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观察内科护理中应用分层管理的效果。方法:本院内科于2016年1月起在护理中应用分层管理,分别选取应用前患者63例、应用后患者60例,观察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内科护理中应用分层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应用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科护理中应用分层管理后,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分层管理;内科;护理;应用效果
内科是医院科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收治的患者病种多样,病情复杂,需在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治疗时越来越注重护理的作用,并开始应用新的护理方法及管理方法,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管理方法即为分层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本院内科以接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层管理应用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内科于2016年1月起在护理中应用分层管理,分别选取应用前(2015年1月~2015年12月)患者63例、应用后(2016年4月~2017年4月)患者60例。应用前63例患者中,男36例,女27例;年龄23~76岁,平均(45.2±3.8)岁;疾病类型:慢性支气管炎20例,间质性肺疾病18例,胸腔积液14例,肺气肿8例,呼吸衰竭3例。应用后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2~78岁,平均(46.1±3.6)岁;疾病类型:慢性支气管炎18例,间质性肺疾病16例,胸腔积液13例,肺气肿9例,呼吸衰竭4例。经比较,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实施分层管理前,内科护理中采取常规方法,实施后,具体管理方法如下:
1.2.1建立分层管理制度
综合评估科室内部所有护理人员的相关情况,如工作情况、业务水平、受教育程度,科学的划分层次,据此实施分层管理。本院内科分层管理制度分为四层:业务护士、助理护士、责任护士、主管护士,每层中设置负责人,管理中心为主管护士,监督、管理各级护理人员,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1.2.2明确各层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1)业务护士:学历水平一定,主要负责巡视整个内科病房,对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合理处理,以患者病情为依据,完成护理措施的制定;(2)助理护士:由临床护士组成,主要负责各项基础护理工作的实施,同时给予业务护士辅助,使相关护理操作完成,助理护士不仅临床护理理论知识要熟练掌握,语言沟通能力还应良好;(3)责任护士:学历至少大专,护理工作经验至少5年,主要负责对业务护士与助理护士护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并对业务护士与助理护士的工作质量做出评价,密切注意患者满意度;(4)主管护士:属于核心的临床护理工作负责人,主要负责监督、管理基础护士的护理工作,遇到疑难护理问题时给予协助,促使问题顺利解决,定期培训、考核基层护士,积极开展科研工作[1]。
1.2.3建立绩效薪金制度
发放薪金时,数额不以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职称为依据,而是综合考虑其工作情况,实施绩效工资+奖金的薪金制度,促使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提高自身的护理质量。
1.2.4建立竞争上岗制度
严格考核四个层级中护理人员的工作状况及综合能力,对于通过考核要求,且具有较强综合能力时,给予升级处理,若未通过考核,实施降级或留用处理,考核继续进行。
1.3观察指标
评价分层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包含基础护理(70分)、病房管理(15分)、护理记录(15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利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应用分层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应用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分层管理应用前后护理质量比较(±s)
注:与分层前相比,*P<0.05。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未应用分层管理前,63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86.5±3.8)分;应用分层管理后,6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94.7±2.9)分。应用分层管理后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应用前,具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以往,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主要由护士长负责,导致护士长不仅要进行日常行政事务管理,还要参与大量的临床护理工作,分散了护士长的精力,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管理质量;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除本职工作外,不会主动参与到管理中,而且对护士长的依赖程度较高,更是加重了护士长的工作负担[2]。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管理后,组长可对危重患者情况及时的、全面的评估,有助于对患者病情作出准确掌握,便于治疗的开展。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由责任护士负责,组长把关,护士长仅需定期检查监督即可,及时解决问题的同时,减轻护士长临床护理工作负担,并将更多的精力放置在管理工作及科研中,提高管理质量[3]。另外,分层管理将“授权”充分体现出来,层层落实、层层控制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并增强护理质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内科护理中应用分层管理后,有利于改变护理人员的传统理念,使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的参与到管理当中,提升管理效果的同时,也提高护理质量,充分发挥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辅助作用,促使患者尽早出院,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施培华.参与式分层管理在内科病区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9):106-108.
[2]楼乐清.护士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4):71-72.
[3]欧阳凤霞.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04):111+129.
论文作者:杜武宁,褚雪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护士论文; 质量论文; 满意度论文; 护士长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论文;