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1](2020)在《批判遗产理论视角下的非遗“制造”与保护 ——以云南丽江“纳西古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运用批判遗产理论的代表性人物劳拉·史密斯(Laura Smith)的关键概念“权威话语”与“民间话语”为主要分析工具,分析纳西古乐的非遗“制造”与实践中的话语互动,进一步探索中国非遗制造过程中权威话语与民间话语互动的机制以及其中呈现的非遗标准,思考围绕这场非遗制造的各种社会文化活动背后蕴藏的更深层的文化逻辑。笔者所使用的“批判遗产理论”(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不同于传统的遗产研究所关注的“遗产如何被保护”,而是直指遗产本身,主张遗产不是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是一种动态的社会文化过程,这一过程被围绕它的各种文化过程和活动建构,被带有不同诉求的群体赋予价值和意义。其中“权威话语”和“民间话语”是改理论的主要分析工具用来划分遗产中出现的不同群体,阐明不同非遗话语的实践特点。同时作者还在田野材料的基础上,发掘“中间人”的概念来阐述话语之间相互关系,进一步解释了遗产制造的机制与活力。本研究的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将探讨纳西古乐的非遗制造,从纳西古乐的概念制造与立法实践入手探索权威话语内部结构,组织方式和内在的关系。第三章则是从纳西古乐的非遗使用出发,呈现非遗作为一种资源如何为不同的民间群体所用,以纳西古乐使用群体的挂牌和运行以及非演奏群体的使用为主要内容,讨论呈现不同民间话语与非遗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勾连所产生的张力。为进一步回应批判遗产理论中两种话语的二分对立的问题,第四章从田野实际出发,将以游走于权威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的关键领袖(笔者称之为中间人)为重点,从个体和机构两个方面来说明纳西古乐的个案中权威话语和民间话语的互动与对话形式,探究其间的张力在何处弥合,又如何被解决。第五章,笔者将对本研究的呈现的成果与问题进行讨论与总结。本研究笔者的结论是,非遗或遗产都是一种具有自在社会生命的社会文化过程,各种话语和力量都围绕各自的诉求对非遗赋予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在此过程中不同话语共同“制造”着非遗。我国的非遗语境中的确存在着“权威话语”与“民间话语”,但本研究案例中呈现的特点的确与批判遗产理论的初始定义不尽相同,具有向内的多元性与竞争性,向外的协调性和聚合性。同时,两种话语并非二元对立,更不是泾渭分明,话语之间游走的中间人正是权威话语与民间话语得以沟通的桥梁,更是当今非遗生命力和活力的来源。
和靖[2](2020)在《古都纳西村的社会组织与礼物流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纳西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礼物习俗特点鲜明的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乡白地村民委员会古都自然村作为调查点,对古都村的社会组织和礼物流动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古都村保留有多种传统社会组织和丰富的礼物流动形式。论文对古都村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概况进行了描述,千百年来稳定的农耕生活,悠久的村落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形成丰富多彩的礼物习俗和多层次社会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古都村礼物流动基于社会组织进行,因此,笔者对古都村古氏族、祭天群、“粗阿”、“化”、马队等社会组织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古都村纳西族主要由“禾”“尤”两大纳西族古氏族后裔组成,另有两支融入纳西族的藏族后裔——“禾古宗”和“墨古宗”。祭天群有最为普遍的“古徐”“普笃”祭天群。“粗阿”是指有共同祖先的群体,全村共11个。“拜盘芝化”是指由男系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组成的节日野炊群体。“厄化”是由畜户间组成的生产性互助群体。马队则是由旅游业催生的经济性利益团体。文中例举了古都村的十多种礼物流动情况,重点讨论了礼物与社会组织间的关系。礼物流动过程中,因社会组织结构的不同,礼物的内容、形式、价值都有所不同。古都村纳西族与周边藏族、彝族间也有频繁的礼物流动,主要表现在互通有无的“房东贸易”之中。古都村的礼物流动遵循互惠和及时还礼的原则,后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未引起人类学、民俗学界的注意。礼物流动具有社会援助、维护世俗界和神圣界的和谐、强化族群意识、维系与构建关系网络等功能。土地改革以来,古都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两次较大的变化,这造成了礼物内容、种类,以及礼物流动场合、规模的变迁。今天,古都村的礼物流动呈现着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点。
闵桃[3](2020)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是与世界记忆工程对接的国家工程,是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认定、管理、保护和开发的系列计划和措施。2000年,受世界记忆工程和国内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影响,在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正式启动。至2018年,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已选出四批142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成功申报12项《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和13项《世界记忆名录》,构筑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工程为档案文献遗产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提供了途径和平台,促进了档案文献遗产工作的发展,并有意识地发掘档案文献遗产内涵及价值,塑造文化品牌,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引发社会对档案文献遗产的广泛关注,有关档案文献遗产的研究不断涌现,但直接以工程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少,且工程开展近二十年,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梳理,为即将开展的工程新阶段做准备。故本文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设为题,梳理分析遗产工程过去近二十年的实践活动。本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时代背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既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发展的要求,又是世界记忆工程全面实施的体现。第二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实践活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围绕档案文献遗产的确定、保护与利用开展工作,建立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即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认证体系,组织了相关的整理研究项目和宣传、出版、文艺创作等开发利用活动,来保护和传承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第三部分是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活动的分析与展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为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了平台,促进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定位偏差、组织建设不足、活动内容不平衡等问题,需从工程定位、组织功能、发展规划、合作交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加强。
