PS WEISS.OLMANNIJ.RICOTTA J J,RapidinocHD.icocDC compicssion inrcrcbbcs skin ciycuiacion inchronf cnhy ischoin lags with infm-papliconl.abstuctian[J].VASA.2000.29(1):47-32.
[5]孙爱臣,王蕾,马会清.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用于预防骨科卧床患者血栓形成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社.2006.12(5):903.
论文作者:蒋英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压力论文; 空气论文; 患者论文; 治疗仪论文; 乳腺癌论文; 水肿论文; 肢体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