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执政建设理论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_党建论文

邓小平执政建设理论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_党建论文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执政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新时期论文,指针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运用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初步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和怎样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并且作为一种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为了适应无产阶级解决斗争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在建党实践中,他们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世界观、纲领和组织原则等基本原理, 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国际各国的社会民主党先后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成为改良主义政党。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结合俄国革命斗争的实践,批判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修正和歪曲,提出了新型无产阶级建党理论,并成功地把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设成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俄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列宁的建党理论和实践,解决了在俄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系列问题,使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无产阶级政党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执政党。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十月革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共产党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建党思想,从而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建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以后,无产阶级政党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是摆在各国无产阶级执政党面前亟待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执政的共产党都在探索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但均未找到成功之路。我们自己在这方面也有许多严重的失误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拨乱反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开始找到了一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子,形成了一整套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的思想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解决了在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始终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毛泽东提出并成功地解决了在民主革命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党执政以后,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毛泽东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可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在这个问题上又犯了错误,使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受到很大损失。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探索。1980 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就要求全党思考:“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6页)鉴于历史的教训,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上,第3卷第28页)在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 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根据邓小平这些论述,党的十三大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并逐步走上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建设我们党的有效轨道。这就解决了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这样一个党的问题。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自然就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充分证明了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思想建设、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巨大成绩,如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概括的:在思想建设方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重新确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理论建设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建设方面,制定和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增强了在这条路线基础上的全党团结;在组织建设方面,恢复和逐步健全民主集中制,废除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推进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完成了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交接,巩固和发展了党的队伍和组织;在作风建设方面,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力倡导求真务实,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建设、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这一切都是同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分不开的,同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分不开的。实践证明,我们党无负于人民的重托和希望。实践同时也证明,改革开放17年来党的建设的巨大成绩,都是在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正是由于我们有了邓小平的这一科学的正确的建党理论作指导,才建设了这样一个好的执政党。我们相信,在邓小平发展了的毛泽东建党思想指导下,一定能够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更加有战斗力。

二、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党的建设的指南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是当代中国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它科学地回答了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条件下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方针、原则和方法。作为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构建内容主要有:

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切实提高党的执政水平。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和动摇。在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邓小平又着重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他说,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在全党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保证中央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关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邓小平坚持把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同上,第2卷第278页)他强调,要坚持这一思想路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更为突出的是,邓小平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武器。

关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强调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也是最便利最合理的制度。邓小平认为,要把坚持和实行民主集中制提到有关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他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也是最便利最合理的制度,永远不能丢。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邓小平提出,要把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重心放在扩大民主上,坚持发展民主的方向,强调发展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维护安定团结的辩证统一,把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同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从制度上健全民主集中制,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使党和国家走上“法制”的道路。

关于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造就朝气蓬勃的领导干部队伍。邓小平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解决组织路线问题,最大、也最难、最迫切的问题,就是选好接班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因此,邓小平强调,一定要按照“四化”方针,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放进领导机构里。要选马克思主义者,要实行干部新老交替,集体接班,废除实际上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干部要能上能下。要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让更多的年轻的优秀政治家、经济管理家、军事家、外交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其他各种专家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惩治腐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邓小平指出,在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大事来抓。党员干部要带头反对以权谋私,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争做廉政勤政的表率。邓小平提出,反腐倡廉要坚持一靠教育二靠法制的方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主要靠法制。要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的各项法规制度,形成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要以法治党,以法治国,党要依靠自身的健康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帮助,克服消极腐败现象,要发扬艰苦奋斗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关于制度建设。强调要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完善党规党法,实现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党要从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上,克服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组织上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党的活力和战斗力。强调要制定和健全党规党法,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党章是根本的党规党法,要实行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关于党际关系。提出了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四项原则,作为处理党与党之间关系的准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总结我们党过去同其他国家政党关系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对在新形势下建立和发展同其他国家政党的关系提出了四项准则:(1)独立自主。 各国党各国人民都有权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发展道路,决定自己的事情。(2)完全平等。 他认为,世界上党与党之间,不论大党、小党,都是完全平等的,不应是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3)相互尊重。 邓小平强调:“任何大党、中党、小党,都要相互尊重对方的选择和经验,对别的党、别的国家的事情不应该随便指手划脚。”(同上,第3卷第236页)(4 )互不干涉内部事务。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各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必须由本国的党和人民去探索去解决,即使出现了错误,也要由他们自己总结经验,重新探索。这些准则为建立和发展同其他国家政党的关系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强大思想武器,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指针。

标签:;  ;  ;  ;  ;  

邓小平执政建设理论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_党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