木艳娟[4](2019)在《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文中提出鸦片战争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主要在中国西南秘密传教。为了方便在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开展传教活动,传教士们从学习各民族的日常语言入手,逐渐扩大到记录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1867年,德斯高丹神父将11页东巴经《抠古鬼的来历2请多格神》寄回法国家中。这种罕见而又奇特的文字随即引起东方学家们的好奇和关注,并自此掀开了法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对纳西文字、语言、社会风俗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序幕。法国殖民者在印度支那站稳脚跟后,妄图进一步对华渗透,陆续派出各种类型的考察团,沿湄公河-红河进入云南各地考察。沿途的自然景观、包括纳西在内的各民族风俗文化也进入探险家们的视野和记录中。与此同时,在压力之下,中法间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后法国加紧对云南各方面的控制和掠夺,不平等条约也为探险家、传教士和东方学家们深入云南考察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用“知识”认识和处理东方事务,是法国东方学开创的先河。东方学家们认为,一些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传统,而他们则通过在知识层面做出“同情而明智”的努力,承担起干预这些民族发展的职责。这种优越感和所谓的使命感也被应用到对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中。而巴克和沙畹合着的《么些研究》,成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法国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巅峰之作,也成为西方关于纳西研究的第一本专着。这样的成果,无疑确立了法国在西方纳西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地位。尽管国内外学者公认法国是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奠基者,甚至在着述中也基本都会提及这一观点,但通常只是简要提及巴克和其着作。近几年来,逐渐出现少数关于法国纳西研究的成果,主要也针对巴克和《么些研究》,而对比巴克更早的法国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则几乎无人问津了。这种研究现状与法国在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说明学界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一些研究空白,有待补充和完善。首先,本文将立足于全面收集1867-1965年间,法国纳西研究的专着、文章及收藏的文献、文物,包括传教士、探险家、东方学家们的游记、书信和与教会有关传教士的档案等法语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资料中,有不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新材料。新材料的发掘,有利于弥补国内现有相关资料的不足,拓展民族文献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其次,本文将结合法国这一时期国内外历史、政治、宗教及学术背景,尤其是其殖民扩张政策与中法关系的变化,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川滇藏交界区域的活动,东方学的发展脉络,全面系统地重新梳理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并依据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萌芽(1867-1899)、发展(1900-1911)和兴盛(1912-1965)三个阶段。此外,本文亦将在充分收集和正确解读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相关材料辩伪、深度阐释及活态利用,力求客观深入地展示和分析法国研究者每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特点和意义,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借助历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以比较法和归纳法为主,努力将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融为一体,重现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探讨其价值及对西方各国和我国同类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力求从中发现新的研究热点,推动我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宁婉霞[5](2019)在《纳西族东巴祭风仪式及其舞蹈的演变研究》文中提出笔者认为纳西族东巴祭祀仪式承载着本民族丰富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内涵,从仪式分析切入认知舞蹈的发展以及背后的现象是有效的研究路径之一。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乡玉龙村玉峰寺路玉水寨中所举行的祭风仪式为个案进行田野调查,对其历史进行追溯并梳理出该仪式在当下的发展状态,着重考察了过去与现在祭风仪式中的东巴舞蹈,详细介绍了仪式中的舞蹈舞目,根据东巴舞谱的编制法则对仪式中各个舞蹈的主干动作进行描述,分析了舞蹈的形态及其发生变化的具体方面,探讨了影响其发生变化的内外因,并对如何保护和传承祭风仪式中优秀的文化元素进行思考。具体来说,本论文的撰写是在文献资料研究和田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和舞蹈形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从祭风仪式本身、舞蹈本体研究和时代背景等方面去寻求笔者所发现问题的答案。首先,以祭风仪式的发生、过去和现在的生存状态作为其发展的三个关键点,细致地阐述祭风仪式及其舞蹈的演进过程,这一篇章既是对文献资料收集的整体判断,也是对视频资料和田野工作考察的集中体现,其中从舞蹈形态学学科视野出发,对祭风仪式舞蹈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以祭风仪式的发展演进为依据,对祭风仪式和舞蹈进行细微的描述,为后续仪式和舞蹈所发生的变化总结出两条结论,这一篇章是笔者从文献阅读到田野调查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清晰地阐述了祭风仪式及舞蹈在演变过程中的发展现象,是本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最后,鉴于祭风仪式及其舞蹈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所以笔者将从外力因素和内在需求这两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变化,并针对这一东巴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予以思考。这一章节需要对相关史料及田野调查情况进行思辨分析,挑战性很大,是本论文研究的难点。本文一方面试图弥补学界对于纳西族当下祭风仪式仪轨场面及仪式中舞蹈本体的研究与分析上的缺陷,另一方面欲为唤起纳西族整个民众对自身舞蹈的自觉传承意识,为其他少数民族更好地发展本民族文化精髓提供借鉴。
