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宠
四川省南部县三官镇小学
摘要:和平时的课后复习有所不同,总复习针对的是初中三年总的学习内容,由于初中数学的知识容量是较大的,再加上所学的知识类型十分丰富,这使得总复习工作是较为复杂的。因此,为了提高总复习的质量,教师应根据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水平逐渐提高。为此,本文将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并不是把过去讲过的知识再重新讲一遍,而是要系统的对各章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找到其中的联系与规律,性质中的相似与不同等很多方面。简单的串讲知识点不是最终目的,能让过去的知识融会贯通才是复习的重要意义。
一、章节复习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就曾经指出了学习的两个过程,一是指量的积累过程,二是指质的飞跃。教师平时的教学就像是量的积累,一点一点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们,通过做例题和作业将知识吸收,而最后的复习阶段是能够让学生们达到质的飞跃的。
在章节复习的过程中,数学公式、概念、法则、性质等基本的知识按照课本再梳理一遍就显得有些枯燥,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取一些比较自由的方式让学生去记忆。比如:可以给学生20分钟左右的时间去记忆,将学生们分成两个阵营,双方进行比赛,有教师点名回答的环节、有学生抢答的环节、有人答不上来的时候也可以有组内同学进行帮助,这样有利于调动他们记忆基本知识的积极性。除了这些基本的知识以外,教师也要带着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每一章的复习开始之前,都带领学生们列一个复习的提纲,基本的知识点就要学生们自己花时间去记忆和掌握,一些需要进行归纳总结的地方则需要教师引导着学生们共同完成。比如:有些题目之间的解题思路是可以借鉴的,有些题目虽然提问的方式不同,但解题方式是一样的;以及有些章节之间的联系,经典题型的归纳等等。这些对于他们的能力提高是有重要帮助的,教师经常带着他们复习、整理和归纳也会锻炼他们自己整理重点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例题讲解
在复习课中,例题讲解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也可以说是章节复习中很关键的一部分。一道题之所以能够成为例题,就说明它本身是具有代表性的,可以说明一类的问题,掌握了一道例题很可能就掌握了一个类型的题,可见例题讲解的重要性。而例题讲解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要善于变化,仅仅是重复对课本例题的讲解是低效率的,很多同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那么在复习的时候就应该对例题进行变化,通过增加条件、减少条件、改变已知条件等方式,将一道例题转化为新的类似的题型,可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掌握例题只能说明学生学习的能力,那么掌握引申出来的题就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宽思路,有助于数学能力的提升。比如,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条件可以有顶点、开口方向、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与X轴的交点等许多条件,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已知量,让学生们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及知识点,自己分析,并求解,这样能够让他们更灵活的掌握相关的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明确目标,狠抓基础知识
在初三阶段,由于很多知识学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复习和使用,难免会出现一些遗忘,所以在总复习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尤其是概念、公理、法则、定理之类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将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版块,然后针对每一个版块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对于这些基础知识,不但要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还要让学生能够较为熟练的应用于解题的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能力的提升奠定比较良好的基矗
四、制定明确的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复习课的进行绝对不可以走一步算一步,或者时间充足的话就讲细一点,时间不够的话就大致过一遍。这对于初中生的数学考试效果以及后期数学学习的基础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复习阶段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做好规划和设计,明确复习课整体的目标和阶段性的目标,帮助学生在复习阶段做到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老师在制定数学复习教学计划时要通过平常的考试情况和作业的反馈情况对于复习重点有个大致了解,在复习的同时要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数学公式有深刻的理解,要能熟练使用公式来面对多种题型并且灵活应用,对于重点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題方法要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五、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精选例题和习题
1.新授课,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由"主演"角色转变成"导演"的角色,既要演示正确的、规范的、典型的过程,又要发现学生在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严密。要鼓励学生参与发现、参与界定、参与研究、参与总结,从而培养他们的判别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习题课,教师要改变过去一道道例题穿梭而过,学生坐等呆听的现象,而应当充当"评论员"的角色,鼓励学生参与分析、参与演练、参与评论、参与归纳。
3.复习课,复习课对例题的选择不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应用,而应精选例题,起着复习、巩固已学知识的的作用,起着引申、外延、综合的作用。
六、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不同的复习指导
一个班级内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数学敏感程度、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都是不尽相同的,倘若采取"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复习策略,只会导致原本听不懂的学生还是听不懂,原本就会的学生又重复学习,这样的复习实效性难见成效。因此,教师首先要对本班学生数学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训练。不如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然后针对每组成员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的要求。老师要正视个体差异,让基础差的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让成绩好的学生多向发展,提高数学能力。老师在作业的布置上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要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基础知识能够掌握并且多训练,并且可以在后面适当加两道拉分题,让好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数学训练,积极思考,提高成绩。这样就能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更为适合的学习氛围,也能够提高低层次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拓展高层次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总之,在初三阶段,总复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所以教师应采用更加恰当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完善每一个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习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蒙宗海.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J].考试周刊,2018(53):100.
[2]宋培宏.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J].魅力中国,2018(10):197.
论文作者:袁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例题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