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室 214500)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输液治疗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输液治疗配合度和家长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均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提高输液治疗患儿的治疗配合度,还能够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心理护理;配合度;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201-02
静脉输液是治疗小儿疾病的重要给药途径,小儿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哭闹、恐惧、害怕、不配合的现象较为普遍[1],不仅影响到了输液的正常进行,还影响到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进一步探讨心理护理对输液治疗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36例门诊输液患儿,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2.4±0.7)岁,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37例,支气管炎17例,肺炎8例,腹泻6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龄4个月~9岁,平均年龄(2.8±0.5)岁,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33例,支气管炎18例,肺炎10例,腹泻7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门诊输液护理,即体位护理、穿刺护理、口头宣教、输液观察、不良反应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做法如下:
1.2.1 创造良好的输液环境
良好的输液环境对于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2],护理人员首先应保证输液室的干净整洁,室内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注意室内的通风。此外,室内张贴各种色彩鲜艳的卡通画,室内摆放卡通书籍,以消除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1.2.2 心理支持
根据患儿不同的年龄段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针对年幼患儿无法用语言沟通的问题,可给予多抚摸和眼神交流,以增加亲切感和安全感[3],同时减少其对陌生环境的应激反应。对年长患儿多使用一些赞美性语言、鼓励性语言、安慰性语言、告知性语言,通过安慰性语言能够使护士与患儿及家属感情升级,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而解释性语言能够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4]。
1.2.3 转移注意力
在进行穿刺操作和输液过程中,应给予患儿有安慰性的物件,对幼儿唱其喜爱的歌曲或给其讲感兴趣的故事,以转移患儿对治疗的注意力,方便护士完成各项操作。
1.2.4 暗示疗法[5]
利用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暗示其是英雄,或回忆以前勇敢的事迹,以便增强患儿的信心,保持放松的心态。同时予鼓励性言语引导患儿摆脱疼痛意境,淡化疼痛意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配合度及家长满意度,其中患儿配合度参考邓丽珊[6]等人的研究标准将配合度分为3个等级,患儿乐于接受输液穿刺,输液过程中能够与护士良好配合为优;与护士配合欠佳,但经心理干预后能够顺利完成输液为良;拒绝穿刺,无法配合护士完成输液为差。患儿输液结束后要求患儿家属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儿配合度
观察组患儿的输液配合度优良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患儿静脉输液整个过程涉及到药物、环境、儿童的心理护理、沟通及护士的操作技能等诸多环节[7],其中儿童的心理护理在保证儿童配合度,提高输液质量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将新型的心理干预方法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改善环境、心理支持、转移注意力及暗示疗法进一步增加了患儿的配合度,从而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秀捞,蔡荣英,翁琼英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院学报,2013,11(3):284-285.
[2]唐忠红.儿童静脉输液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271-272.
[3]吴玉欢,关小玲.人性化服务对门诊输液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06,8(14):167-168.
[4]谭敏.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沟通技巧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1,(4):1446-1447.
[5]卢月彩,陈秀兰,陈建芝等.门诊输液患儿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江苏卫生保健,2008,10(2):51-52.
[6]邓丽珊,张青.心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儿合作程度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2,43(5):76-77.
[7]张振眉,陈秀霞.综合护理提高患儿静脉输液质量和满意度[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3):88-89.
论文作者:陈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8
标签:患儿论文; 满意度论文; 心理论文; 静脉论文; 家长论文; 门诊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