袁晓丽[6](2019)在《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职能履行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一直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11年国家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政府工作上升为国家意志。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也是迄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现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更加全面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我国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区中,丽江因其独特的风光和魅力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文化、自然、记忆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城市。因此,本文从政府的职能角度研究丽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为丽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本文以政府职能理论、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从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政府职能入手,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丽江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设立机构、建立名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厘清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职责。针对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职能履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的理论基础,明确政府在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的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梳理、归纳和阐述国内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代表性,并且值得借鉴的方法和经验;第五部分,主要针对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职能履行的不足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梁雨婷[7](2019)在《白沙壁画的数字化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壁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之一,千百年前遗留下来的壁画也是我们研究历史,探索过去的重要载体。拥有开放、自信、包容心态的木氏土司和纳西人民善于学习吸纳各民族文化,在丽江这个西南边陲之地营造了一个多民族融合、民族共同发展的繁荣景象,融合汉族、藏族、纳西族等民族文化于一体的白沙壁画就是这场繁荣遗留的珍贵“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白沙壁画除了饱受病害侵蚀之外还面临被世人遗忘、保存条件堪忧等现实危机,以此笔者将数字技术与白沙壁画保护结合,利用数字采集、数字处理、数字保存、数字展示等技术对壁画进行数字化保护,并且从多元实施主体的角度出发,提出多主体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将白沙壁画数字化实施主体划分为政府、保护单位、企业、高校和个人,借助各主体间的力量,共同推动白沙壁画的主体多元发展。通过构建数字保护方案,重新定义壁画保护方式,既可以使白沙壁画突破传统的空间、时间限制永久地保存下来,又可以初步缓解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问题。搭建数字壁画资源库,链接线上数字旅游平台等措施以更好的传播宣传白沙壁画,唤醒人们对白沙壁画的认识与重视,以此响应习总书记提出“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号召。
李晓兰[8](2018)在《纳西族哥巴文文献校译与研究》文中提出哥巴文是中国西南地区纳西族的一种文字系统,其使用人群仅限于纳西族的东巴,主要用于东巴书写经典,或用来直接书写经文,或在东巴经中用来标音。2003年,纳西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名录,用哥巴文书写的经书是纳西族文化典籍的一部分,亦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名录”的一部分。对哥巴文典籍的整理、释读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对这种文字系统起到存字、存音、存义的作用。但因目前已刊布的哥巴文经书或在经文部分存在脱文、衍文、别字、字序颠倒等问题,或在对译部分存在缺译、多译、错译的问题,或在汉语译文部分存在缺漏、错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哥巴文经书的传承和使用,也不利于对哥巴文文献研究工作的开展。故而对已公布的哥巴文文献进行校译与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促使现有的哥巴文经书更趋完善;还能为哥巴文字系统的研究提供相对可靠的基础资料,起到正字、正音、正义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字学价值。已经释读整理并公布的完整的哥巴文经书数目是有限的,主要包括12本,去其重复,共计8种。另外,《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所收录的东巴经书中也存在一些零散的哥巴文字符。而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些哥巴文文献的校译工作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仅存3种,这3种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对哥巴文文献原文及其译本进行系统性校译提供了一些思路,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有指导性的适合哥巴文文献校译的理论出现。本文以目前已公布的哥巴文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首次对这些哥巴文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校译,并首次总结了哥巴文文献校译的原则和方法。具体内容如下:绪论一章的内容为:首先,交代了现有的已经整理刊布的哥巴文经书的基本情况,并梳理了已有的关于哥巴文文献的校译研究成果,分析了其优点及不足之处。其次,分析了对现有的哥巴文文献进行系统性校译的文献学价值和文字学价值,并在系统性校译的实践基础上总结了哥巴文文献校译研究的方法和原则。最后一节则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步骤。第一章至第六章是关于哥巴文文献的校译成果,前五章中每一章对应一种哥巴文经典,分别是《大祭风·迎请莫毕精如神·卷首》两种版本的校译研究、《大祭风·迎请精如神·卷中》两种版本的校译研究、《麽些族占卜起源的故事》与《求取占卜经》的校译研究、《超度死者·卢神启程·向神求威力》的校译研究、《大祭风·超度董族的吊死者·卷首》的校译研究。第六章是对《大祭风·迎请卢神》、《大祭风·送神》这两本经书及《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中零散的哥巴文进行校译研究的结果。本文借用校勘学中的对校法、本校法、理校法、他校法等方法对以上哥巴文文献进行系统性校译,完善了现有的哥巴文经书,为哥巴文字系统的研究提供相对可靠的基础材料。本文第七章至第九章是在前六章哥巴文文献校译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哥巴文工具书对哥巴文字系统中的“水系字”、哥巴文与汉字之间的关系、哥巴文字符(?)的字源进行深入探索,具体内容如下:第七章的主要内容为:水系字是哥巴文字系统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字符,值得深入研究。我们把哥巴文水系字定义为:在(?)“水”这个字符的基础上通过增形或变形而成;其意义都与水相关的一批哥巴文字符。本章以现有的哥巴文工具书中收录的哥巴文水系字为研究对象,并参以哥巴文经书中出现的水系字。从类型学的角度对哥巴文水系字的字形、字音、字义进行分析归纳,并与东巴文中相关字群的特点进行对比。从抽样统计方法的原则出发,至少可以这样认为:这些观察、研究和比较的结果可以反映出哥巴文和东巴文的某些状态的倾向性。由此得出: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两种不同的文字时,其造字心理既具有延展性又具有创造性;哥巴文是一种不成熟的标音文字,仍旧保留着意音文字的某些特征。第八章的主要内容为:哥巴文字符与汉字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以现有的已经整理公布的哥巴文文献史料为研究资料,以文献产生时期当地通行的汉字字形作为汉字型哥巴文字符在字形方面的比较对象,以此探知哥巴文借入汉字和使用汉字型哥巴文的一些规律:不同东巴在使用汉字型哥巴文字符时共性与个性并存;汉字型哥巴文字符的使用在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衡,但在文献种类上不存在明显的使用差异;汉字型哥巴文字符体系的发生、发展和传承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同的汉字借入哥巴文的时间有先后之分;汉字在借入哥巴文系统后,在早期使用时,其字形、字义与源字基本相同,但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假借现象逐渐孳乳;随着文字系统的发展,哥巴文所借汉字的字体形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有篆体、繁体、俗体的区别。第九章的主要内容为: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哥巴文字符(?)([nu])借自汉字“小”,通过对哥巴文现有字典与已翻译公布的经书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纳西族东巴使用汉字型哥巴文字符的特点得知:(?)([nu])的本义是“你”,(?)([nu],“你”)是(?)([nu],“你”)的省体,后者借汉字“伱”,哥巴文字符(?)([nu],“你”)借入汉字的过程是:“伱”(?);(?)([nu])表示“小”义时属于同音假借现象;(?)([nu])表示“嘴”、“角”、“心”等义时属于音近假借现象。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点:第一,材料的系统性。本文首次把现有的已经整理公布的哥巴文文献进行系统性地校译与研究。第二,研究角度的全面性。本文不仅对哥巴文经典的原文进行校勘,还对已有的相关译本的国际音标注纳西语音、汉文直译对注和汉语意译这三部分进行了校译。另外,本文对哥巴文经书中所使用的但不见于现有的哥巴文工具书的字符进行了辨析和字源考释的工作。第三,校译理论的创新性。本文首次总结了哥巴文文献的校译经验,并将之提炼成校译原则和具体实施细则,为日后新整理的哥巴文经书的校译与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罗文伯[9](2017)在《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建构研究 ——基于典型手工纸田野调查的文化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从东汉中期(约公元105年)以来,作为传统文化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中国的造纸技艺在欧亚大陆广为传播,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电子媒介的广泛运用,以及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现代造纸,已让手工造纸走下最初的神坛,走入了一个小角落日渐式微。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现状怎样,蕴含哪些文化和精神价值,该怎样适应现代社会等问题成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方向。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同时,在确定传统手工造纸的发展方向时,需要对现代社会机制内在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予以梳理,以至对从前现代的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文化发展脉络有明晰的把握。进一步的,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中国,如今仍处在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如何从纵贯千年的手工造纸中提取出传统文化基因并加以解密和重组,把沉重历史包袱转化成厚重文化底蕴,形成适应未来世界的新思想文化,亦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论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是绪论部分,对研究缘起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2章是对中国手工造纸的总体概述,在这一章里,对中国手工造纸的历史源流、革新发明、传播分布、品类特点都予以了介绍和探讨,重点对手工造纸的发明人之争问题进行了与瓦特的案例对比研究,同时依据长期的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资料积累绘制了国内现存手工造纸传承地分布图。第3章是中国手工造纸现代化的解构与要素分析,辨析现代性、后现代性和现代化的概念关系,分解论文命题的主客体及环境要素。第4、5、6三章分别选取安徽泾县宣纸、四川夹江竹纸、云南纳西族东巴纸三个有特色的代表性纸种作为案例调查研究,既是对第3章的手工造纸各抽象要素的具象化,又呈现中国传统手工造纸的详细面貌及发展困扰,为下一章的实践对策分析提供素材。第7章在之前六章的基础上进行中国手工造纸现代化建构的关键维度探析,是从产业、制度、精神三个维度对论文所要研究命题的集中作答。第8章总结论文的结论,针对不同人群给出手工造纸现代化建构的相应建议,在余论中论述传统的祛魅与超越,并给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本研究通过一系列文献阅读、调查访谈和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关于中国手工造纸的起源及现状造纸技术源自于西汉时的中国,东汉时的蔡伦是该技术的主要革新者和集大成者,参照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可以称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人。这一结论回应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造纸术发明人的争论。在现状方面,从总体上看,中国手工造纸在机制纸和电子媒介的双重冲击下,其影响力虽大不如前,但仍广泛分布在华夏大地上。2、关于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转型在手工造纸产业层面,应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理性眼光来看待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改良。多渠道发展“体验式”的造纸文化旅游,充分运用手工造纸文化空间。应适应时代变化与媒介技术变革,探索手工纸与数字化出版融合路径。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拓展纸品时尚与艺术新领域。在制度层面,各个手工造纸区域可因地制宜的选择“生产型保护”或“被动型保护”的模式。在行业管理制度方面,应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重视创意和研发,并加大成果转化力度。通过发现青蒿素的案例与手工造纸对比,提出“非遗”科普的概念及其两种模式。在精神层面,造纸者应是具有职业意志而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手工造纸从彼时的“前沿科技”位移至此时的“文化遗产”,从科技-文化轴的前端“漂移”至后端,可作为难得的标志物反衬整个民族文化的变迁。此外,体悟手工造纸行业的意境美、心境美和超然美,主张深入发掘提炼其美学价值。3、关于中国手工造纸的文化及哲学意蕴手工造纸的发明和衍变体现出不同时代的价值理性。论文指出蔡伦造纸有其历史上的偶然性,反映着皇权的统摄力,而这一偶然性在客观上促进了古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以至与之前的造纸史形成了断裂与不连续性。而反映出现代性的机器化大生产的“机制纸”的出现,则是造纸史的又一次断裂,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的话语权。在后现代的消费主义社会,手工造纸更多的意味着后工业化的文化空间和文化消费情境。手工造纸技艺反映出中国传统造物思想,道法自然、曲径含蓄、万物合一。拾起以手工造纸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起文化记忆,有助于社会系统与生活世界的重新协调,克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在余论中结合媒介变迁及人生价值论提出“儒本创开”的文化观点。
林东旭[10](2017)在《玉龙县纳西族丁巴什罗舞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东巴舞蹈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身体语言符号传达着纳西族东巴教的宗教精神。丁巴什罗舞作为东巴舞蹈神舞类中代表性的法仪舞蹈,表现着东巴教教主丁巴什罗的生平事迹,以故事内容的分段式表述发挥着宗教功能,成为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研究的典型案例。本文以丁巴什罗舞作为研究对象,将田野点放置纳西族文化发展变迁最为典型的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试图通过对东巴舞谱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影像资料与田野点的比较和调查,分析丁巴什罗舞于不同方面的变迁情况,探析该地区丁巴什罗舞随时代的发展与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是何原因致使其变迁。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起、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正文包括了四个章节:一、简要论述丁巴什罗舞生成的宗教文化语境、起源、分布与田野点的基本概况。二、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对舞蹈表演场域、舞蹈功能和舞蹈形态的“古”与“今”比较分析,探究丁巴什罗舞“变了什么”与“怎么变”。三、将丁巴什罗舞置于在玉龙县纳西族历史变迁的纵向坐标和多元文化影响的横向坐标之中,对其变迁的原因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多维度阐述。四、关于丁巴什罗舞发展变迁的若干思考,探讨变迁对该舞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为丁巴什罗舞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结语部分是对本文进行总结与概括,并阐述笔者对于丁巴什罗舞变迁的认识。
二、’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批判遗产理论视角下的非遗“制造”与保护 ——以云南丽江“纳西古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非遗相关研究动态 |
一、非遗学术脉络与非遗话语实证研究 |
1.非遗的学理争鸣 |
2.非遗的话语研究 |
3.非遗的社区参与 |
二、纳西古乐的相关研究动态 |
1.丽江洞经音乐 |
2.白沙细乐 |
3.东巴音乐 |
4.纳西古歌古调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1.纳西古乐的非遗保护的背景研究 |
2.纳西古乐的概念制造与非遗化 |
3.纳西古乐的非遗使用 |
4.非遗“制造”与使用的中间人 |
第四节 理论框架与概念廓清 |
一、遗产 |
二、话语 |
1.权威话语 |
2.民间话语 |
第五节 田野选点、研究方法和访谈对象 |
一、田野选点 |
二、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参与观察、深度访谈 |
三、田野对象 |
第二章 遗产的“制造”: 纳西古乐概念制造及其非遗化 |
第一节 纳西古乐的概念“制造” |
一、五十年代诞生: 制造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和悠久历史的认同感 |
二、1966年到1986年: 纳西古乐从濒危到复兴 |
三、1996年2004年: 纳西古乐人类口头文化遗产的破产 |
第二节 纳西古乐的非遗化 |
一、白沙细乐首碰壁: 权威话语中专家评审的局限性 |
二、幸运的热美蹉和奇怪的洞经音乐: 非遗的工具性和资源性 |
三、艰难通过的白沙细乐: 权威话语的内部分化与协商 |
第三章 纳西古乐的非遗使用 |
第一节 民间团体的挂牌: 话语间的协商与博弈 |
第二节 传承点的运行: 非遗资源的分配、争取与使用 |
一、经费的拨付管理与自主创收 |
二、培训班: 官方的教学与监督 |
三、纳西古乐比赛的竞争与创新 |
第三节 多元非遗: 非演奏群体的对纳西古乐的使用 |
一、胜利神仪式: 东巴音乐的文化再造 |
二、现代音乐中的纳西古乐 |
三、绘画与摄影中的纳西古乐 |
第四章 非遗“制造”和“使用”的中间人:沟通权威与民间话语的桥梁 |
第一节 作为桥梁的个体: 非遗工作者 |
一、非遗推手李之典 |
1.非遗制造: 名录进入与保护 |
2.非遗立法: “非遗进校园”的提案 |
二、基层媒介元晓斌 |
1.非遗使用: 一种民族美育的尝试 |
2.非遗思考: 政策适应和民间引导 |
第二节 作为桥梁的机构: 古城区纳西民间音乐协会 |
一、协会的上下辐射 |
二、与权威合作: 濒危曲目的抢救 |
三、自发传承: 道场仪式的恢复 |
第三节 中间人的尴尬: 新权威化的协会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古都纳西村的社会组织与礼物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西方学界的礼物理论 |
二、中国村落社会中的礼物流动 |
三、纳西族礼物流动研究 |
四、古都纳西村的社会组织和礼物习俗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基本内容 |
第一章 古都村概况 |
第一节 古都村地理环境与生计方式 |
一、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
二、生计方式 |
第二节 古都村社会历史文化概况 |
一、村寨历史记忆 |
二、古都村的东巴文化 |
第二章 古都村社会组织 |
第一节 古氏族 |
一、纳西族古氏族 |
二、古都村古氏族 |
第二节 祭天族群“穆卜化” |
一、纳西族祭天族群 |
二、古都村祭天族群 |
第三节 家庭与家族 |
一、家庭 |
二、共同根骨的“粗阿” |
第四节 “放牧组织‘厄化’” |
第五节 “节庆组织‘拜盘芝化’” |
第六节 马队 |
第三章 古都村的礼物流动 |
第一节 古都村礼物流动情况 |
一、礼物的分类 |
二、社会组织与礼物流动 |
第二节 社会组织与礼物层次 |
一、礼单中的礼物层次 |
二、丧葬仪式中的礼物层次 |
第三节 族际交往中的礼物流动 |
一、与周边藏族的礼物流动 |
二、与周边彝族的礼物流动 |
第四章 古都村礼物流动的规则、功能及变迁 |
第一节 礼物流动的规则 |
一、互惠原则 |
二、及时还礼原则 |
第二节 礼物流动的功能 |
一、社会援助 |
二、维护世俗界与神圣界的和谐——“署”和人的例子 |
三、强化族群意识 |
四、维系、构建关系网络 |
第三节 礼物流动的变迁 |
一、礼物的变迁 |
二、社会结构的变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概念解析 |
三、学术回顾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缘起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传统 |
一、中国古代的档案文献保护措施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文献保护工作 |
三、改革开放后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程 |
第二节 世界记忆工程的推动 |
一、世界记忆工程概况 |
二、世界记忆工程影响 |
第二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概况 |
一、发展历程 |
二、工程组织 |
三、工程任务 |
第二节 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构筑 |
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评选 |
二、多层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形成 |
第三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 |
一、整理研究 |
二、宣传展览 |
三、出版发行 |
四、文艺创作及品牌塑造 |
第三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 |
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新平台 |
二、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 |
三、档案文献遗产文化影响力的增强 |
第二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缺憾与展望 |
一、工程缺憾 |
二、工程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867-1965年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背景 |
第一节 1867-1965年的法国与世界形势 |
第二节 殖民扩张和福音传播 |
一、法国在亚洲的殖民扩张 |
二、巴黎外方传教会在中国西南 |
第三节 法国东方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萌芽时期(1867-1899) |
第一节 纳西语料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
一、安邺的语言记录 |
二、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的研究与意义 |
三、拉古伯里的纳西语言系属关系探索 |
第二节 东巴经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
一、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收集和德微理亚的展示 |
二、拉古伯里、德微理亚的纳西文字研究 |
三、鲍楠的东巴经收集及译注 |
四、亨利·奥尔良王子的东巴经收集与译注 |
第三节 族群和宗教的初步研究 |
一、族称和分布 |
二、族群关系 |
三、宗教及其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发展时期(1900-1911) |
第一节 地方史料的法译及史地研究 |
一、宋嘉铭与《南诏野史》 |
二、苏利与《滇系》节选 |
三、夏之时与《法文中国坤舆详志》与《略志》 |
第二节 纳西语言文字研究 |
一、鲍楠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
二、玛德罗尔与彭茂美神父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
三、高尔蒂耶的词表及意义 |
四、高尔蒂耶的纳西文字研究 |
第三节 纳西社会风俗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史地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沙畹与《线路指南》和《丽江史地注释》 |
一、线路指南 |
二、丽江史地注释 |
第二节 沙畹与《木氏宦谱》 |
一、洛克对沙畹《木氏宦谱》评述的考辩 |
二、沙畹与杨慎的《木氏宦谱·序》 |
三、沙畹对《木氏宦谱》的考证、评述及其启示 |
第三节 沙畹与石鼓碑文 |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
二、石鼓正面碑文考证 |
三、沙畹石鼓碑刻研究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语言、文字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巴克的纳西语词表研究 |
一、巴克纳西语词表概况 |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采样 |
三、巴克的转写及对应的国际音标(IPA) |
四、巴克词表的意义 |
第二节 巴克的纳西语语法研究 |
一、词法 |
二、句法 |
第三节 巴克与劳费尔的纳西语语言系属关系研究 |
第四节 普鲁斯基的纳西语研究 |
第五节 巴克的文字研究 |
一、巴克的东巴经收藏及译注 |
二、巴克的纳西文字字典 |
三、巴克纳西文字研究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社会及宗教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巴克对纳西族地区的实地考察 |
第二节 纳西族名称、分布与迁移 |
第三节 纳西其它社会风俗 |
一、外貌及服饰 |
二、其它风俗 |
第四节 纳西宗教研究 |
一、多种宗教并存及影响 |
二、纳西人“自己的”宗教及仪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法国东方学、汉学研究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西方各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第三节 对中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手稿《抠古鬼的来历·请多格神》 |
附录二 :国立东方语言学院图书馆部分东巴经馆藏 |
附录三 :亨利·奥尔良《从东京湾到印度》中的东巴经手稿及译注 |
附录四 :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藏巴克捐赠的纳西族文物 |
附录五 :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维西纳西语-丽江纳西语词汇对照表 |
附录六 :拉古伯里收录的吉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么些手稿 |
附录七 :德微理亚《中国安南边境》中的东巴经手稿 |
附录八 :高尔蒂耶《麽些》中刊布的巴克东巴经书及纳西白描线稿 |
附录九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方国瑜先生石鼓碑文拓片 |
附录十 :巴克字典与方国瑜《纳西象形文字谱》的对应 |
附录十一:巴克“么些人居住的中国西部”地图 |
致谢 |
(5)纳西族东巴祭风仪式及其舞蹈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的来源、依据 |
(二)相关研究综述与分析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目的及意义 |
(四)田野点介绍 |
一、纳西族祭风仪式的发展演进 |
(一)纳西族祭风仪式的发生 |
1.史料中所记载的“哈拉里肯”仪式 |
2.祭风仪式发生的原因分析 |
(二)纳西族祭风仪式的历史呈现 |
1.为殉情所举办的超度性祭风仪式 |
2.祭风仪式中的舞蹈本体描述 |
(三)纳西族祭风仪式在当下的发展状态 |
1.对当下祭风仪式的田野考察 |
2.祭风仪式中的舞蹈活动及舞蹈形态分析 |
二、纳西族祭风仪式及其舞蹈的演变表现 |
(一)祭风仪式的变化 |
1.祭风仪式的内容从繁至简 |
2.祭风仪式中代表的含义合而为一 |
3.祭风仪式功能的转变 |
(二)祭风仪式舞蹈的变化 |
1.祭风仪式舞蹈内容的简化 |
2.祭风仪式舞蹈功能的弱化 |
3.祭风仪式舞蹈主体呈现的转变 |
4.祭风仪式舞蹈组织形式的发展 |
(三)祭风仪式及其舞蹈的演变现象 |
1.从生命观延伸到生态观的转变——仪式及舞蹈被赋予新的形式与内容 |
2.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迈进——仪式及舞蹈成为宣传东巴文化的一种手段 |
三、纳西族祭风仪式及其舞蹈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演变的动因分析 |
1.发展的外力因素 |
2.内在的需求所致 |
(二)引发的相关思考 |
1.以科学的方法保护祭风仪式的诸多优质元素 |
2.以多样化的方式传承和发展祭风仪式舞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职能履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案例分析法 |
(三) 访谈法 |
(四) 问卷调查法 |
四、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一) 研究内容 |
(二)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点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职能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三、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的职能定位及履行的保障机制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保护的必然性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职能定位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履行职能的保障机制 |
第二章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政府保护职能履行的现状 |
第一节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一、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源 |
二、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三、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
第二节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的现状 |
一、保护机构的设置及权限划分、经费保障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建立代表性项目名录 |
三、已基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机制 |
四、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
第三章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保护手段较为单一 |
二、经费投入增长相对滞后 |
三、传承人年龄老化、归口不清晰 |
四、机构人员编制较少、文化专职人员不足 |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
第二节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机制不健全 |
二、事权与财力不匹配,政府资金投入渠道狭窄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机制不完善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与旅游结合度不够 |
第四章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经验 |
一、日本和韩国完善的政府保护机制和资金供给体系 |
二、越南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体系 |
第二节 国内经验 |
一、贵州省整体性保护及改善传承人年龄结构 |
二、恩施自治州注重活态传承 |
第三节 国内外经验借鉴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重视传承人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全民的参与 |
第五章 推动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机制 |
一、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 |
二、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手段 |
第二节 进一步匹配事权与财力,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
一、增加人员编制 |
二、吸引社会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第三节 健全传承人的培养机制 |
一、增加年轻传承人的数量 |
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职化 |
三、划清传承人的主管部门 |
四、加强对传承人的监督管理 |
第四节 开发与保护并重,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
一、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职能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职能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
(7)白沙壁画的数字化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和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丽江白沙壁画研究现状 |
1.3.2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创新 |
1.5.1 研究思路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白沙壁画文化价值与艺术特点 |
2.1 我国壁画发展概况 |
2.2 白沙壁画的历史背景 |
2.2.1 历史悠久的纳西族 |
2.2.2 开放包容的木氏土司家族 |
2.2.3 应运而生的白沙壁画 |
2.3 白沙壁画现状 |
2.3.1 琉璃殿壁画 |
2.3.2 大宝积宫壁画 |
2.3.3 大定阁壁画 |
2.4 白沙壁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
第三章 白沙壁画的危机及数字化保护必要性 |
3.1 白沙壁画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
3.1.1 揭取式加固壁画 |
3.1.2 临摹壁画 |
3.2 白沙壁画如今面临的危机 |
3.2.1 白沙壁画已有不可逆的病害 |
3.2.2 时代快速发展的冲击 |
3.2.3 对白沙壁画保护意识薄弱 |
3.2.4 壁画保护研究人才短缺 |
3.3 数字化保护概述及敦煌案例分析 |
3.3.1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含义与范畴 |
3.3.2 白沙壁画数字化保护的优势 |
3.3.3 敦煌莫高窟保护案例分析 |
3.4 白沙壁画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
3.4.1 白沙壁画是纳西民族文化遗留的礼物 |
3.4.2 有利于缓解壁画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 |
3.4.3 有助于提升白沙壁画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
3.4.4 有助于实现数字壁画共享与研究平台 |
第四章 白沙壁画数字化保护技术与保护模式构建 |
4.1 白沙壁画数字化保护技术 |
4.1.1 数字采集技术 |
4.1.2 数字处理技术 |
4.1.3 数字保存技术 |
4.1.4 数字修复技术 |
4.1.5 数字展示技术 |
4.2 多主体参与式数字化保护模式 |
4.2.1 多主体参与式数字化保护模式理念 |
4.2.2 多主体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的主体划分 |
4.2.3 多主体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
4.3 白沙壁画数字化保护方案构建 |
4.3.1 构建目标 |
4.3.2 构建原则 |
4.3.3 构建内容 |
第五章 白沙壁画数字化保护实践途径 |
5.1 搭建白沙壁画线上平台初步应用 |
5.1.1 用户定位和UI设计模型 |
5.1.2 数据资源库目录分类 |
5.1.3 APP界面整体设计 |
5.2 白沙壁画景区搭建数字旅游平台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参与 |
(8)纳西族哥巴文文献校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纳西族哥巴文文献校译述略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校译原则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步骤 |
第一章 《大祭风·迎请莫毕精如神·卷首》两种版本的校译 |
第一节 《大祭风·迎请精如神·卷首》的版本介绍 |
第二节 校译说明与成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祭风·迎请精如神·卷中》两种版本的校译 |
第一节 已有的校译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本章的研究材料概述 |
第三节 校译补正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麽些族占卜起源的故事》与《求取占卜经》的校译 |
第一节 《占卜起源的故事》与《求取占卜经》的版本信息研究 |
第二节 校译成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度死者·卢神启程·向神求威力》的校译 |
第一节 《超度死者·卢神启程·向神求威力》的版本研究 |
第二节 校译成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祭风·超度董族的吊死者·卷首》的校译 |
第一节 《大祭风·超度董族的吊死者·卷首》的版本信息概述 |
第二节 校译成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祭风·迎请卢神》及其他哥巴文文献的校译研究 |
第一节 《大祭风·迎请卢神》的版本信息和校译成果 |
第二节 《大祭风·送神》的版本信息和校译成果 |
第三节 《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中哥巴文文献的信息和校译成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哥巴文水系字群与东巴文相关字群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哥巴文水系字形、音、义特点分析 |
第二节 东巴文中相关字群的形、音、义特点分析 |
第三节 哥巴文水系字与东巴文相关字群的特点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哥巴文与汉字的关系研究新探 |
第一节 写过汉字型哥巴文的东巴及相关资料分析 |
第二节 汉字型哥巴文字符的使用及分布特点 |
第三节 哥巴文对部分汉字引进的时间顺序试析 |
第四节 从字体角度来看汉字型哥巴文字符的分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关于哥巴文字符([nu])的字源考辨 |
第一节 前人主要观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本文依据的材料和使用的方法 |
第三节 哥巴文字符[nu]的字源考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第一、二卷中的哥巴文字汇编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建构研究 ——基于典型手工纸田野调查的文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中国手工造纸的历史和技艺衍变相关研究 |
1.2.2 “非遗”保护的相关研究 |
1.2.3 “现代性”与技术哲学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说明、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说明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手工造纸历史及现状综述 |
2.1 历史与源流 |
2.1.1 纸前材料及要素汇聚 |
2.1.2 手工造纸历史的断裂与延展 |
2.2 发明与革新 |
2.2.1 问题来龙去脉:发明人之争 |
2.2.2 技术成果归属:一项对比 |
2.3 传播与分布 |
2.3.1 造纸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
2.3.2 国内现存手工造纸主要传承地分布 |
2.4 品类与特点 |
2.4.1 中国手工纸的主要品类 |
2.4.2 中国手工纸的主要特点 |
第3章 中国手工造纸现代化的解构与要素分析 |
3.1 内涵解构 |
3.1.1 现代性、后现代性及现代化 |
3.1.2 现代性机制下的中国手工造纸 |
3.1.3 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 |
3.2 对象与主体 |
3.2.1 技艺传承与变革 |
3.2.2 造纸的“人” |
3.2.3 造出的“纸” |
3.3 环境要素 |
3.3.1 市场环境:周期与迭代 |
3.3.2 政策环境:鼓励与打压 |
3.3.3 自然、人文环境:作用与反作用 |
第4章 中国手工造纸典型案例研究:泾县宣纸 |
4.1 “红星”宣纸 |
4.1.1 “红星”宣纸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
4.1.2 组织架构及代表纸品 |
4.1.3 生产原料、工艺与设备 |
4.1.4 市场经营与文化事象 |
4.2 双鹿纸厂 |
4.2.1 纸厂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
4.2.2 负责人及代表纸品 |
4.2.3 生产原料、工艺与设备 |
4.2.4 市场经营与文化事象 |
4.3 对泾县宣纸的现代化发展与文化思考 |
4.3.1 产业创新与技艺改良 |
4.3.2 造纸工匠精神的再造 |
第5章 中国手工造纸典型案例研究:夹江书画纸 |
5.1 “状元”书画纸 |
5.1.1 “状元”纸厂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
5.1.2 传承人及代表纸品 |
5.1.3 生产原料、工艺与设备 |
5.1.4 市场经营与文化事象 |
5.2 许家造纸坊 |
5.2.1 纸坊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
5.2.2 历史传承及代表纸品 |
5.2.3 生产原料、工艺与设备 |
5.2.4 市场经营与文化事象 |
5.3 对夹江书画纸的现代化发展与文化思考 |
5.3.1 造纸文化空间的再生产 |
5.3.2 家庭纸坊的文化传承 |
第6章 中国手工造纸典型案例研究:云南东巴纸 |
6.1 香格里拉东巴纸 |
6.1.1 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
6.1.2 香格里拉东巴纸的历史与传承 |
6.1.3 生产原料、工艺与生产工具 |
6.1.4 纸品用途及关联习俗 |
6.2 玉龙东巴纸 |
6.2.1 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
6.2.2 玉龙东巴纸的历史与传承 |
6.2.3 生产原料、工艺与生产工具 |
6.2.4 纸品用途及关联习俗 |
6.3 对云南东巴纸的现代化发展与文化思考 |
6.3.1 保护、发展及多样化 |
6.3.2 精神生活的再次唤起 |
第7章 中国手工造纸现代化建构的关键维度探析 |
7.1 维度划分及其由来 |
7.1.1 案例归纳分析 |
7.1.2 理论视角审视 |
7.2 产业维度 |
7.2.1 理性看待手工造纸技艺改良 |
7.2.2 “体验式”的造纸文化旅游 |
7.2.3 探索“纸”“数”融合出版新路径 |
7.2.4 拓展纸品时尚与艺术新领域 |
7.3 制度维度 |
7.3.1 保护的两种模式 |
7.3.2 管理的人性化与动态化 |
7.3.3 研发制度的原则与设计 |
7.3.4 作为“非遗”的科普 |
7.4 精神维度 |
7.4.1 基于个体自由的职业意志 |
7.4.2 文化之根:信仰与理性的张力 |
7.4.3 手工造纸美学价值的再挖掘 |
第8章 结论、余论及不足 |
8.1 结论及建议 |
8.2 余论:传统的祛魅与超越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手工纸调查表 |
附录二 访谈录音整理示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玉龙县纳西族丁巴什罗舞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
一、丁巴什罗舞概述 |
(一)丁巴什罗舞生成的宗教文化语境 |
(二)丁巴什罗舞的起源 |
(三)玉龙县丁巴什罗舞分布及主要田野点概况 |
二、丁巴什罗舞的变迁表现 |
(一)舞蹈表演场域的演变 |
(二)舞蹈功能的转变 |
(三)舞蹈形态的流变 |
三、丁巴什罗舞变迁的原因 |
(一)纵向历史变迁的影响 |
(二)横向多元文化的影响 |
四、关于丁巴什罗舞变迁的若干思考 |
(一)变迁对丁巴什罗舞的影响 |
(二)丁巴什罗舞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批判遗产理论视角下的非遗“制造”与保护 ——以云南丽江“纳西古乐”为例[D]. 张静.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3)
- [2]古都纳西村的社会组织与礼物流动研究[D]. 和靖.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3]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D]. 闵桃.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D]. 木艳娟.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5]纳西族东巴祭风仪式及其舞蹈的演变研究[D]. 宁婉霞.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6]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职能履行研究[D]. 袁晓丽.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7]白沙壁画的数字化保护研究[D]. 梁雨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纳西族哥巴文文献校译与研究[D]. 李晓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9]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建构研究 ——基于典型手工纸田野调查的文化思考[D]. 罗文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10]玉龙县纳西族丁巴什罗舞变迁研究[D]. 林东旭. 云南艺术学院, 2017(01)
标签:纳西族论文; 文化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法国文化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